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人不喝茶或抗拒喝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想信那些“喝茶有害”论,比如“喝茶影响铁吸收会导致贫血”、“喝茶降低钙吸收引起骨质疏松”、“喝茶损害肾脏”等等。
不少人不喝茶或抗拒喝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想信那些“喝茶有害”论,比如“喝茶影响铁吸收会导致贫血”、“喝茶降低钙吸收引起骨质疏松”、“喝茶损害肾脏”等等。
甚至常有一些医学界、营养界的人士也会在报刊或其自媒体这样说,让你不由得不信。
这些“喝茶有害”论果真有道理吗?并不见得,其实,它们多数都属于想当然的推测,事实正好相反。
让我们来一一分析这些“喝茶有害”论。
一、喝茶影响铁吸收会导致贫血?
这个说法的理论依括是“鞣酸说”,有人认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会与食物中的铁离子结合,降低铁离子的吸收率,导致贫血。
事实上,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在其《茶药学》一书中就明确指出,茶叶中根本没有鞣酸。
已故茶学家陈椽教授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前所长、著名茶学专家程启坤也说:“认为茶中含有鞣酸,纯粹是一种误解。他们一知半解地把茶叶中的茶多酚(旧称茶鞣质)与某些植物中所含的鞣酸混为一谈……”
茶多酚的化学性质不同于鞣酸,它对铁离子吸收的影响微乎其微。事实上茶叶的铁含量丰富(见下图),122个绿茶样本中,铁含量在111.6mg/kg~600.1mg/kg之间,平均217.4mg/kg。
中国绿茶的铁含量
茶叶丰富的铁含量足以抵消茶多酚对铁吸收微乎其微的影响,加上茶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少量的叶酸(维生素B9,又称抗贫血因子),这两种维生素都有预防贫血的作用。
关于饮茶与铁吸收关系的论还是
因此,喝茶不仅不会导致贫血,反而有预防贫血的可能。
二、喝茶降低钙吸收引起骨质疏松?
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想当然的猜测。
该猜测的来源一是“鞣酸说”,上面已经分析了“鞣酸说”是错误的。
猜测的另一来源是“草酸说”,认为茶叶含有的草酸会与钙结合,降低钙的吸收率。
茶叶中确实含有草酸(草酸盐形态),一项研究证实,每克绿茶含有1.9 至 27.96 毫克草酸盐(其它茶类处于中间)。需要注意的是,与波菜等其它食物动辄吃上百克不同,每天喝几克的茶叶,摄入的草酸对钙吸收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猜测不同于事实,多项国内外的重镑科研证实,喝茶有助于钙吸收,增强骨密度。如,2017年发表在《营养研究》上的一篇医学统计,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者对13.9万人作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经常喝茶可以明显增加骨密度,骨折风险较不饮茶者降低了23%。
三、喝浓茶伤肾?
有些人(包括一些医生)认为,茶叶含有咖啡碱、可可碱、茶碱,有利尿作用,经常喝茶、或者喝浓茶加重肾脏负担,伤害肾脏,会导致慢性肾炎。
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基于理论的猜测,科研结果证明事实正好相反:
2023年,发表在《全球健康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经常喝茶会降低新发慢性肾病的风险。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超过17万中老年参与者进行了平均12年的随访。
对随访结果分析发现:与不喝茶的人相比,经常喝茶的人新发慢性肾脏疾病的风险更低;喝茶的摄入量与新发慢性肾脏病呈“L型”关联,即随着喝茶摄入量增加(每天2杯以上),慢性肾脏病的发病风险逐渐下降至较低水平。
所以,真相是喝茶不伤肾,反而可能降低慢性肾病的风险。
四、喝茶会引起肾结石?
包括一些医学界人士在内,不少人认为:茶叶中的草酸会与钙结合生成草酸钙,喝茶、尤其是喝浓茶会导致肾结石。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2021年,国际期刊《营养素》杂志发表了一篇科研论文显示:适当喝茶不会增加肾结石风险,反而可以降低患肾结石的风险!
《营养素》期刊
该项研究由北京大学与牛津大学共同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50多万名成年参与者的数据。结果发现:与不喝茶(或每天喝茶少于1杯)的人相比:每天喝茶1杯以上的人得肾结石的风险更低,且茶的摄入量与肾结石风险呈负相关。研究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喝茶增加水的摄入增加了尿量,有利于防止肾结石的形成;茶叶中的咖啡因有利尿作用,促进排尿防止结石形成;茶中的多酚类物质有预防肾结石的形成的作用。五、喝茶影响睡眠?
