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对等关税”政策,瞬间引爆全球市场。在美股持续暴跌后,A股也没能顶住,创业板指收跌12.5%列历史单日跌幅前十。创指数发布以来(2010/06/01)单日下跌最高记录!
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对等关税”政策,瞬间引爆全球市场。在美股持续暴跌后,A股也没能顶住,创业板指收跌12.5%列历史单日跌幅前十。创指数发布以来(2010/06/01)单日下跌最高记录!
DeepSeek总结道:历史经验表明(参考2008年、2015年、2020年),极端恐慌往往孕育重大机会。当前A股风险溢价(ERP)达6.8%,接近历史极值水平,中长期配置价值显著。投资者需在控制短期波动风险的同时,保持对优质资产的战略定力,静待情绪修复与政策共振带来的修复窗口。以下是DeepSeek观点:
面对全球金融市场暴跌及A股、港股创纪录下跌的极端行情,投资者需冷静分析市场逻辑,采取科学应对策略:
一、市场暴跌核心原因
贸易战升级冲击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全球商品加征10%基础关税,部分经济体税率更高(如中方对美加征34%),远超市场预期。此举直接威胁全球供应链稳定性,高盛测算可能导致全球GDP增速下降0.8-1.5个百分点。
流动性危机与政策博弈美联储降息预期摇摆(市场押注年内降息5次但官方态度模糊),叠加程序化交易引发的“恐慌螺旋”(韩国暂停程序化交易、台湾股市熔断),导致市场流动性短期枯竭。
企业基本面冲击苹果、特斯拉等跨国企业供应链受损,半导体设备、消费电子等出口依赖型行业面临订单缩减风险,业绩下修压力骤增。
二、A股市场的矛盾与韧性
政策托底信号明确中央汇金单日增持宽基ETF超270亿元,释放“真金白银”护盘决心。历史上汇金增持后3个月内指数平均反弹12%,政策底已现。
结构性机会显现农业(秋乐种业、北大荒)、血制品(卫光生物)、内需消费(白酒、医药)等板块逆势上涨,显示资金避险逻辑。种业振兴政策与粮食安全战略持续强化,相关标的抗周期属性凸显。
估值优势与外资动态上证指数市盈率14倍处于历史10%分位,沪深300股息率3.2%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仅78亿元(远低于2020年3月312亿元峰值),部分外资开始左侧布局。
三、投资者应对策略短期(1-3个月)
仓位管理:保留30%以上现金,避免杠杆操作。若持仓个股跌破止损线(建议设8%-10%),需严格执行纪律。
避险配置:增配国债逆回购(年化收益2.8%-3.2%)、黄金ETF(关注COMEX黄金3000美元/盎司支撑位),降低组合波动。
事件驱动:紧盯4月下旬政治局会议(稳增长政策窗口期)、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商务部称已储备反制工具)。
中期(3-6个月)
行业选择:
防御板块:食品饮料(PE 25倍)、医药(CXO龙头PEG
政策主线:国产替代(半导体设备、工业母机)、新质生产力(AI算力、低空经济)。
定投策略:以每月可投资资金20%定投科创50ETF(当前点位较2021年高点回撤62%)、恒生科技ETF(PS估值0.8倍)。
长期(1年以上)
核心资产:聚焦ROE>15%、现金流稳定的龙头(如宁德时代、药明康德),利用市场错杀机会逐步建仓。
全球化对冲:通过QDII配置越南市场(胡志明指数PE 10倍)、印度消费ETF,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四、风险警示
贸易战升级:若中美关税范围扩大至新能源、生物医药领域,需警惕相关板块补跌。
汇率波动:离岸人民币若跌破7.5关口,外资流出压力可能加剧。
业绩雷区:规避出口占比超30%、美元负债高的企业(如消费电子代工、航运)。
同义千问提出:面对市场的剧烈波动,投资者应保持冷静,理性分析,通过分散配置、关注优质资产和政策导向,以及适时调整仓位,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同时,长期视角下的战略布局也是关键。以下是通义千问主要观点:
1. 保持冷静,避免盲目操作
不要恐慌性抛售:市场在短期内出现剧烈波动时,往往伴随着大量恐慌性抛售。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应保持冷静,避免因情绪驱动而做出冲动决策。
理性观望:公募机构建议“多谋而寡动”,避免盲目抄底,关注政策动向。
2. 分散配置,降低风险
分散投资:不要将所有资金集中在单一市场或资产上,分散投资可以有效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
增加避险资产配置:增配黄金、国债等避险资产,以抵御市场的不确定性。同时,可以考虑配置一些低估值的防御性板块,如农业、医药、食品饮料等。
3. 关注优质资产
持有优质资产: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优质资产的估值仍处于历史洼地区域,下跌空间有限。长期来看,优质资产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寻找结构性机会:科技与消费仍然是主线,关注AI、能源转型等产业趋势。国产替代、稀土、半导体等自主可控概念也值得关注。
4. 关注政策导向
紧跟政策动向:政府和央行可能会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相关政策的变化,把握政策扶持的主线。
关注反制措施:中国已储备充足的反制工具,稳增长政策或加速落地,A股估值优势可能吸引避险资金。
5. 适时调整仓位
适当减仓:如果担心短期市场的大幅波动,可以适当减仓,保留一定的现金仓位,以便在市场企稳后重新布局。
逐步加仓:对于优质的、被错杀的资产,可以在市场企稳后逐步加仓,逢低买入。
6. 长期视角
