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碰一碰”,钱怎么就没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2-24 18:31 1

摘要:在如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NFC 功能已悄然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便捷生活的得力助手。早晨,我们匆匆赶去上班,只需拿出手机,靠近公交刷卡机,“滴” 的一声,轻松完成支付,顺利开启新的一天;中午,在热闹的餐厅吃完饭结账时,将手机往支付终端一靠,瞬间就能完成

震惊!NFC 竟成 “盗钱神器”

在如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NFC 功能已悄然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便捷生活的得力助手。早晨,我们匆匆赶去上班,只需拿出手机,靠近公交刷卡机,“滴” 的一声,轻松完成支付,顺利开启新的一天;中午,在热闹的餐厅吃完饭结账时,将手机往支付终端一靠,瞬间就能完成付款,省去了找钱包、掏现金或输入密码的繁琐步骤;甚至在一些智能办公场所,凭借手机的 NFC 功能,就能刷门禁轻松进入。它就像一个无形的小助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然而,你能想象吗?这个看似贴心的功能,竟在不知不觉中被不法分子盯上,摇身一变,成为了他们手中的 “盗钱神器” 。李先生原本计划着一场愉快的旅行,满心期待着即将开启的美好旅程。可就在出发前,他突然接到一个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语气诚恳,准确地说出了他的航班信息,告知他航班因机械故障取消,并询问他是选择改签还是退票。李先生选择改签后,对方又进一步表示,由于之前为他购买了保险,现在可以退还 300 元到他的银行卡,但需要通过 “企业支付” 操作。在对方一步步的引导下,李先生先是在抖音平台开通了 “放心借” 服务,分两次借款共 10 万元。紧接着,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了名为 “NFO-X” 的软件,并通过手机 NFC 功能进行刷卡操作。当李先生完成两笔大额交易,对方要求进行第三次刷卡时,他才隐隐觉得不对劲,可此时,银行卡里的 9.8 万元已经不翼而飞,他这才惊觉自己陷入了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这样的案例绝非个例,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里,还有许多人因为 NFC 功能遭遇了财产损失。那么,NFC 功能究竟是什么?骗子又是如何利用它实施诈骗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 NFC 背后的秘密,看看这些隐藏在暗处的诈骗陷阱。

NFC,究竟是什么?

NFC,即近场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它就像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两个设备紧密相连,实现信息的快速交换 。这项技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了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工作频率通常为 13.56MHz,传输距离一般在 10 厘米以内,就像一个 “小圈子”,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设备才能相互 “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NFC 技术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我们每天乘坐公交、地铁时,只需将手机轻轻靠近刷卡机,就能轻松完成支付,快速通过闸机,这就是 NFC 在电子票务领域的应用;在商场购物结账时,无需掏出钱包、银行卡,只要将支持 NFC 支付的手机靠近 POS 机,瞬间就能完成付款,享受便捷的移动支付体验;还有一些智能办公场所和小区,员工、居民可以用手机模拟门禁卡,刷手机就能进出办公区域和小区大门,再也不用担心忘带门禁卡被拒之门外。此外,NFC 还能用于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比如将两张支持 NFC 的手机背靠背靠近,就能快速分享照片、文件、联系人等信息,比起传统的蓝牙传输,速度更快,操作也更简单。

骗子的 “NFC 诈骗剧本”

看似简单的 NFC 功能,却被骗子精心编织成了一张诈骗大网,他们的诈骗手段环环相扣,让人防不胜防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拆解一下骗子利用 NFC 实施诈骗的常见套路。

(一)伪装身份,骗取信任

骗子获取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他们可能通过非法渠道购买用户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我们的姓名、联系方式、航班信息、网购记录等,甚至有些数据的详细程度让人咋舌;也可能通过黑客技术入侵一些安全性较低的网站或数据库,窃取用户信息;还有一些骗子会利用伪基站发送虚假短信,诱导用户点击链接,从而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拿到这些信息后,他们便开始扮演各种角色,冒充航空公司客服、电商客服、银行工作人员等。在航班退改签诈骗中,骗子会在旅客出行前夕,准确地说出旅客的航班信息,以航班故障、天气原因等为由,告知旅客需要改签或退票,并主动提出给予一定的赔偿,让旅客放松警惕。在冒充电商客服诈骗中,骗子会谎称受害人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需要进行退款理赔,或者声称受害人开通了某项付费服务,如不取消将会自动扣费,以此来引起受害人的紧张情绪,降低其警惕性。

