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当局前脚逼迫“台积电”赴美投资1000亿,后脚换来了美国32%的对台关税,赖清德毫无下限,非但“不报复美国关税”,反而提“扩大对美投资”。
台当局前脚逼迫“台积电”赴美投资1000亿,后脚换来了美国32%的对台关税,赖清德毫无下限,非但“不报复美国关税”,反而提“扩大对美投资”。
两岸民众怒呛:“下跪认怂,真丢中国人的脸!”
反观中国大陆,一连串操作都回复的十分硬气。
4月2日,美国宣布对中国征收34%的“对等关税”,4月4日中国11箭齐发,也对美国征收34%的关税。
特朗普无奈称:“想跟中国打交道”,中国外交部回应:“施压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
从2018年3月算起,中美贸易战已经持续了7个年头。随着特朗普卷土重来,贸易战愈演愈烈。
那么,这场旷日持久的贸易大战,应该如何收尾?又对中美两国造成了什么影响?美国民众真的支持特朗普胡作非为吗?
“毛主席起码比别人早看了50年!”90年代王震老将军感叹道:“毛主席在世时,和我说了很多话,当时我都没在意,现在看来全都一一应验。”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不仅在于他时刻为人民着想,更在于高瞻远瞩,就像“站在大气层”看待世界的眼光。
毛主席虽然已经离开我们近半个世纪,但他的智慧和胆识,再过100年也不过时。
要想理清中美贸易战,就必须搞懂“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
贸易顺差就是出口的东西比进口多,相当于“赚钱”;贸易逆差就是进口的东西比出口多,相当于“花钱超支”。
2017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到了3752亿美元。
特朗普认为,中美贸易中,美国“亏大了”。
所以,他在2018年突然宣布对中国34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中国则对等反制。
同年9月,美国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覆盖约40%中国对美出口。
到了2019年,美国将2000亿美元商品关税提高至25%,中国对60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
拜登上台后,延续了特朗普的对华关税政策,并扩大至科技领域。
2024美国贸易总逆差扩大至1.21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占了3610亿美元。
特朗普认为,钱都被中国赚走了,所以他竞选时就扬言,要再次对中国挥舞关税“大棒”。
4月3日,美国以“对等关税”的名义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34%关税。
此前,美国已对中国商品普遍征收20%的基础关税,再加上这次的34%,总税率升至54%,部分商品实际有效税率可能高达66%。
当然,特朗普所针对的除中国外,还有全球上百个国家,就连传统盟友英国、法国也没放过。
4月5日,特朗普签署了所谓的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同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其他国家和地区在10%基础上加征更高关税。
英国首相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联合发声:“贸易战没有赢家,不排除任何反制行动选项。”
最雷厉风行的,还是中国。
中国不但将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还会在WTO起诉美国,并限制稀土出口、暂停进口部分美国企业的商品等等。
《人民日报》发声:“美滥施关税将对我造成冲击,但‘天塌不下来’,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既给全国人民吃了颗“定心丸”,也彰显了坚决反制美国霸权的决心。
特朗普似乎也铁了心,要“硬刚”到底,4月6日他在专机上宣称:“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让美国每年损失数千亿美元。我愿意跟中国打交道,但要先消除贸易逆差问题。”
不过,数据骗不了人,4月1日以来,美国三大股指连续重挫,跌幅均超过5%,其中标普500指数下跌近6%,成为自2020年以来美股最惨烈的一周。
可特朗普把这场动荡,形容成“经济革命”,还信誓旦旦的说:“这是一场经济革命,我们一定会赢。尽管不容易还是要挺住,最终结果将会是历史性的。”
“总有一天人们会意识到,对美国来说,关税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在巨额财政赤字面前,唯一的方法就是征收关税,这将为美国带来上百亿美元的资金”特朗普将他的关税政策,比作“良药”,坚称:“美国经济生病了,必须通过吃药来解决问题。”
但美国人民表示:“有病的是特朗普,他不光该吃药,还应该住院!”
