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甲亢哥,一位拥有3700万粉丝的网红,在中国之行中体验了多项汽车科技,并因其“翻车式体验”而广受关注。在一次活动中,他亲眼见证了一辆问界M9展示了离车泊入功能,当车辆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成功泊入车位时,甲亢哥兴奋地大喊“车里没有人”,这一幕引发了弹幕上的热评:
甲亢哥,一位拥有3700万粉丝的网红,在中国之行中体验了多项汽车科技,并因其“翻车式体验”而广受关注。在一次活动中,他亲眼见证了一辆问界M9展示了离车泊入功能,当车辆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成功泊入车位时,甲亢哥兴奋地大喊“车里没有人”,这一幕引发了弹幕上的热评:“我就喜欢这种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赛力斯集团副总裁康波也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相关视频,并调侃称“给了外国友人亿点点震撼”。
甲亢哥的中国之旅不仅让他领略了中国电动车的魅力,也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汽车营销的讨论。当这些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直播变成“文化放大器”时,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电动车真的那么神奇吗?还是仅仅是一个精心策划的营销案例?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一些令人质疑的泡沫。比如,一些车企将普通技术过度神秘化,包装成“黑科技”。以仰望U9为例,这款售价高达168万的超跑,在发布会上展示了其云辇-X智能全主动车身控制系统,使车辆能够随音乐“跳舞”。然而,这种“高阶功能”并非创新,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街头改装车上就已出现,被称为Lowrider。
车企还热衷于创造新的概念来编织神话。比如,“智驾”这一概念就被广泛用于营销中,但实际上它并不等同于智能驾驶,而是智能辅助驾驶的简称。然而,许多车企在宣传时故意混淆这两个概念,强调零接管、解放双手等卖点,导致用户误判风险。近年来,多起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引发的交通事故更是将智驾安全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在营销泡沫的笼罩下,中国汽车市场看似繁荣,实则隐藏着诸多隐患。消费者在面对这些天花乱坠的营销手段时,应保持理性判断,不要被虚假宣传所迷惑。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车企营销行为的监管力度,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