(二)屏幕共享,制造假象

在取得受害者初步信任后,骗子便会诱导受害者下载带有屏幕共享功能的软件,如 “腾讯会议”“钉钉” 等正规的视频会议软件,或者一些他们自制的恶意软件。这些软件通常具有隐蔽性,能够在受害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取手机的各种权限,包括摄像头、麦克风、短信读取、通话记录等。骗子会以 “指导操作”“验证身份” 等为由,让受害者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一旦屏幕共享开启,骗子就如同坐在受害者身边一样,能够实时看到受害者手机屏幕上的所有操作,包括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他们还会利用受害者对手机操作不熟悉的弱点,通过远程操控,引导受害者进行一系列看似正常的操作,如打开银行 APP、输入账号密码、点击链接等,让受害者误以为是在进行正规的业务办理,从而进一步获取受害者的信任,为后续盗刷做准备。

(三)借助 NFC,盗刷钱财

当骗子通过屏幕共享获取了受害者的银行卡信息后,便会开始实施盗刷。他们会要求受害者通过 NFC 功能,将银行卡信息与虚假软件绑定。具体操作过程中,骗子会让受害者打开手机的 NFC 功能,然后将银行卡贴近手机背部,利用 NFC 的感应功能,读取银行卡内的信息,包括卡号、有效期、CVV 码等。这些信息一旦被读取,骗子就可以通过伪造的支付页面,将受害者银行卡内的资金转移到他们指定的账户。有些骗子还会利用受害者对 NFC 功能的不了解,欺骗受害者进行一些虚假的操作,如声称需要进行 “安全验证”“身份认证” 等,让受害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资金的转移。 更有甚者,骗子还会诱导受害者开通小额免密支付功能,或者修改支付密码,以便他们能够更加顺利地盗刷资金。

(四)伪造成功,转移注意力

在盗刷完成后,骗子并不会立即消失,他们还会进行最后一步操作 —— 伪造成功信息,转移受害者的注意力。骗子会发送虚假的 “成功取消”“退款到账” 等消息,让受害者误以为交易已经完成,资金已经安全退回。有些骗子还会发送一些虚假的电子凭证,如退款截图、交易记录等,让受害者更加相信他们的说法。同时,骗子还会继续与受害者保持联系,以各种理由拖延时间,如声称需要等待银行处理、系统故障等,让受害者延迟发现资金被盗的时间。一旦受害者发现资金被盗,想要联系骗子时,往往发现对方已经失联,电话无法接通,微信、QQ 等联系方式也被拉黑,此时,骗子早已逃之夭夭,受害者的钱财也难以追回。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 NFC 诈骗的严重性,我们来看看几个真实发生的案例。

李先生原本满心欢喜地准备开启一场期待已久的旅行,机票都已早早订好。然而,就在出发前夕,他突然接到一个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语气十分专业,准确无误地说出了他的航班信息,告知他航班因机械故障取消,并询问他是选择改签还是退票。李先生选择改签后,对方进一步表示,由于之前为他购买了保险,现在可以退还 300 元到他的银行卡,但需要通过 “企业支付” 操作。在对方一步步的引导下,李先生先是在抖音平台开通了 “放心借” 服务,分两次借款共 10 万元。紧接着,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了名为 “NFO-X” 的软件,并通过手机 NFC 功能进行刷卡操作。当李先生完成两笔大额交易,对方要求进行第三次刷卡时,他才隐隐觉得不对劲,可此时,银行卡里的 9.8 万元已经不翼而飞,他这才惊觉自己陷入了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无独有偶,罗女士也遭遇了类似的诈骗。她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抖音客服,称她已开通 “抖音会员直播服务”,如不取消将每月扣除高额费用。罗女士一听,顿时紧张起来,她从未开通这项服务,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对方的诱导下,她添加了客服 QQ,并下载了两个 APP 安装包,一个是会议类软件,另一个则是支付工具。开启屏幕共享后,罗女士的手机被对方远程操控,甚至出现自动黑屏的情况。随后,对方要求她将银行卡贴近手机的 NFC 识别区域,并指示她不要操作手机。罗女士虽然心里有些不安,但在对方的一再催促下,还是照做了。不久后,对方发送 “关闭会员成功” 的虚假消息后便断开了联系。罗女士与家人检查后发现,银行卡内的钱已被全部转走,辛苦积攒的积蓄就这样瞬间化为乌有。

