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月十五的月亮圆得跟银盘子似的,照得河北保定府城隍庙前的青石板发亮。更夫老吴头刚敲过三更梆子,巷口老槐树下突然窜出团黑影,惊得拴在磨盘上的黑驴直打响鼻。
八月十五的月亮圆得跟银盘子似的,照得河北保定府城隍庙前的青石板发亮。更夫老吴头刚敲过三更梆子,巷口老槐树下突然窜出团黑影,惊得拴在磨盘上的黑驴直打响鼻。
"当家的?当家的!"西厢房传来女人带着哭腔的喊叫。李福生猛地翻身坐起,炕头油灯"噗"地跳了下火苗。他媳妇王翠莲蜷在炕角,月光从糊着报纸的窗棂渗进来,把她煞白的脸照得跟纸人似的。
"咋的了这是?"李福生搓了搓脸上的瞌睡虫,鼻尖突然皱成一团。空气里飘着股子腥臭味,像是烂鱼泡在泔水桶里发了酵。他凑近媳妇想瞧仔细,冷不防被翠莲抓住手腕,五指冰凉得像井底捞出来的青石。
"水……水里……"翠莲喉咙里卡着痰似的,眼珠忽地翻起白来。李福生头皮一炸,借着月光看见媳妇脖颈上粘着几缕黑乎乎的水草,正顺着锁骨往衣襟里钻。他抄起炕头祖传的铜烟锅,手抖得烟灰簌簌往下掉。
"别怕,我在呢。"话出口才觉出虚,李福生咽了口唾沫。窗外忽地刮起阴风,纸窗哗啦作响,窗台上供着的黄大仙泥像毫无征兆地摔了个粉碎。翠莲喉咙里突然迸出尖利的笑声,那声音根本不似活人能发出来的。
"桀桀桀……李家的后生,你媳妇的魂儿早被河伯娶走喽!"
李福生后颈汗毛倒竖,抄起炕沿下的夜壶就往外泼。黄澄澄的尿液泼在门槛上,腾起的热气里竟映出个穿黑袍的佝偻人影。那影子转瞬间钻进门后,留下满地蝌蚪似的湿脚印。
"天灵灵地灵灵,太奶奶显灵……"李福生哆嗦着从枕芯摸出个褪色荷包,里头装着从白云观求来的朱砂符。符纸刚挨着翠莲额头,突然腾起团绿火,照得满屋阴惨惨的。翠莲猛地坐直身子,喉咙里发出水牛似的哞叫。
"快!拿灶王爷跟前的香油!"李福生突然想起去年清明,那个云游的老道士在村口老槐树下说的话。当时他正嚼着槐花饼,老道士盯着他印堂看了半晌,塞给他包陈年艾草灰。
"后生,三十年后有场水劫,记着用纯阳之物破煞。"
油灯忽明忽暗,李福生趿拉着千层底冲出院子。灶房里供着褪了色的灶君像,香油罐结着厚厚的油蛤蟆。他舀起半碗油时,月光正好从烟囱缝漏进来,照得油面浮起层彩虹。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李福生咬破食指在额头画了道符,香油淋头的瞬间,翠莲喉咙里发出尖利的惨叫。满屋腥臭突然变成槐花香,炕头不知何时多了串亮晶晶的琉璃珠。
与此同时,三十里外的白洋淀。打更的张老汉正蹲在芦苇荡边解手,忽然看见水面浮起团绿光。那光晕里隐约是个穿红衣的女鬼,头发长得能缠住撑船的竹篙。
"冤有头债有主,莫害平阳人……"张老汉刚要撒丫子跑,裤腰带却莫名缠住芦苇根。月光下,他看见自己影子突然多出条尾巴,正对着水面摇啊摇。
李福生守着昏睡的媳妇坐到天亮,鸡叫三遍时,灶台裂缝里突然钻出只油光水滑的狸猫。那盯着他看了半柱香工夫,开口说出人话:"三更借道,五更还魂,你媳妇的魂儿被水猴子借去当替身了。"
