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衰弱综合征与肌少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隐形杀手”。研究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10%存在衰弱状态,80岁以上人群比例高达30%;而肌少症在社区老年人中的患病率约为20%。作为老年医学科护理团队,我们呼吁:早筛查、早干预,守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衰弱综合征与肌少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隐形杀手”。研究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10%存在衰弱状态,80岁以上人群比例高达30%;而肌少症在社区老年人中的患病率约为20%。作为老年医学科护理团队,我们呼吁:早筛查、早干预,守护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与生活尊严!
一
什么是老年衰弱与肌少症?
老年衰弱:指老年人因生理储备下降,导致抗应激能力减弱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体重下降、疲惫、步速缓慢、握力减退等。
肌少症:与年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力量及功能下降,常伴随跌倒、骨折风险增加。
二者常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肌肉流失加剧衰弱,衰弱状态限制活动,进一步加速肌肉萎缩。
二
危害不容小觑
1. 生活能力下降:
日常穿衣、行走困难,依赖性增强;
2. 并发症风险升高:
跌倒骨折、感染、压疮、认知障碍;
3. 住院率及死亡率增加:
衰弱老人术后并发症风险提高2-3倍。
典型案例
78岁的张爷爷因“反复跌倒”就诊,检查发现肌肉量较三年前减少18%,握力仅18kg(正常≥28kg),确诊肌少症合并衰弱。经营养+运动干预半年后,独立行走时间延长40%,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三
预防胜于治疗:抓住三个关键
1. 营养强化
▶蛋白质“黄金摄入”:每日1.2—1.5g/kg(如60kg老人需72—90g);
▶优选优质蛋白:鸡蛋、牛奶、鱼肉、豆制品;
▶补充维生素D(每日800-1000IU)+钙(1000-1200mg)。
2. 科学运动(根据自己的病情进行适度运动)
▶抗阻训练:弹力带、靠墙深蹲(每周2—3次);
▶平衡训练:单腿站立、脚跟行走(预防跌倒);
▶有氧运动:快走、游泳(每周150分钟)。
3. 定期筛查
建议65岁以上老人每年进行:
▶握力测试(男性<28kg,女性<18kg提示风险);
▶步速测量(<0.8米/秒需警惕);
▶SARC-F量表自评或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测。
温馨提示
“存钱不如存肌肉!”预防应从中年开始。若家中老人出现:
➠ 体重半年内下降>5%;
➠ 爬楼梯需中途休息;
➠ 拧不开瓶盖/起身困难;
请及时至老年医学科门诊就诊!
北大医院专家
李虹
副主任医师,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内科工作至今,2014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中心访学一年。多年来致力于老年内科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多个学术团体任职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擅长:睡眠呼吸障碍、肺结节、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病、感染性疾病的诊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专家李虹主任
将在衰弱及肌少症门诊出诊
出诊时间
4月12日(周六)上午 8:00-12:00
出诊地点
北大医院太原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府城院区门诊
咨询热线
0351-7725227
让我们携手筑牢“肌”础,助力长者拥抱有活力的晚年生活!
图文:老年医学科
编审:党委宣传部(宣传中心) 邵蕊菁
责编:党委宣传部(宣传中心) 王 斌
投稿邮箱:tyszxyy6012@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微信公众号致力于公益宣传
无任何商业用途
若有文字、图片、视频设计侵权或违规
请及时告知删除
来院路线
本文来自【北大医院太原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