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血写的嘱托 假如他今天还活着······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8 06:37 1

摘要:1981年3月,沪市委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为王申酉同志公开平反,受株连的弟弟和朋友也都平反。他的中风瘫痪的父亲已送医院治疗,他可怜的母亲至今还不知道他已死去。他的女友在他牺牲后的一天曾悄悄看过他的父母,又悄然离去。她的母亲跪在她面前,求她忘掉这个不幸的朋友。

1981年3月,沪市委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为王申酉同志公开平反,受株连的弟弟和朋友也都平反。他的中风瘫痪的父亲已送医院治疗,他可怜的母亲至今还不知道他已死去。他的女友在他牺牲后的一天曾悄悄看过他的父母,又悄然离去。她的母亲跪在她面前,求她忘掉这个不幸的朋友。她被迫嫁给一个她不爱的男子,生活十分痛苦。她箱子里至今还珍藏着王申酉的照片。王申酉的朋友小黄已考入计算机研究所当研究生,如今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工作者。

人们终于对王申酉作出公正的评价。他是当之无愧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广泛阅读了大量历史、哲学、经济、政治书籍,树立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观点,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中国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前途,联系解放以后的中国社会的实践,进行科学的探索,作出了符合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基本正确的结论。他对“左”的一套给以理论上的分析,他所追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要在掌握政权的条件下,运用上层建筑的条件有计划地发展商品生产,运用价值规律发展社会化的大生产,扩大社会分工,扩大与世界的经济交往,为社会主义创造坚固的物质基础。他所设想的工业、农业的改革,是符合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精神的。他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他的理论探索刚刚开始。他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探索,坚持信念,收集尽可能得到的资料,通过艰苦的思维劳动而进行的理论工作。“四 人 组”曾经虚 伪地把“马克思主义者”这个名称抬得很高很高,似乎全中国只有一两个“马克思主义者”。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当然不是仅凭读几本马列著作,引用一些马列词句就可获得这一称号。信仰马克思主义,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分析中国社会,得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便可以而且应当算作马克思主义者,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王申酉正是这样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他还没有来得及写出他的著作(这在当时条件下也不可能),他的理论见解只能散见在他的谈话、书信和日记中,集中表现在他六万多字的“供 状”中。当我们仔细翻阅他的“供 状”、我们不能不惊叹他思考的问题,他得出的结论确是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所思考和正在实践着的。但他至少比我们早想到五六年,而且是在黑暗中独自探索而获得的科学性预见。

他一辈子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是真正的无产者,对劳动人民,对国家和民族,对人类怀有最深厚、强烈的爱,他反对个人迷信,从大学时代就开始。他早就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早在66年7月,他就惊人地预见到“这场史无前例的'文 革’将使中国社会倒退至少10年”!他最强烈地反对和视“四 人 组”,早已从历史的角度预料到他们的覆灭。

假如他能活到今天,他也许将和他的朋友小黄一样重新返回他心爱的自然科学领域,为中国的科学技术革命作出应有的贡献他也许沿着他自己已开辟的道路,作一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正如他在76年8月1日给他的女友的信中所写的:

“我与自己的知心朋友们都确定了这个办法。即使我们的世界观在将来能与变革后的社会调和起来,也决不做空头政治家,而是要以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身份加入社会生活,这样自己的政治命运才更牢靠。我们都坚信我们所受的一切政治迫害一定会平反。中国目前的不正常状况终究会改变!”

可惜他没有能活着看到这一天。我们何等痛惜国家失去这样宝贵的人才!

他早已说过,这不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是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那十分沉重的历史遗产——野蛮落后的封建残余势力可悲地夺去了他年轻有为的生命。幸喜这个可诅咒的时代终于结束,中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已经翻开。

来源:养心莫若寡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