还有郑州的张女士,在旅行途中接到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称她订的返程航班因机械故障被取消,通过手机在线申请可退还 300 元。张女士信以为真,在对方的引导下下载了一款软件,开启了手机屏幕共享。对方先是让她展示了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就在对方要求她转账到银行卡时,张女士突然意识到不对劲,对方说的转账金额 49888 元,却声称是个代码,这让她瞬间醒悟过来,好在及时发现,才没有遭受损失。

如何防范 NFC 诈骗?

面对如此狡猾的骗子,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成为 NFC 诈骗的受害者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防范建议 。

(一)警惕 “客服” 来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到各种各样的电话,其中不乏自称客服的来电。当接到这类电话时,尤其是涉及改签、退款、理赔等敏感信息时,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对方所说的话,更不要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操作。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的身份,比如拨打航空公司、电商平台、银行等的官方客服电话,注意要使用官方网站或官方 APP 上提供的客服电话,而不是对方告知的电话号码;也可以登录官方网站,查询相关订单信息或业务办理情况,以确认对方所说内容的真实性。

(二)慎用 NFC 功能

NFC 功能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在使用时也需要谨慎。避免随意通过 NFC 功能进行陌生支付操作,不要轻易将银行卡贴近陌生设备的 NFC 识别区域,防止银行卡信息被读取。在不使用 NFC 功能时,及时将其关闭,这样可以降低被诈骗的风险。同时,我们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不要将银行卡随意借给他人,避免银行卡丢失或被盗。

(三)拒绝屏幕共享

屏幕共享是骗子实施诈骗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旦开启屏幕共享,我们的手机操作将完全暴露在骗子面前,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也会被骗子获取。因此,任何要求打开屏幕共享或远程协助的操作都应高度警惕,绝不能答应。如果对方以各种理由劝说你开启屏幕共享,如 “指导操作”“验证身份”“解决问题” 等,都要坚决拒绝,并及时挂断电话。同时,我们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手机隐私,不要随意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避免手机被植入恶意程序。

(四)及时止损

如果不幸遭遇了 NFC 诈骗,我们要保持冷静,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减少损失。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告知客服自己的银行卡可能遭遇盗刷,请求客服冻结银行卡,防止资金进一步损失。同时,尽快报警,向警方详细说明被骗的经过、骗子的联系方式、转账金额和时间等信息,提供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截图、通话录音等,协助警方破案。在报警时,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不要随意删除聊天记录或转账记录,以免影响警方的调查。

NFC 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远离 NFC 诈骗,让骗子无机可乘 !

守护财产安全,从了解开始

NFC 功能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为我们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隐藏着被骗子利用的风险 。它让我们的支付更加便捷,出行更加顺畅,数据传输更加高效,但这也吸引了不法分子的目光,他们利用我们对新技术的不熟悉和信任,精心策划了一场场诈骗。从伪装身份骗取信任,到屏幕共享制造假象,再到借助 NFC 盗刷钱财,最后伪造成功转移注意力,骗子的每一步都环环相扣,稍有不慎,我们就可能陷入他们的陷阱,遭受财产损失。

但我们也不必过于恐慌,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掌握正确的防范方法,就能有效避免成为 NFC 诈骗的受害者 。警惕 “客服” 来电,不轻易相信陌生的电话和信息,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慎用 NFC 功能,避免在不安全的环境下使用,不随意进行陌生支付操作;拒绝屏幕共享,保护好自己的手机隐私,不让骗子有可乘之机;一旦遭遇诈骗,及时止损,第一时间冻结银行卡,报警求助。

同时,我们还要将这些防范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 NFC 诈骗的手段和防范方法 。家人、朋友、同事,他们都可能成为骗子的目标,我们的一次提醒,可能就会让他们避免一场损失。让我们共同努力,形成一个防范 NFC 诈骗的安全网,让骗子无处遁形。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利用科技的力量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

#NFC##手机NFC功能已成骗子“提款机”#​​​​#​

来源:小刘在北京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