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里兰台无意站队,只想为大家介绍一个更真实的贾国龙先生;让大家更好的“吃瓜”。
贾国龙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为大家介绍一下最近舆论场的风云人物——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贾国龙的故事。
为什么要给大家介绍贾国龙先生的创业往事呢?
主要是因为最近西贝以及贾国龙先生与罗永浩在微博上关于“预制菜”的争论。
这里兰台无意站队,只想为大家介绍一个更真实的贾国龙先生;让大家更好的“吃瓜”。
学生时代酷爱打排球的贾国龙
贾国龙,1967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
托克托县大家可能没什么印象,不过托克托县旁边挨着的就是赫赫有名的武川。
对,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赫赫有名的武川镇。
北周创立者宇文泰是武川人、隋朝建立者杨坚的父亲和爷爷是物传人、唐朝建立者李渊的父亲李虎还是武川人。
武川最有名的除了上述历史名人之外,它的莜麦非常有名。
作为旱地作物,莜麦的产量很低,故流传有“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笸箩,煮一锅,吃一顿,剩不多”的谚语。
因为莜面的稀有,所以当时即便在产地,也不是家家能吃上,普通人家最多掺着高粱面吃,日子过得不错的,才能吃上纯莜面。
土豆泥拌莜面
而父亲是医生,母亲是医院工作人员的贾国龙,他家毫无疑问是属于“日子过得不错的”,这也养成了他特别爱吃莜面的习惯。
后来,莜面也成了“西贝”的核心产品。
1973年,贾国龙因为父母工作调动,来到了河套平原上的巴彦淖尔市临河县(今天临河区)。
毫无疑问,作为医院双职工家庭,贾国龙家即使算不上“县城婆罗门”,也算得上县城的体面人家了。
这也是后来贾国龙退学经商,母亲能拿出5000块钱做他启动资金的原因。
5000块钱在1988年是什么概念呢?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1988年,内蒙职工平均年工资1548。
1986年,19岁的贾国龙考上了大连水产学院。
大连水产专科学校
大连水产学院创办于1952年,原名东北水产技术学校,是一所中专;1958年升格为专科院校——大连水产专科学校。
1978年,又升格为全日制本科大连水产学院,2010年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
在20世纪80年代,大连水产学院是一所典型的“小大学”,全校只有2位教授14位副教授808名学生,四个系七个专业。
虽然确实是一所专业的海洋水产类技术大学,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大连水产学院属于全日制本科里垫底的存在;即使后来升格为大连海洋大学,也属于“二本大学”。
从这一点看,贾国龙仅被大连水产学院录取,说明他在学习上确实一般。
1988年,大二的贾国龙选择从大连水产学院退学。
关于贾国龙为什么从大连水产学院退学,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因为他到了大连后严重水土不服,导致他身体出现问题;而且经过了一年多了,他还是没能适应大连的气候,病情更加严重;考虑到大连水产学院毕业生常年要和海洋水产打交道,出于身体健康考虑,贾国龙选择退学。
第二种说法是贾国龙2020年之后接受采访时最爱说的,他说自己是因为觉得待在大学里学不到什么东西,不想浪费时间,于是选择退学。
兰台个人认为,第一种说法可信度更高。
西贝的内蒙牛大骨
因为兰台不认为20世纪80年代一个在商业上还没有证明过自己的21岁青年人能说服父母,同意自己退学经商。
但是,如果这个青年对大学所在城市产生了严重的水土不服,甚至危及身体健康;并且他的身体状况也证明将来无法从事他所学的专业,那么作为医生家庭的孩子,说服父母同意退学,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
再说了,也只是大连水产学院而已;如果贾国龙当时是被清华、北大录取了;估计贾爸贾妈就要鼓励儿子咬牙坚持了。
贾国龙
02、贾国龙虽然大二选择退学,但是他也不是完全没有依仗的。
他的依仗就是他经商天赋和当时临河县的经济发展。
贾国龙在大连读大学时就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经商天赋,他敏锐的观察到大连的“大重九”香烟价格和内蒙的香烟价格有很大的差价,他在大一寒假时就从大连购买了许多“大重九”香烟拿回临河老家赚差价。
打开思路后,他发现临河当地小商品价格偏高,他觉得从当时石家庄批发市场批发小商品拿到临河贩卖,绝对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于是,他退学后在母亲和大姐的资助下,在作为医生的父亲的人脉帮助下,做起了倒卖小商品的生意,顺利的挖到了第一桶金。
挖到第一桶金后,贾国龙发现越来越多的临河人开始从河北乃至广东挑选小商品到临河本地贩卖,于是他果断转型。
不是做餐饮,而是开咖啡店和酒吧。贾国龙在接受《创业家》杂志专访时,还专门提到自己引领了小县城的潮流:
我开很前卫的东西,咖啡厅、酒吧、西餐厅。在小县城,我就舍得请很有名的设计师,投巨资装修,我们在临河的服务一直是有口碑。我处处都是引领潮流。
贾国龙为什么会瞄准新潮的咖啡店和酒吧呢?
这不是贾国龙拍脑袋想出来的。
而是当时临河的经济形式决定的。
根据媒体报道,20世纪80年代内蒙的羊绒生意在临河非常火爆,在1988年万元户都稀缺的年代,临河已经有人靠着经营羊绒生意成了百万元户。
而作为医生的贾父,他在临河有很深厚的人脉,他还把自己一个做羊绒生意的朋友介绍给儿子,希望儿子跟着这位朋友一块做羊绒生意。
而贾父的这位朋友也确实是真朋友,毫不犹豫的介绍了自己的经营秘诀:羊绒里掺假。
虽然贾国龙权衡利弊后没有去做羊绒生意,但是他也因为父亲的人脉结识了临河县最早富起来的一批人,这就是贾国龙为什么选择在临河开咖啡店和酒吧的原因:他已经有消费咖啡和洋酒的客户了。
这也是贾国龙为什么能在临河县挣到人生中第一个一百万的原因:临河最有钱的一批人已经因为他父亲的关系,和他建立了“信任壁垒”。
有这一批高价值客户在手上,贾国龙需要做的就是提供高价值客户想要的产品。
贾国龙在临河开的饭店
县城的高价值客户其实并不真喜欢喝咖啡和洋酒,他们也许在北上广愿意装着喝,但是回到老家,他们喜欢吃的还是老家的羊肉泡馍和鸡肉炒疙瘩。
于是,贾国龙就在临河开了名为黄土坡风味的小吃店,专卖羊肉泡馍和鸡肉炒疙瘩;开业后生意火爆。
到了1995年,28岁的贾国龙已经成了一名年入百万的餐业界成功人士。
北京六里桥第一家西贝
03、以上就是兰台结合公开报道,梳理的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挖到第一桶金的全过程。
可能正是这种服务高价值客户赚到第一桶金的方式,使得他创造出了今天的“西贝”。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