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视上星!39集谍战剧来袭,于和伟、张志坚领衔,熬夜也要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2 19:23 1

摘要:于和伟主演的谍战剧《连环套》最近又被观众翻出来热议,这部剧里国共特工联手设下的“谎言计划”,在1938年武汉会战的背景下堪称一场惊心动魄的暗战。

于和伟主演的谍战剧《连环套》最近又被观众翻出来热议,这部剧里国共特工联手设下的“谎言计划”,在1938年武汉会战的背景下堪称一场惊心动魄的暗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看那开场——于和伟饰演的共产党特工孟庆凡被打得浑身是血,直接被扔进江里,结果他居然揣着假情报,顺着江水漂进了日军阵地!这个由国共两边特工联手设计的计划,真真切切成了扭转武汉战局的关键一步。

孟庆凡被日军从江里捞上来的时候,身上那份精心伪造的情报写着“苏联即将出兵东北”。这消息一传到日军司令部,整个高层都炸开了锅。佐藤光一那个老鬼子更是坐不住,亲自带着人马杀到武汉,非要把这情报的真假查个水落石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起这计划的始作俑者,还得是军统的谢庚杨(张志坚饰)。他偷偷把关了三年的孟庆凡从牢里“捞”出来,假装枪毙后抛尸江中,实则把假情报缝在孟庆凡衣服里,就等着江水把人冲到日军眼皮子底下。

谁能想到孟庆凡在日军营地醒过来,一听这计划内容,当时就急眼了——这要是被日本人识破,中共地下党可就危险了!他咬着牙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浑身是血还不忘把情报藏好,拼了命往武汉跑,就为了阻止计划。

可等他好不容易见到国共两边的头儿,两边居然都拍板说“接着干”!为啥?因为这计划能拖住日军进攻的脚步,给武汉转移物资和人员争取时间啊。 王丽坤演的八路军播音员马小茴,本来在前线播广播播得好好的,结果被硬拉进这个局里,跟孟庆凡假扮夫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能想象吗?一个连枪都没摸过的姑娘,愣是在日本人眼皮子底下学做特工,从一开始说话结巴到后来能镇定自若地传递情报,这成长看得人心里直揪着。 说到这部剧最绝的地方,还得是国共两党特工破天荒的合作。

那可是1938年啊,平时见面恨不得拔枪的两拨人,为了保武汉愣是坐到一张桌子前商量对策。剧里没回避计划的破绽——佐藤光一可不是吃素的,从情报的纸张材质到孟庆凡的伤口位置,他一点点抠细节,看得观众手心直冒汗。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反派塑造,佐藤光一不光是个狡猾的特工,还是个天天给孩子写信的父亲。有一场戏他盯着女儿照片发呆,那眼神里的温情和下一秒审讯时的狠厉,看得人后背发凉。 每个角色都像被扔进熔炉里淬炼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马小茴从看见血就腿软到能冷静处理尸体,孟庆凡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布局,连谢庚杨的女儿谢淑娴,最后都为了保护基地跟敌人同归于尽。这些转变不是突然的,而是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让你看到他们的挣扎。

说到“夫妻假扮”这个梗,虽然《潜伏》也用过,但《连环套》玩出了新花样。孟庆凡一开始对马小茴爱搭不理,可当马小茴为了掩护他被日本人扇耳光时,他眼里那股子心疼,连观众都跟着揪心。

于和伟和张志坚的对手戏更是精彩,一个眼神就能让你知道他们心里转了多少个弯。 制作团队在细节上那叫一个讲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

1.5亿砸出来的民国南京街景,连街边卖糖葫芦的幌子都得是老手艺做的;48套复古造型,从军统的中山装到日军的呢子大衣,纽扣都得对得上年代;17套机关密室,暗门的开合声都得录三次才满意。

这些细节让观众一打开剧,就像掉进了1938年的武汉城。 现在观众看谍战剧,早就不满足于“好人打坏人”的套路了。他们想看的是像孟庆凡这样的特工,在忠孝两难全时的抉择;是谢庚杨这种老狐狸,在党国利益和个人良知间的摇摆。

《连环套》里的“谎言计划”,表面上是情报战,实际上是人性的角斗场。每个角色都像走钢丝的人,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当然,剧里也有让人忍不住吐槽的地方。比如孟庆凡中三枪还能游过江,马小茴突然就会开锁这些情节,确实有点让人出戏。

但就像《潜伏》里的电话机漏洞,这些小瑕疵反而让剧更有真实感——毕竟真实的战争,哪有那么多完美无缺的计划? 总的来说,《连环套》在历史真实和艺术创作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它没把国共合作写成理所当然,而是让观众看到了两党在民族危亡时刻的无奈妥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它没把特工塑造成无所不能的英雄,而是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恐惧和挣扎。这种“不完美”,恰恰成就了这部剧的独特魅力。

来源:行走的光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