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经坚不可摧的“铁饭碗”,正在人口小县的改革浪潮中悄然碎裂。这场从山西发端的精兵简政革命,正重塑着中国县域的治理格局与千万人的命运。
曾经坚不可摧的“铁饭碗”,正在人口小县的改革浪潮中悄然碎裂。这场从山西发端的精兵简政革命,正重塑着中国县域的治理格局与千万人的命运。
过去几年,从山西娄烦县将9个县委机关减少到6个,26个政府部门降至16个,到湖南郴州开发区管理机构精简27%,内设机构精简49%,再到广东连山、连南两县党政机构精简19.35%,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中国的人口小县蔓延。
这场改革不仅关乎政府机构的合并精简,更触及财政供养体系的深层矛盾,影响着基层治理的效能和乡村振兴的进程。
01 财政困局:小县大机构的不可持续
中国的小县面临着共同的困境——人口数量减少与机构臃肿并存。一个典型例子是某中部省份人口最少的小县,常住人口刚过10万,辖区内八成以上都是山地。
在这个以茶叶为唯一产业的小县,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仅35.48亿元,也是全省GDP最低的县。
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却不少。在该县,在编人员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达3.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财政供养能力不足、财政供养人员多、机构“小、散、弱”现象突出,成为这些小县的普遍特点。
02 山西试点:精兵简政的第一枪
山西率先打响了人口小县机构改革的“第一枪”。2020年4月,根据山西省委部署要求,以 “大部制、扁平化”为原则,机构改革在河曲和浮山两个试点县开展。
改革后,河曲县财政供养人员比例由32:1提高到40:1,党政机构由36个精简为22个。常住人口只有12万的山西娄烦县,也将9个县委机关减少到6个,26个政府部门降至16个。
忻州市河曲县则将36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2个,135名领导职数精简为114名。186个涉改事业单位整合为40个,1964名事业编制被核减为659名。
03 改革浪潮:全国小县的共同选择
山西试点后,青海、内蒙古、安徽、湖南等省份陆续开展经验学习或推进试点。中央编办主任披露,在97个人口小县开展机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广东清远推进连山、连南两县机构优化,党政机构由改革前的31个整合为25个,精简19.35%。
浙江云和县(常住人口12.63万)整合了职能相近、业务紧密、便于统筹的党政机构,精简了8个机构,打造了大模块履职体系。
湖南郴州的改革力度也很猛:全市开发区管理机构由15个精简到11个,精简了27%,内设机构由80个精简到41个,精简了49%。
04 改革策略:从“职级晋升”换“职务下降”
精兵简政最大的难点在于人员分流。从历史经验看,机构改革的最大阻力就是精减人员。缩编、减人,意味着一些人要下岗。
山西本轮小县改革主要是通过 “职级晋升”换“职务下降”,“转岗下乡”换“待遇上升”,减少改革阻力。
比如将局长调降为副局长,但职级上升,收入相应调高;虽从正职变为副职,但责任压力小了,原有日常性权力一定程度上保留。
这样,改革阻力相对就小些。对于改革中涉及的干部,各地也注重妥善安置和合理分流,确保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工作的连续性。
05 财政效应:节约经费与提升效能并存
从山西人口小县改革实践看,其核心在于机构的重组、缩减,将县域治理体系简约化。这带来了多重积极效应。
娄烦县圆满完成53个涉改单位挂牌工作,整合撤并33个单位,精简人员编制341名,下沉乡镇人员编制56名,节约人员经费3410余万元、运行经费约990万元。
县级财政一般按机构数量进行预算和拨付办公经费,机构数量变少,相应财政支出也会减少。简约的治理体系减少层级和流程,提升县级整体性治理和协同治理能力。
06 基层赋能:资源下沉与服务提升
精兵简政不仅仅是精简,更是治理资源的重新配置。山西的小县机构改革主要是简化和重组县级部门机构,将县级部门和机构人员分流至乡镇、村社。
这样,县乡“头重脚轻”的状况得到改善——县级部门膨胀,传达工作的比落实工作的人多,下发文件的比执行文件的人多,督查工作的比实际工作的人多,搞得乡村干部疲于应付。
将治理资源朝一线下沉,将人力从县局委办配置到乡镇,减少下达指令部门,充实基层治理队伍,既能提高县级机构效率,又能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07 民生导向:服务便利与办事效率提升
精兵简政最终目标是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山西闻喜县的改革体现了这一点:推动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实现一个窗口全部办结。
该县某房地产企业负责人感慨:“过去需要跑17个部门,盖十几个章,这几年不断简化,到今年更是一个窗口全部办结,不用再来回跑,又快又省事。”
该县纪委监委建立“清单化”监督机制,将审批时限、材料精简、群众满意度等6项核心指标纳入监督清单,定期开展“回头看”。
截至目前,闻喜县行政审批事项平均办理时限缩短至3.2个工作日,以监督力度换减负温度的实践成效正在持续显现。
山西石楼、娄烦等小县改革的种子已经播撒到全国近百个人口小县。
随着浙江云和县“精简8个党政机构”,广东连山、连南两县党政机构精简19.35%,湖南郴州开发区内设机构精简49%的改革相继展开。
精兵简政不仅减轻了财政负担,更提升了治理效能。山西闻喜县行政审批实现“一个窗口全部办结”,浙江云和县建立了执法联动和争议解决机制。
这场变革正在重塑中国县域的治理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来源:hanl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