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型糖尿病的流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对我国国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MAFLD目前已成为影响全球1/3成年人口的第一大慢性肝病,若未及时干预可进展为肝硬化乃至肝癌
9月4日至7日,2025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在青岛隆重召开。在大会现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饶慧瑛教授结合最新指南与临床实践,分享了肝病相关感染与遗传代谢性肝病专题研究成果及脂肪肝领域的前沿观点。
除此之外,“医学界”有幸邀请到饶慧瑛教授做客【名医功夫茶,抗感护肝】采访间就该选题分享精彩洞见。
从“排他”到“肯定”,MAFLD带来诊疗思维转变
饶慧瑛教授指出,过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排他性诊断,而如今更名为肯定性诊断MAFLD,改为“在我们有肝脏脂肪变的基础上,如果存在代谢风险因素就能确诊”,这一转变也是对我们诊疗思维的一大转变。
临床实践中,虽然MAFLD占了慢性肝病的50%以上,但在临床诊疗中也要注意这类疾病与其他慢性肝病的合并情况,MAFLD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甚至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药物性肝损伤等合并存在,这意味着临床医生不能简单地因为患者存在肥胖就认定是脂肪肝引起的肝功能异常。
“患者真的有转氨酶升高,肝功能异常,那毫无疑问我们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是一定要去排除的。”饶慧瑛教授强调,“相应的一些其他常见合并的因素,在临床上我们还是要排除,包括遗传代谢常见因素的排除,以及对于患者酒精性肝病、饮酒量的询问等都非常重要。”
无创评估:替代肝活检的金标准?
在明确诊断之后,如何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成为下一步的关键。肝组织活检目前仍是评估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其有创性以及病理读片的一致性等问题,仍然是临床面临的挑战。
肝活检之所以被视为金标准,是因为其对纤维化炎症的明确分级分期定义与患者临床预后相关,如果无创指标能够预测患者肝病的临床预后,那么无创指标是否也能承担这一角色?
饶慧瑛教授表示:“我相信随着我们对于无创指标研究的深入,也有可能将来我们不需要再做肝活检了,可以通过这些无创指标来评估患者的肝脏情况,包括评估药物疗效以及预后临床肝病结局的进展情况。”
饶慧瑛教授介绍,目前无创评估主要通过血清学指标和影像学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希望对肝脏脂肪含量、炎症情况和纤维化程度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估。一些相对简单的无创指标如FIB-4,以及临床上应用相对广泛的肝脏弹性测定(FibroScan、FibroTouch),还有结合影像的指标如核磁的PDFF、MRE等。
“其实还有一些更新的无创指标,以及这些指标结合在一起的模型如FAST模型等,来进行患者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评估,希望能够对他将来的疾病预后给出很好的预测。”
脂肪肝不是孤立疾病,多学科模式势在必行
诊断与评估之外,治疗理念的转变同样迫在眉睫。饶慧瑛教授表示,NAFLD更名为MAFLD,正是因为现在的脂肪肝不仅仅是脂肪在肝脏的异位沉积,患者还可能合并如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等其他代谢相关问题。
“对于脂肪肝患者,确实不像我们以前管理乙肝、丙肝,只要把病毒控制、清除就可以了。”饶慧瑛教授指出,“如果我们仅仅着眼于肝脏脂肪和纤维化的管理,而不管其他系统,其实患者相应不良事件发生也得不到减少。”
脂肪肝不是孤立疾病,更需要多学科联合诊疗(MDT)。饶慧瑛教授指出:“我们作为肝病医生把患者的肝脏管理好,但同时他的血糖、血脂以及血压控制良好,对于他将来心血管事件也会明显减少,另外对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改善也会有获益。”
饶慧瑛教授呼吁,如果有可能,各科医生应该坐到一起讨论病例。如果难以实现,至少患者需要能够到这些科就诊。“我们作为肝病医生,也需要更多的去了解糖脂代谢相关诊疗规范指南的情况。”
新药研发如火如荼,未来5-10年格局将巨变
近年来,针对MASH的新型治疗药物不断涌现。自2018-2019年欧洲、美国和中国药监部门相继发布脂肪肝药物研发指导意见以来,大量相关药物进入研发阶段,涉及机制也非常广泛,除了专门靶向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药物,针对糖代谢、脂代谢、胆汁酸代谢的药物也陆续进入视野。
截至目前,已有两款药物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脂肪肝治疗:2024年批准首药甲状腺激素受体-β(THR-β)选择性激动剂瑞美替罗,炎症改善明显,但纤维化仅降约10%;2025年8月再批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用于脂肪肝,减重、降糖同时可见肝组织学改善。
饶慧瑛教授指出,当前最有前景的几类机制包括THR-β受体激动剂、基于GLP-1受体激动剂的多重受体激动剂(如双靶点或三靶点激动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类似物以及PPAR泛激动剂。饶慧瑛教授进一步表示:“这些药物目前正在全球及中国开展多项二期和三期临床试验,我们也期待这些药物能够取得好的临床试验结果,最终能够给更多的脂肪肝患者带来炎症和纤维化的改善。”
“需要强调的是,脂肪肝患者不仅是肝病进展的高危人群,其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也会显著升高。因此,我们期待未来脂肪肝新药不仅能延缓肝病进展,还能切实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为患者带来全面的远期获益。”
意犹未尽?没关系!
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