4月5日,美国全部50个州、加拿大、墨西哥和欧洲部分城市,爆发了代号为“停手”的“反川(普)大游行”。
60万人走上街头,在华盛顿国家广场、曼哈顿等地高呼“特朗普和马斯克必须下台”“美国不要国王,不要暴君”等口号,抗议特朗普上任以来裁员、移民和关税等所有倒行逆施的政策。
其中,关税是特朗普引起民怨的主要原因。
他们认为,特朗普无差别提高关税,发起贸易战,最终会遭到反噬,尤其是对中国54%的关税,绝对会造成物价上涨和失业率飙升。
特朗普的这些措施,会让一个普通的美国4口之家,每年至少多花5200美元。
先说物价,“中国制造”物美价廉,涵盖了美国民众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从“菜篮子”到“车轮子”无一例外都会受到冲击。
中国制造的服装、家电、锅碗瓢盆等日用品占美国市场份额约30%,54%的关税,将让这些商品价格上涨3%-8%。
沃尔玛等零售商警告,卫生纸、牙膏等必需品价格涨幅可能超过10%。
美国民众已经开启了“囤货模式”,家具、汽车、食品、酒水、医疗用品等都被“洗劫一空”。
美国广播公司的报告显示,普通家电价格可能上涨19.4%,电子产品(如游戏机、笔记本电脑)价格涨幅高达40%-45%。
接近一半的民众大量购买卫生纸、药品、长保质期食品等生活必需品。
最抢手的,居然是中国电视机。
美国各大商场人满为患,大家争相抢购来自中国山东的智能电视。
美国居民佩格罗抱着电视剧说:“我刚刚买的这台40英寸的电视,花了217美元。我很确信,明天或者后天,它的价格就会涨到400美元,最后可能要到800美元”。
美国百姓抱怨道:“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中国制造’。现在特朗普发起中美贸易战,最终都由我们这些底层人买单。”
当然,买单的除了老百姓,还有美国企业。
“美国进口商承担了90%以上的对华加征关税成本,导致进口中国商品的成本增加18.5%。”穆迪公司的报告称,苹果、耐克等依赖中国供应链的企业面临两难选择:要么涨价,要么牺牲利润。
通用、福特等美国车企,也面临着相同的局面。
中国零部件占美国汽车供应链的15%,关税推高新车价格8%以上,二手车市场也因需求转移涨价。
美国中小制造商(如家具、五金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
它们依赖中国的供应链、零部件,而特朗普把对华关税涨到了54%,意味着它们的生产成本将大幅增加。
现在,已经有很多中小企业通过“借贷囤货”尽可能多地堆积些原材料。
其实,苹果、耐克这样的公司是“两头为难”。
一方面,从中国进口零部件价格飙升,成本无限增加;另一方面,中国反制以后,它们对华出口商品的价格也会提高,价格高了客户自然就少了。
在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美国企业要么转型,要么倒闭。
倒闭的多了,失业率也就高了。
失业率高的同时,物价还涨了。
所以,美国民众肯定不会由着特朗普胡作非为。
至于中国,早已做好了相应的对策,绝不会出现美国那种尴尬的境遇。
中国通过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扩大对东盟出口(2025年一季度对东盟出口增长12%)。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非常牢靠,一是地缘,二是互补,三是美国。
特朗普向东南亚国家下重手,10个东盟成员国中,有6国的“对等关税”在30%以上,其中柬埔寨49%、老挝48%、越南46%、缅甸44%、泰国36%、印度尼西亚32%。
除了能跟东盟合作,我们还可以选择墨西哥。
墨西哥虽然是美国的邻国,但特朗普丝毫不给面子,不仅关税重,还借着美墨边境,挑起纷争。
新加坡《联合早报》分析:“如果美国不停止现在的关税政策,不止东盟和墨西哥会转向中国,就连欧洲国家、日本和韩国等美国盟友也会更愿意与中国改善关系。”
此外,大部分国家都开始反制美国关税,也就是说,美国将自绝于世界贸易体系之外。
《联合早报》断言:“随着中国同美国之外的国家不断加强贸易往来,全球各个区域组织增进内部经贸联系,不排除未来可能出现一个美国退居二线的贸易全球化局面。”
所以,不管中美贸易战如何恶化,“天塌不下来”,中国一定会笑到最后。
正如72年前的1953年2月7日,毛主席在全国政协会议上的霸气发言:“美国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做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我们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参考文献:
中国坚决反制美滥施关税: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新华网
人民日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天塌不下来
特朗普:愿意与中国打交道,但关税战将持续到“贸易逆差清零”为止 观察者网
美媒发愁:中国经济已有足够韧性应对关税冲击,美国人会承受更大痛苦 观察者网
来源:烟寒若雨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