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点亮城市之光 文化赋能夜景之美——石家庄第二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弘毅11班开展城市夜景照明社会实践活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7 19:23 1

摘要:4月6日傍晚,石家庄市城市照明管护中心迎来了一批充满好奇的少年。石家庄第二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弘毅11班的同学们在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我爱石家庄”社会实践活动,以“石家庄市夜景景观现状及发展”为主题,深入探索城市照明的科技内涵与文化魅力。

4月6日傍晚,石家庄市城市照明管护中心迎来了一批充满好奇的少年。石家庄第二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弘毅11班的同学们在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我爱石家庄”社会实践活动,以“石家庄市夜景景观现状及发展”为主题,深入探索城市照明的科技内涵与文化魅力。

智慧照明:科技让城市“夜”放光彩

傍晚18时,同学们整齐列队进入管护中心6楼监控大厅。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市路灯和景观照明的运行数据。“我们的系统具备智能化、智慧化、可视化三大超能力!”讲解员话音刚落,同学们便发出阵阵惊叹。在互动环节中,一道“若没有阳光,路灯如何工作”的提问引发热议。刘程铭同学迅速举手:“经纬度设定时间开关!”他说道,石家庄的路灯采用光控与经纬度闭锁技术,即使连续阴雨也能精准启闭。

灯光秀的传输原理同样令同学们着迷。当讲解员提问“灯光秀画面如何同步到不同楼宇”时,多数同学选择了“卫星传输”这一浪漫答案,而正确答案“服务器专网下发”则揭示了背后的硬核科技。监控中心24小时值守的“城市守夜人”故事,更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服务市民,奉献光明”的宗旨。

文化之光:一盏灯照亮一座城的记忆

“1907年,石家庄第一盏白炽路灯在这里点亮。”历史年轮在灯光中流转。讲解员通过对比老照片与现夜景,展示了正太里街区如何用光影复刻老石家庄的市井烟火,新客站怎样以“赵州桥”元素书写现代版“鹊华秋色图”。同学在谈感想环节动情地说:“电视塔的节日灯光秀像城市的表情包,元宵的红色、中秋的月色,都是石家庄人共同的记忆密码。”

活动中,一个细节尤为动人。当屏幕播放中山路商业区灯光带动夜经济的画面时,学生们自发讨论起“灯光与幸福感”的关系。“我妈妈常带我去灯光夜市,那里有热腾腾的板面!”张洛嘉同学的话引得大家会心一笑。

少年建言:做城市未来的“追光者”

在总结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提出“金点子”。班主任刘亮老师表示,这些思考将被整理成册提交管护中心,“孩子们的视角往往能给专业领域带来惊喜”。暮色渐深,华灯初上,返程途中,同学们频频回望璀璨楼宇。这一刻,科技与人文交织的光辉,已悄然照进少年心中。

石家庄市城市照明管护中心负责人对此次活动高度评价:“少年智则城市智!弘毅11班同学们展现的求知精神,正是我们持续的创新动力!”据悉,此次活动是石家庄第二外国语学校“我爱石家庄”社会实践推进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让学生通过调查、访谈、研究的形式“了解石家庄、热爱石家庄、建设石家庄”,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与社会责任感。

来源:石家庄广电民生关注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