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网红家电巨头”轰然倒下!虚假乱象引怒,暴跌85%成典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8 10:27 1

摘要:以前商场家具城里面,有棱有角,透露着简约风的家电们,几乎都被换成了暖色调的“圆滚滚”。

曾经风靡一时的厨房小家电,曾经凭借着新颖的外观,创造了它的“黑马”神话。

如今跌落神坛的它,又要面临新一波的市场降温。

这样的“智商税”,你交过吗?

从某年开始,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身边的“家电”们,都悄悄地变了样子。

以前商场家具城里面,有棱有角,透露着简约风的家电们,几乎都被换成了暖色调的“圆滚滚”。

尤其是在疫情封控那个艰难的阶段,直播带货里“胖乎乎”的空气炸、养生壶、酸奶机也一度成为家家户户必买的新兴家电产品。

小熊电器就是在那个时候迎来了它的“人生高光”,单2020年,小熊电器的净利润就暴涨了60%,股价也一度超过了70元人民币。

但就在它风光无量,市值上升的巅峰阶段,“小熊电器”继续冒充“黑马”的美梦却被当代年轻人一巴掌打醒了。

网络上越来越多的测评中,小熊电器的名字被频频挂上标题,“用了三个月就渗水的养生壶真的养生吗?”“买了小熊这个牌子的电器会变得不幸。”等种种骂名也在网络上各种疯传。

有网友晒出自己用了10次就莫名开裂的养生壶,在寻求售后赔偿无果后,选择了在社交媒体上发泄自己不平衡的内心。

在黑猫投诉平台,更是无数人控诉空气炸锅冒黑烟的质量问题。

在看到这么多人举报之后,有人自嘲道:“原来不是我家的油有问题啊。”

直到有手快的网友,拆开自家小熊电器出品的养生壶时,塑料材质的加热底座更是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信任危机。

风光一时的“颜值革命”领头羊,最终败在了“败絮其中”的苦果下。

小熊电器的股价从最高162元一度跌到最低34元。

到2024年上半年,小熊电器的公司财报营收同比下降8.97%,利润暴跌32.01%,尤其在第二季度,同比狂跌高达85.89%。

许多闲置二手平台上,也忽然冒出来了大量“圆滚滚”的影子。

小熊电器收割“中产韭菜的镰刀”,终究是砍到了自己的命门上。

在那个大厂产品千篇一律的时间节点,九阳、海尔、美的等行业巨头,就代表着家电界的顶点,基本各大商超的家电区都是这几家品牌的天下。

那时候的创新,就是谁家的冰箱上多了几个门,哪个电磁炉的按键更多一点,产品皆以功能为主,反而外观大都是四四方方,规规矩矩的。

直到李一峰的出现,掀起了一场美化家电的市场风暴。

而他设计的家电外形,只是简简单单的各种“圆”。

不同于当时市场上千篇一律的都是棱角分明的“简约风”,他的设计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绝对好评。

李一峰给许多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可以摆上餐桌,不同于传统形状的“生活道具”,在那个社交媒体崛起的节点,在家电的“工具属性”之上,再赋予一层“社交属性”,成为了小熊电器崛起的完美起点。

他推出的第一款产品,便是一个以“可爱”为属性的酸奶机,这款酸奶机没有其他的复杂功能,但是外形新颖,拍照好看,便使得许多年轻人愿意掏腰包购买。

就这样,小熊电器一举蹿红。

如果你家里没有酸奶机,那这种煮蛋器,电热饭盒,用各种卡通可爱形象走入厨房的零碎物件,总有一款你看过吧。

圆圆滚滚呆萌可爱的外形,加上糖果色色系的点缀,那段时间的朋友圈基本都是在“秀”自己的好厨艺和好看的电器。

2019年,公司上市时,小熊电器的市值一举冲破50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曾经大厂的稳固地位,而这些曾经的电器厂商也有纷纷效仿李一峰的设计理念。

但在当时看来,小熊电器的创新加上年轻消费者的口口相传,它很快成了家电界一匹一往无前的“黑马”。

2023年,小熊电器的财报指出,有8.84亿的资本投入用于产品营销,而用来搞产品研发的投入却只有1.43亿。

这好像在宣告着我们,小熊电器的产品好像已经不再是一种“厨用工具”了,而是彻底变成了一种用于社交的“拍照利器”。

相比之下,美的集团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就超过了1000亿元;苏泊尔的电饭煲甚至内胆涂层每年都要进行数次的更新换代。

对于大厂来说,外形只是辅助,而夯实的“厨具”基础才是它们扎根市场的硬实力。

而这个本该扎实的基本功,竟然是小熊电器的短板。

过度的营销和越来越花里胡哨的外观,让它除了质量不过关外,外形也渐渐的成为了自己给自己下的绊脚石。

总的来说就是,产品很丰富,但是很没用。

这些“创意”小家电买回家似乎也用不到几次。

像三明治机和蒸蛋器这类,它们除了字面意义上的功能,似乎也没有其他的实用价值。

三明治登上餐桌的机会似乎并不是很多,鸡蛋也可以在锅里跟着其他食材一起顺手就蒸了。

小小的,很可爱,但是除了拍照和美观,用起来又相当“鸡肋”。

只是为了好看而好看的“厨具”?

那产品如果只是一种拍照用的摆件,也完全有更多更好更便宜的平替。

在网友们的投诉声中,小熊电器的“售后服务差”“产品以次充好”这些影响公司形象和信誉的问题也频频被曝到大众眼前。

少数几次或许可以理解,运输问题或者个别产品问题导致的消费不满意,售后如果有优质的服务,一样也不会很影响自家的公司形象。

可是这么多的投诉表明,质量和服务,小熊电器一样都不过关。

这些明显把消费者当傻子的行为,和它本身宣传的可爱形象产生了强烈的割裂感。

近两年来,小熊电器也是频频出现了市值下降,公司高层负债离职的事件。

反而在市场内卷外观趋同的形式下,其他家电大厂逐渐也吃上了“颜值革命”的红利,在更新迭代的外观之下,还有着更优质的质量和过硬的科技实力。

在大型家电逐渐饱和的趋势下,小家电的“内卷”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必然,可在失去粉丝信任的情况下,“网红宣传大于研发”的小熊电器还能走多远呢。

流量红利的末期,美的等行业巨头一路稳扎稳打,在线上布局霸榜了各大消费平台,更是包揽了线下商超的各种渠道。

它们留给小熊电器的生存空间又能有多少呢。

年轻人免不了会为新奇和美丽的东西买单,但是当社交和网红的光环褪去,人们更多的时间还是在学着如何与自己相处。

使用是否舒适,质量是否有性价比,都会在冲动褪去时成为年轻人所考虑的东西。

小熊电器的宣传口号是“生活可以更可爱”。

但是可爱终归是给别人看的,温暖是留给自己的。

小熊电器未来能否还能重新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或许要在它接下来的市场表现中才能得到答案。

而这个“网红”品牌的大起大落,它的一系列经历都会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例“典型”,值得让更多的企业运营者深思。

来源:柏拉图的诉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