摘要: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小熊电器的单季度净利润只剩下1013万元,比去年同期暴跌85.89%。这个数字连它巅峰时期一天的利润都不到。更让人唏嘘的是,二手平台上,“小熊酸奶机”“小熊空气炸锅”正以原价三折的价格被转卖,标签上写着“几乎全新”“用了一次就闲置”
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小熊电器的单季度净利润只剩下1013万元,比去年同期暴跌85.89%。这个数字连它巅峰时期一天的利润都不到。更让人唏嘘的是,二手平台上,“小熊酸奶机”“小熊空气炸锅”正以原价三折的价格被转卖,标签上写着“几乎全新”“用了一次就闲置”。
2019年,一台圆头圆脑的酸奶机在淘宝卖出10万台,背后的广东企业小熊电器顺势上市,市值一度冲到90亿元。创始人李一峰在2020年以百亿身家登上胡润榜,被媒体称为“年轻人的小家电教父”。
小熊电器前期确实走对了一些路。疫情期间,厨房小家电线上销售额增长37%。超过70%的女性用户愿意为粉色电煮锅多付30%费用,他们抓住了机会,销量蹭蹭往上涨。
2023年又砸下8.84亿元做推广,抖音、小红书铺满“精致生活”视频,但研发投入只有1.43亿。
这种模式下,一台售价199元的电热饭盒,生产成本不到40元,营销成本却高达36元。李一峰曾对媒体说:“我们卖的不是电器,是一种生活方式。”
2023年,监管部门抽检发现,小熊电饭煲内胆涂层厚度不达标,养生壶漏水投诉量激增800%。社交媒体上,“小熊电器维权群”人数突破2万,有人吐槽:“买的时候幻想自己是美食博主,修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冤大头。”
对比苏泊尔每年5%的营收投入研发,小熊电器仅有3%,空气炸锅冒黑烟问题三年没解决;而且小熊80%产品靠代工厂生产,同一款煮蛋器不同批次功率不一致;
酸奶机、豆芽机等产品使用率不到15%,三个月后多数被闲置,和实际需求背离。资本市场最先反应。2023年起机构持股比例从25%降到12%,股价腰斩超过50%。
当小熊电器陷入质量纠纷时,美的推出“布谷”子品牌,用萌系外观+智能操控抢市场;九阳联名LINE FRIENDS,把豆浆机变成社交工具。更狠的是苏泊尔——2024年推出可拆洗破壁机,直击小熊产品的清洗痛点,三个月销量破百万台。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智能小家电渗透率达到35%,而小熊电器智能化产品占比不到5%。其花1.54亿收购的个护品牌罗曼智能,2023年亏损372万元,被质疑“接盘不良资产”。
大学研究团队跟踪1000名小熊用户发现,72%的人买产品是为了“拍照发朋友圈”,只有28%关注功能。这种靠“社交虚荣”支撑的繁荣,在消费者回归理性后迅速瓦解。
2025年新规要求所有小家电必须通过安全认证,这对依赖代工的小熊电器如同致命一击。
2024年双十一,小熊电热杯垫月销仍超10万件,但评论区热帖是:“别再买!三个月报废,客服说修不如换新。”另一边,李一峰在股东会上承诺“未来五年研发投入翻倍”,但资本市场用行动回应——当天股价再跌4.2%。这场关于“颜值与质量”的战争,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来源:球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