正说着,院门吱呀作响。穿藏青长衫的算命瞎子杵着竹杖摸进来,怀里的铜算盘打得噼里啪啦:"李家小哥,你额前悬着三盏阳火,昨儿灭了两盏半。"瞎子从褡裢摸出截雷击木,木头上密密麻麻刻着水波纹。
"这是保定府漕运码头镇水兽的角,能镇七十二洞水妖。"瞎子说话时,灶膛里的火苗突然变成幽蓝色,映得狸猫影子在墙上膨胀如鬼。李福生刚要接过木头,忽然听见媳妇在里屋梦呓:"七月半的菱角香,八月半的莲藕脆……"
当夜,李福生偷偷把雷击木塞进灶膛。火光窜起三丈高的瞬间,他看见灶王爷泥像眼皮动了动。更鼓响过十二下,翠莲突然坐起身,月光下瞳孔泛着鱼鳃似的红光。
"官人,咱家水缸该挑水了。"她的声音甜得发腻,指甲暴长三寸,尖利如鹤喙。李福生假装打鼾,被窝里的手紧紧攥着老道士给的艾草灰。窗外传来水牛哞叫,接着是瓦片碎裂声——房顶上不知何时盘着条水桶粗的蟒蛇,鳞片映着月光,泛着诡异的青紫色。
"李后生,还不快用艾草灰撒七星阵!"狸猫突然窜上房梁,尾巴扫过之处,蟒蛇鳞片簌簌掉落。李福生刚要动作,却见媳妇突然转身,七窍渗出黑血。
"你……你早知道了?"翠莲的声音突然变得苍老,墙角的黄大仙泥像突然咯咯笑起来,裂成两半的泥胎里,露出半截人手指骨。
鸡鸣破晓时分,李福生举着油灯冲进祠堂。供桌上祖宗牌位全浸在阴水里,最上首的灵位赫然写着"漕运总督李公讳昌明之位"。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叮嘱:"咱家世代掌着白洋淀的水脉,切记莫让生人碰祠堂的镇水剑……"
暴雨砸在山西黄土坡的青石板上,炸开一朵朵浑浊的水花。老尼姑慧觉提着灯笼站在山寺门口,灰布僧衣被风卷得猎猎作响。她望着山道下那个踉跄的身影,枯瘦的手指掐进佛珠里——那后生浑身是伤,怀里却紧紧搂着个油纸包裹。
"师父!救、救命……"后生摔在青石台阶上,血水混着雨水往石缝里钻。慧觉看清他脖颈处青紫的手印,分明是被人掐出来的。她刚要俯身,忽见后生怀里的油纸包渗出暗红,一股腥膻味直冲鼻尖。
"施主且慢!"慧觉倒退半步,"先把怀里物件放在门槛外。"
后生眼神闪烁:"这是家传……"
"贫尼的禅房供着菩萨,沾不得荤腥。"慧觉盯着他染血的袖口,"你若不放下,便去村东头王寡妇家借宿吧。"
"师父认得这个?"后生突然抬头,眼角裂开道疤,"家父说,这是……"
"咣当!"禅房木门突然自行关闭,惊得后生跳起来。慧觉转身时,佛龛里的长明灯忽明忽暗,映得墙上十八罗汉的影子扭曲如蛇。她心头一紧,这后生怕是引了脏东西来。
"师父,我、我叫陈二狗。"后生突然跪下,"求您收留一宿,外头……外头有东西跟着我!"
慧觉正要开口,忽闻山门外传来铜铃响。七短一长,是村正召集人手的信号。她吹灭灯笼,将陈二狗拽进禅房夹壁墙里。墙外传来杂沓脚步声,有人举着火把高喊:"抓住那个偷骨董的贼!"
陈二狗在夹墙里发抖:"他们、他们追的是我?"
慧觉不答,反手从供桌下抽出一把斩骨刀。刀刃上刻着"五台山戒坛"字样,这是她当年剃度时师父赐的。墙外火把光影乱晃,有人用铁棍敲打禅房门:"老尼姑!看见生人没?"
