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复盘是对时光的一份交代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3 17:36 2

摘要:生活里,雨丝飘了一整天,我和媳妇揣着雨伞出门,沿着建设路、大庆西路、朝阳路、立业路、长虹路慢慢走。雨幕中的街道多了份静谧,脚下的步子也没停歇,到家时看步数,刚好13297步,算是给身体的一场温和锻炼。

23点18分,白日的忙碌渐归平静,简单记下今日的42件事,亦是对时光的一份交代。

学习上,在《学习强国》平台完成视听学习,其中《教你6个养气血的方法》等13篇内容,既是知识积累,也为生活添了份养生小常识。

生活里,雨丝飘了一整天,我和媳妇揣着雨伞出门,沿着建设路、大庆西路、朝阳路、立业路、长虹路慢慢走。雨幕中的街道多了份静谧,脚下的步子也没停歇,到家时看步数,刚好13297步,算是给身体的一场温和锻炼。

创作上,今日也没闲着。先是写了1篇图文日记,记录日常点滴;接着以“伍歌心语”为署名,完成5篇内容,分别发布在微头条和头条文章,把心里的想法变成了可留存的文字。

复盘全天,有学习的沉淀、陪伴的温暖,也有创作的坚持。时针继续向前,今日的充实,便是明日的底气。

第一篇:推荐6个养气血的方法(2025-09-12 10:37·头条新锐创作者)

早上,我在读书中发现6个养气血的方法,特推荐给和我一样退休的老友们:

一是揉腹。每天早上醒来或晚上睡前,平躺在床上,双手交叠放在肚脐上,顺时针慢慢揉5-10分钟,力度别太大,就像给肚子“做按摩”。我坚持了半个月,吃饭也香了,脾胃舒服了,气血生成也有劲儿。

二是拍“八虚” ,傍晚散步时,我都会停下来拍一拍,每处拍30下左右,力度以自己舒服为准,拍的时候能感觉到微微发热,像把身体里的“闷气压”排出去了,拍完浑身都轻松。

三是单腿站立。每晚看新闻时,我就单腿站一会儿,刚开始站10秒就晃,现在能站稳30秒,两只腿交替来。不仅腿脚更稳当,连以前偶尔头晕的情况都少了,气血通了,脑袋也清亮。

四是瑜伽、太极、八段锦。我每天早上在小区练20分钟后,浑身暖暖的,气血像被“调和”过一样,顺畅又舒服,比闷在家里强多了。

五是搓手心脚心。我晚上看电视时,就会搓手心,搓到发热了再搓脚心,每处搓100下,搓完脚暖暖的,睡觉也能睡得更沉。现在降温天,我的手脚也很少像以前那样冰凉了。

六是睡前静坐。每天睡前我都会坐在床边,闭上眼睛,什么也不想,安安静静地坐10分钟,呼吸慢慢放平缓。这样一来,入睡也快了,睡眠好了,气血才能在夜里好好“休养”。

第二篇:虽然写头条不讨好,但我还是想坚持做自己(2025-09-12 13:03·头条新锐创作者)

退休快半年了,我坚持写微头条,也坚持和条友们互动,可就是有一种写头条不讨好的效果。

我每天坚持阅读“苏老三”的文章,浏览“杯水明月”的微头条,翻看“老于做自媒体”的感悟,看时很羡慕他(她)们写的那么好,流量那么大,收益那么高。可看后又觉得写不出他(她)们那样的风格。

于是我给自己定了计划,还是做好自己。
早上坚持登陆学习强国,学完以后写一篇”早上我在读书中发现……”

上午浏览头条文章,然后写一篇“上午我在头条上互动……

中午吃饭后,我就写“中午我在美食桌品尝……

下午我户外锻炼回来后,写一篇“在走路时遇见……

晚上回顾一天的经历,完成一篇总结式的“晚上我在日记里记录……”

一天天过去了,虽然和当初写微头条的计划甚远,特别是在创作收益上差距更大,但我还是想走自己的路。即使和创作微头条不合拍不对照,甚至每天的创作零收入,我也不想改变我自己。不要有什么思想压力,更不要有束缚的行为。我要当一个充实愉快的老人,过好自由自在的晚年生活。

第三篇:打开头条看流量,看收益(2025-09-12 13:51·头条新锐创作者)

午饭时,虽然知道微头条创作收益发布时间改在了下午或晚上,但我还是习惯性的打开头条看流量,看收益。

不过,今天的饭桌上真给了我一个最大的惊喜。惊喜的我兴奋的把米饭喷在了桌面上的。老婆很生气的说,你高兴个啥?桌子上的菜咋吃啊?全是你的唾沫星子?

我说,我中大奖了,头条发来的信息,说我中了66元的限时发文分成翻倍奖。

老婆看到这个信息后怨气顿消,说:“这下你可高兴了,懈气的劲头这下可要消除了。摸准了门道,好好写”。

老婆知道我喜欢写头条,每天看到我累的够呛,还唉声叹气,心疼的劝我别写了,咱家也不缺这三瓜两枣的钱。还说退休前是挣钱养命,退休后是养命挣钱。把身体养足了,咱俩的退休金足足能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老婆的变化真大。头条创作收益少,她劝你止笔不写了,影响身体,看到有收益了,他给你打气鼓劲。

不过,今天真是特别的兴奋,饭口大开,饭量猛增。我要大吃大喝,攒足劲,继续挑战微头条。在限时发文分成翻倍上再来个更大的惊喜和收益。

中午,真是来劲了,一下子把桌面上的龙虾、米粉蒸肉吃个净光。看样子是准备大干一场了。

第四篇:童车里坐着两岁的小孩(2025-09-12 14:58·头条新锐创作者)

今天上午天还下着蒙蒙小雨,我下楼准备到超市买菜,看到一个老大爷从门外推着小辆小童车不紧不忙的走进来,细细一看,童车里还坐着看样子有两岁的小孩子。

我心疼的说:“下雨了,也没给孩子遮个雨伞啥的,这么凉快的天,不怕孩子感冒生病呀”。

老大爷说:“农村的娃子没这么金贵。这样淋点雨还泼实些,不会得病”。

原来这祖孙俩是从农村里搬进小区来的一户人家。回到家,我把这事告诉了老婆。

老婆却说,这有啥大惊小怪的。农村人都是这么养大孩子的,这叫散养。从小孩生下来后就穿的单薄,不到两三个月就放在地上爬来爬去。不过,你说也怪,这样的孩子好像从小就经受过这样风吹雨淋的考验,很少得病。

老婆的话也让我想起刚上班时,看到同事的妈妈也是这样带孩子。同事还当成经验传授给我,他家的孩子从来没得过病,就是一时伤心感冒了,喝点药很快就好了。

想想我家的孩子,从小捂的严严实实,风吹不到,雨淋不了。可就是容易得病。每次到医院检查不是支气管炎,就是肺炎,搞得全家人惊慌失措。

来源:伍歌心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