这个说法不像前面四个,不属于理论推导出的结论,咖啡碱确实会对睡眠造成影响。
不过这种影响因人而异,需要具体分析:
天生的咖啡碱敏感人群:
因肝脏中缺乏咖啡碱代谢酶(CYP1A2),有一类人群天生对咖啡碱敏感,那怕是上午喝茶、摄入一点点的咖啡碱,晚上都会难以入睡。
这类人群确实不能喝茶(咖啡),建议尝试一下去咖啡碱茶制品,因为茶的好处太多,不喝茶大可惜啦。
刚开始喝茶的人:
人对咖啡碱的耐受度是会改变的,刚开始喝茶(咖啡)的人耐受度低,随着茶龄的增加,咖啡碱耐受度会越来越高。
对于喝茶新人,我的建议是不喝浓茶、睡前2~3小时不喝茶,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茶量提高咖啡碱耐受度。
年轻时喝茶的老年人:
人老了新陈代谢变慢,咖啡碱的代谢时间可能要12小时以上(半衰期6~10小时)。
不同人群咖啡碱代谢时长
不过喝茶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年轻时爱喝茶的老年人,每天适当饮茶是有益的。
我的建议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提早喝茶时间(上午?),减少投茶量喝淡一点。
六、喝茶究竟有没有危害?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自从被发现以来,茶叶一直被作为药食同源的饮品使用。过量饮茶、不当饮茶确实有可能伤害身体。
1·EGCG的影响
EGCG(占儿茶素的50%)是茶叶中最具生物活性的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健康作用。过量摄入可能会损害肝脏。欧盟规定了EGCG的每日摄入上限是800mg,超过可能对肝脏有损伤。
云南大叶种EGCG含量较高,在制成品普洱茶中的含量随储存年份、储存地域有关,年份越久含量越低,南方湿热环境含量下降较快。
下表是华南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对储存0~8年(2009~2001)生茶儿茶素含量变化。样品来自西双版纳同一厂家不同批次。
不同年份普洱茶EGCG含量
从表中可以看出,当年新茶(2009年)EGCG含量约35mg/g,陈放8年(2001年)生茶含量约18mg/g。假设EGCG茶汤溶出率、人体吸收率100%(实际上不可能),每日饮用当年新茶20g,吸收的EGCG约700mg,在欧盟的安全限量之内。
提示:新生茶要注意控制日饮用量,陈放8年以上的生茶每天喝30、40g可能问题不大。事实上大部分人每六喝茶几克,很少有人达到这么大的饮茶量。
2.咖啡碱影响
过量摄入咖啡碱,可能引起:
不同人群咖啡碱日摄入上限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建议的咖啡碱日安全上限仅适用于只含咖啡碱的咖啡饮品,考虑到茶叶中同时含有1%~2%的茶氨酸及少量GABA(γ-氨基丁酸),二者可以抵消部分咖啡碱的兴奋作用,因此日饮茶量可以适当放宽。
以咖啡碱含量相对较高的云南大叶种茶(2%~5%)为例,健康成年人在分次冲泡的情况下,每日喝15g~20g的普洱生茶(或绿茶),咖啡碱的影响应该是可控的。
3.氟元素的影响
适量的氟有助于保护骨骼,但长期过量摄入可能会产生氟斑牙、氟骨病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了氟摄入安全值为每日低于3.5mg。
茶叶是容易富集氟元素的植物(主要集中在粗老叶),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茶叶的氟含量应不超过300mg/kg。
来自高氟区、以粗老叶制成的黑茶、砖茶极易达到氟含量上限。
对于此类茶叶,如果要长期饮用的话,建议日饮用量不超过10g,生活在高氟区的居民,需减少饮用量。
未经过质量检测、非正规厂家出厂的黑茶、砖茶,氟含量可能超标,最好不要长期饮用。
看到这里不容易,写的大长啦!总结一下吧:
首先要抛弃那些想当然的“喝茶有害”论,既要放心喝茶,同时注意喝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自己的体质选茶喝茶,让茶叶成为你健康的守护者。
来源:细谈养生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