"阿弥陀佛,施主请去别处寻。"慧觉诵经声里掺着铁锈味。她听见陈二狗怀里传来细微的碎裂声,像是枯枝折断,又像是……指甲刮擦油纸。
三更梆子响过,追兵才散去。慧觉点亮油灯,却见陈二狗昏睡在夹墙稻草堆里,怀里油纸包渗出黑水。她用刀尖挑开油纸,酱肘子竟变成半截人腿,脚趾甲上还涂着猩红丹蔻。
"造孽啊!"慧觉念了声佛号,却见那断腿伤口处爬出密密麻麻的蛆虫,在油灯下泛着蓝光。她刚要举刀超度,陈二狗突然睁眼,瞳孔缩成针尖:"师父,您见过我娘对不对?"
"你娘叫……"
"沈三娘!"陈二狗扯开衣襟,心口赫然一点朱砂痣,"她说生我时看见菩萨显灵,把胎记留在……"
油灯突然爆开,满屋跳动的火苗里,慧觉看见陈二狗身后站着个穿红袄的女人。那女人没有脸,脖颈处缠着紫黑脐带,正把染着丹蔻的手指伸向陈二狗的天灵盖。
"闭眼!"慧觉一刀劈灭油灯,"睡觉别点灯,这是寺里的规矩。"
陈二狗刚要争辩,窗外传来凄厉的婴啼。慧觉摸黑拽着他躲进地窖,窖口传来指甲刮擦石板的声音,混着女人含混的哼唱:"红袄袄,绿裤裤,娃儿夜里莫啼哭……"
地窖霉味呛得人喉头发紧,慧觉摸到陈二狗怀里的油纸包又渗出黏液。这次她摸清了,那触感分明是潮湿的肠衣。陈二狗突然抽搐起来,喉咙里发出老妪的尖笑:"好个狠心的尼姑,亲骨肉都认不出……"
慧觉心头剧震。这铜铃……分明是当年商队领队腰间挂着的!她正要质问,陈二狗突然暴起,徒手拧断了老汉的脖子。暗红血液喷在墙角的黄符上,符纸上的朱砂突然活过来,凝成个狰狞的"沈"字。
"都别动!"陈二狗的声音变得尖利,"谁再往前,我就让这玉佛现世!"
慧觉这才发现他手里攥着半块玉佩,月光从地窖气窗透进来,照得玉佩上的饕餮纹栩栩如生。这是她当年在沈三娘尸体边捡到的,原以为早被商队的人抢走……
"师父,您也想要玉佛?"陈二狗逼近,瞳孔里映着慧觉苍老的面容,"当年您把我扔在五台山脚下,可曾想过今日?"
慧觉踉跄后退,撞翻了盛着腌菜的陶瓮。酸腐气味中,她看见陈二狗脖颈的掐痕正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五道青紫指痕——和她当年在商队领队身上看到的一模一样。
"你……你是……"
"我是沈三娘未出世的胎儿啊!"陈二狗大笑,声音忽男忽女,"你们逼死我娘,还想拿玉佛镇住我们的魂魄?今日我就拆了这破庙……"
地窖突然剧烈摇晃,供桌上的佛像裂开蛛网纹。慧觉摸向怀中,那半块玉佩不知何时变得滚烫。她想起沈三娘临死前的话:"若孩子活下来,眉间有佛印便送去五台山,若没有……"
"若没有,便用斩骨刀刺穿心口,再浇上无根水。"慧觉喃喃自语,刀尖对准陈二狗的心口。可那里哪有什么朱砂痣,只有块扭曲的胎记,像极了个骷髅头。
"师父快看!"陈二狗突然指向气窗。月光下,整座山寺的飞檐都爬满紫色藤蔓,开着血红的花。花蕊里,无数张人脸在尖叫,正是当年商队那些人的模样。
"他们当年想抢玉佛,杀了我娘。"陈二狗扯开衣襟,心口胎记突然张开血盆大口,"您若还想保这山寺,就把玉佛交给我……"
