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电商大会上发生不少事。董宇辉被临时加了十分钟发言,结果愣是把农产品故事说到台下没人走。他说商业要讲信任,价格高没关系但得说清楚,台下观众还举手分享过网购被糊弄的经历。会前根本没想到这事儿会引起这么大家讨论。
最近电商大会上发生不少事。董宇辉被临时加了十分钟发言,结果愣是把农产品故事说到台下没人走。他说商业要讲信任,价格高没关系但得说清楚,台下观众还举手分享过网购被糊弄的经历。会前根本没想到这事儿会引起这么大家讨论。
罗永浩之前在微博骂西贝预制菜,说他们偷偷加料不说。可董宇辉卖的某些产品也有预制菜和添加剂,他直接在直播间提醒过"不喜欢的别买"。这两人做法倒是一致,就是老百姓买东西时选哪个?有人实名说:"宁愿多花点钱,至少心里明白。"
现在买菜都得仔细看包装。有家超市把每个菜的添加剂列出来,结果营业额掉了三成。厂家说很多人看清单后就不买了,但监管部门说必须继续做。这事搁谁身上都难,既要挣钱又要诚实。
上周新规刚出,8月起直播带货必须说明产品成分。有个主播昨天直播卖鸡蛋,硬是花了五分钟介绍鸡吃的啥饲料。观众开始觉得烦,后来反而点赞多了。可能大家发现,明白着花钱反而踏实。
董宇辉那次演讲录音被扒出过。其实临时那十分钟他翻了两次讲稿,后来全靠自己发挥。语言学家说他讲的时候用了"类比—举例—结论"的套路,但普通人觉得就是平时聊天似的。这种本事真不是谁都能学来的,换个网红估计就念错字了。
现在网上都在传西贝内部文件。说他们预制菜生产线投资几个亿,如果突然全透明标注,成本一下涨太多。有个供应商算了笔账,光配料表加长就得多花三毛钱包装费。这些细节消费者根本想不到,但直接影响产品价格。
最近暗访三家平台客服。问添加剂问题,A平台说"都是国家允许的",B平台直接挂断,C平台让发订单号查。有顾客说:"哪有功夫搞这么复杂,随便买算了。"可第二天又去董宇辉直播间下单,就是图个放心。
有公司试水彻底透明,把生产线直播挂在网页上。结果第一个月销量涨了20%,第二个月掉回原样。市场部经理说:"可能大多数人还是嫌麻烦,但至少能留住一部分人。"
新规实施后,某上市公司财报显示"信任溢价"产品销量涨了五成。但股价却没涨,分析师说市场还在观望。这个现象真有意思,好像所有人都知道该信任商家,但真遇到还是犹豫。
最近听个讲座,德国人买东西特别在意成分表,中国人反而更相信朋友推荐。文化差异太大了,不知道未来几年会往哪边发展。反正现在每次扫码看配料,都觉得这事儿早晚得改。
来源:八卦挖掘机总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