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科技小院“写论文”丨连“棉”不断播下致富梦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7 22:15 2

摘要:创新性研发棉花快速加代育种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高产抗病新品种的选育速率,并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农学院作物学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燕鹏的驻村经历让他真正体会到了科技服务“三农”的意义。

创新性研发棉花快速加代育种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高产抗病新品种的选育速率,并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农学院作物学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燕鹏的驻村经历让他真正体会到了科技服务“三农”的意义。

燕鹏与导师在南疆进行生产调研

燕鹏所在的新疆乌兰乌苏棉花科技小院是由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张旺锋教授担任首席专家,联合中国气象局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共同建设的。该科技小院以创新集成优质高产棉花栽培技术体系为目标,致力于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基层人才培养”的综合服务平台,以应对新疆棉花产业面临的重产量、轻品质的挑战。

入驻科技小院期间,燕鹏积极参与各类调研、科普和技术培训活动,完成多篇调研报告及近200篇驻村日志。他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户在棉花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水肥管理和绿色植保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燕鹏帮助农户收棉花

通过平日的研究实践,燕鹏和老师们总结出了“1+1+2+N”的工作经验。即1位研究生负责1项机采棉关键栽培技术,配备2位导师,并对周边多(N)户农户提供专项科技服务,帮助他们提升棉花生产的质量与效益,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通过这种模式,科技小院已培养出包括燕鹏在内的硕博研究生7名。燕鹏和同学们在双导师的指导下,不仅掌握了前沿理论,还解决了棉花产业中的多项技术难题。

燕鹏与导师讨论加代育种技术

目前,燕鹏和导师以提升棉花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创制了棉花光热资源高效利用的栽培技术、棉花膜下滴灌优质高产栽培水氮管理技术规程,建立了机采棉资源高效优质示范区1个和定期观测点6个,平均籽棉产量为499.1~616.0kg/亩,为研究成果的科学普及和技术推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通过示范带动,技术辐射示范面积25万亩,通过实施化学免打顶技术、适度降水减肥等综合集成技术与示范带动,机采棉大面积平均籽棉产量达419.2~432.6kg/亩,籽棉增产8.1%~11.6%,每亩增加效益314.0元。开展基层技术培训10次,培养基层科技骨干和农(职)工1300余人次。

燕鹏与来科技小院考察的国际专家交流

燕鹏的努力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科研能力,也为当地农户及新疆棉花产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毕业后,他和同学们都选择留在新疆,积极投身农业建设,为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石河子大学

来 源:新疆乌兰乌苏棉花科技小院

文字整理:袁小楠

编 辑:袁小楠

编 审:刘 军 宿闪闪 甘秀叶

来源:石河子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