慧觉握紧斩骨刀,刀刃上的五台山字样突然流血。她想起师父临终的话:"玉佛不镇魂,镇的是人心。"原来这尊被商队觊觎的佛器,本就是用来封印沈三娘腹中怨胎的。
"好,我给你玉佛。"慧觉突然笑起来,眼角皱纹里闪着泪光。她举起斩骨刀,却不是砍向陈二狗,而是刺进自己心口。无根水从房梁倾泻而下,正是积存的雨水。
"师父不要!"陈二狗扑来,却被弹开三丈远。慧觉的血滴在玉佩上,饕餮纹突然活过来,咬住他脖颈的掐痕。整座山寺金光大盛,紫色藤蔓瞬间枯萎。
村正带人冲进来时,只看见慧觉端坐莲台,面容如生。陈二狗却不见了踪影,唯有寺后老槐树轰然倒塌,树心里嵌着半块玉佩,饕餮纹变成了观音像。
从此,黄土坡多了个传说:中元夜经过山寺,能听见婴儿啼哭,却不见人影。有胆大的后生想探个究竟,却在山门石阶上发现新鲜血迹,直通后山乱葬岗。
暴雨砸在山西黄土坡的青石板上,炸开一朵朵浑浊的水花。老尼姑慧觉提着灯笼站在山寺门口,灰布僧衣被风卷得猎猎作响。她望着山道下那个踉跄的身影,枯瘦的手指掐进佛珠里——那后生浑身是伤,怀里却紧紧搂着个油纸包裹。
"师父!救、救命……"后生摔在青石台阶上,血水混着雨水往石缝里钻。慧觉看清他脖颈处青紫的手印,分明是被人掐出来的。她刚要俯身,忽见后生怀里的油纸包渗出暗红,一股腥膻味直冲鼻尖。
"施主且慢!"慧觉倒退半步,"先把怀里物件放在门槛外。"
后生眼神闪烁:"这是家传……"
"贫尼的禅房供着菩萨,沾不得荤腥。"慧觉盯着他染血的袖口,"你若不放下,便去村东头王寡妇家借宿吧。"
"师父认得这个?"后生突然抬头,眼角裂开道疤,"家父说,这是……"
"咣当!"禅房木门突然自行关闭,惊得后生跳起来。慧觉转身时,佛龛里的长明灯忽明忽暗,映得墙上十八罗汉的影子扭曲如蛇。她心头一紧,这后生怕是引了脏东西来。
"师父,我、我叫陈二狗。"后生突然跪下,"求您收留一宿,外头……外头有东西跟着我!"
慧觉正要开口,忽闻山门外传来铜铃响。七短一长,是村正召集人手的信号。她吹灭灯笼,将陈二狗拽进禅房夹壁墙里。墙外传来杂沓脚步声,有人举着火把高喊:"抓住那个偷骨董的贼!"
陈二狗在夹墙里发抖:"他们、他们追的是我?"
慧觉不答,反手从供桌下抽出一把斩骨刀。刀刃上刻着"五台山戒坛"字样,这是她当年剃度时师父赐的。墙外火把光影乱晃,有人用铁棍敲打禅房门:"老尼姑!看见生人没?"
"阿弥陀佛,施主请去别处寻。"慧觉诵经声里掺着铁锈味。她听见陈二狗怀里传来细微的碎裂声,像是枯枝折断,又像是……指甲刮擦油纸。
三更梆子响过,追兵才散去。慧觉点亮油灯,却见陈二狗昏睡在夹墙稻草堆里,怀里油纸包渗出黑水。她用刀尖挑开油纸,酱肘子竟变成半截人腿,脚趾甲上还涂着猩红丹蔻。
"造孽啊!"慧觉念了声佛号,却见那断腿伤口处爬出密密麻麻的蛆虫,在油灯下泛着蓝光。她刚要举刀超度,陈二狗突然睁眼,瞳孔缩成针尖:"师父,您见过我娘对不对?"
"你娘叫……"
"沈三娘!"陈二狗扯开衣襟,心口赫然一点朱砂痣,"她说生我时看见菩萨显灵,把胎记留在……"
油灯突然爆开,满屋跳动的火苗里,慧觉看见陈二狗身后站着个穿红袄的女人。那女人没有脸,脖颈处缠着紫黑脐带,正把染着丹蔻的手指伸向陈二狗的天灵盖。
"闭眼!"慧觉一刀劈灭油灯,"睡觉别点灯,这是寺里的规矩。"
陈二狗刚要争辩,窗外传来凄厉的婴啼。慧觉摸黑拽着他躲进地窖,窖口传来指甲刮擦石板的声音,混着女人含混的哼唱:"红袄袄,绿裤裤,娃儿夜里莫啼哭……"
地窖霉味呛得人喉头发紧,慧觉摸到陈二狗怀里的油纸包又渗出黏液。这次她摸清了,那触感分明是潮湿的肠衣。陈二狗突然抽搐起来,喉咙里发出老妪的尖笑:"好个狠心的尼姑,亲骨肉都认不出……"
慧觉心头剧震。这铜铃……分明是当年商队领队腰间挂着的!她正要质问,陈二狗突然暴起,徒手拧断了老汉的脖子。暗红血液喷在墙角的黄符上,符纸上的朱砂突然活过来,凝成个狰狞的"沈"字。
"都别动!"陈二狗的声音变得尖利,"谁再往前,我就让这玉佛现世!"
慧觉这才发现他手里攥着半块玉佩,月光从地窖气窗透进来,照得玉佩上的饕餮纹栩栩如生。这是她当年在沈三娘尸体边捡到的,原以为早被商队的人抢走……
"师父,您也想要玉佛?"陈二狗逼近,瞳孔里映着慧觉苍老的面容,"当年您把我扔在五台山脚下,可曾想过今日?"
慧觉踉跄后退,撞翻了盛着腌菜的陶瓮。酸腐气味中,她看见陈二狗脖颈的掐痕正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五道青紫指痕——和她当年在商队领队身上看到的一模一样。
"你……你是……"
"我是沈三娘未出世的胎儿啊!"陈二狗大笑,声音忽男忽女,"你们逼死我娘,还想拿玉佛镇住我们的魂魄?今日我就拆了这破庙……"
地窖突然剧烈摇晃,供桌上的佛像裂开蛛网纹。慧觉摸向怀中,那半块玉佩不知何时变得滚烫。她想起沈三娘临死前的话:"若孩子活下来,眉间有佛印便送去五台山,若没有……"
"若没有,便用斩骨刀刺穿心口,再浇上无根水。"慧觉喃喃自语,刀尖对准陈二狗的心口。可那里哪有什么朱砂痣,只有块扭曲的胎记,像极了个骷髅头。
"师父快看!"陈二狗突然指向气窗。月光下,整座山寺的飞檐都爬满紫色藤蔓,开着血红的花。花蕊里,无数张人脸在尖叫,正是当年商队那些人的模样。
"他们当年想抢玉佛,杀了我娘。"陈二狗扯开衣襟,心口胎记突然张开血盆大口,"您若还想保这山寺,就把玉佛交给我……"
慧觉握紧斩骨刀,刀刃上的五台山字样突然流血。她想起师父临终的话:"玉佛不镇魂,镇的是人心。"原来这尊被商队觊觎的佛器,本就是用来封印沈三娘腹中怨胎的。
"好,我给你玉佛。"慧觉突然笑起来,眼角皱纹里闪着泪光。她举起斩骨刀,却不是砍向陈二狗,而是刺进自己心口。无根水从房梁倾泻而下,正是积存的雨水。
"师父不要!"陈二狗扑来,却被弹开三丈远。慧觉的血滴在玉佩上,饕餮纹突然活过来,咬住他脖颈的掐痕。整座山寺金光大盛,紫色藤蔓瞬间枯萎。
村正带人冲进来时,只看见慧觉端坐莲台,面容如生。陈二狗却不见了踪影,唯有寺后老槐树轰然倒塌,树心里嵌着半块玉佩,饕餮纹变成了观音像。
从此,黄土坡多了个传说:中元夜经过山寺,能听见婴儿啼哭,却不见人影。有胆大的后生想探个究竟,却在山门石阶上发现新鲜血迹,直通后山乱葬岗。
而慧觉的斩骨刀,始终供在佛龛里。刀刃上的血迹经年不褪,有人说是铁锈,有人说是朱砂,更多人说——那是当年商队所有人的血,被玉佛镇在刀身之中。
来源:快乐铭仔说书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