长期布局:尽管短期内市场可能出现较大波动,但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政策的稳定性为市场提供了支撑。投资者应保持信心,耐心等待市场企稳回升。
关注产业升级:中国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举措,将为A股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7. 警惕高风险资产
规避高杠杆个股:出口依赖型行业(如消费电子、纺织)面临业绩下修压力,需规避高杠杆个股。
警惕高溢价QDII:美股相关ETF溢价收窄,油气等品种补跌风险仍存。
8. 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跟踪全球经济数据:关注美国GDP预测、美联储降息预期等重要经济数据和政策动向。
留意地缘政治变化: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情况对市场有重大影响,投资者应持续关注相关进展。
豆包则同样给出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策略:
在全球金融市场遭遇像2025年4月7日“黑色星期一”这样的情况时,投资者可以考虑以下应对方法:
一、短期策略
保持冷静,避免盲目操作
在市场大幅下跌、恐慌情绪弥漫时,投资者很容易跟风抛售或盲目抄底。但历史经验表明,这种情绪化操作往往会导致损失。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引发的市场暴跌中,那些盲目跟风的投资者很多都未能在市场后续反弹中获利。所以,投资者应保持冷静,理性分析市场情况。
现金管理与风险控制
保留现金仓位:考虑保留30%以上的现金仓位。在市场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现金是最具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资产。有足够的现金可以让投资者在市场进一步下跌时有资金抄底,或者在有更好的投资机会出现时能够及时参与。
控制杠杆:如果投资者使用了杠杆(如融资融券等),应密切关注保证金比例,避免因市场过度下跌导致爆仓。在这种市场大幅下跌的情况下,杠杆会成倍放大风险,很多投资者就是因为高杠杆在市场暴跌时血本无归。
关注政策动向
各国政府政策:各国政府和央行在市场暴跌时往往会出台一些政策来稳定市场。例如,中央汇金公司在此次A股暴跌时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这一举措表明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支持态度。投资者可以关注类似的政策信号,跟随政策导向进行投资决策。
行业政策:关注行业相关政策,如贸易政策、产业扶持政策等。例如,在贸易战背景下,中国可能会出台一些扶持内需、国产替代产业(如半导体、稀土等)的政策,相关行业可能会有投资机会。
二、中期策略
资产配置调整
分散投资
跨资产类别分散:不要将所有资金集中在股票上,可以适当配置债券、黄金等避险资产。债券在市场动荡时通常具有稳定的收益特性,能够起到平衡投资组合风险的作用;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在市场恐慌时往往会受到资金追捧。例如,当股票市场大幅下跌时,黄金价格可能会上涨,从而抵消股票投资的部分损失。
跨市场分散:除了A股和港股,还可以关注其他国际市场,如美国市场、欧洲市场等。不同市场在经济周期、行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分散投资可以降低单一市场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不过,在当前全球市场联动性较强的情况下,跨市场投资也需要谨慎评估风险。
跨行业分散:在股票投资中,避免集中投资于某一个行业。在“黑色星期一”中,出口依赖型行业(如消费电子、纺织等)受到的冲击较大,而内需消费(如食品饮料、医药等)、农业、血制品等行业表现出一定的抗跌性或者逆市上涨。投资者可以根据行业的不同特性,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股票投资组合。
关注估值合理的优质资产
优质股票:尽管市场整体下跌,但优质股票的长期价值依然存在。例如一些具有强大品牌、稳定现金流、优秀管理团队的公司,它们在市场恢复时往往能够率先反弹。可以从行业龙头、业绩稳定增长的公司中寻找投资机会。像在A股市场中,部分农业股(如北大荒、秋乐种业等)在此次暴跌中逆市涨停,可能是因为其具有内需防御属性,受到资金青睐。
宽基ETF:宽基ETF可以分散投资于多个股票,能够较好地反映市场整体走势。在市场暴跌时,宽基ETF的价格也会大幅下降,可能会出现被低估的情况。而且,像沪深300ETF等宽基ETF在市场恐慌时往往会有资金流入,成为资金的“避风港”,投资者可以关注其投资机会。
行业选择与布局
内需驱动型行业
半导体行业:在贸易战背景下,中国对半导体的国产替代需求迫切。虽然半导体主力资金在此次暴跌中有较大净流出,但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力度,国产半导体企业有望在技术研发、市场份额等方面取得进展。
稀土行业:中国是稀土资源大国,在贸易摩擦中,稀土可以作为反制手段。稀土行业在政策支持、资源优势等因素下,可能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消费行业:食品饮料、医药等消费板块具有较强的内需属性,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外部冲击较大时,这些行业的需求相对稳定。例如,人们对药品的需求不会因为贸易战或者市场暴跌而大幅减少,食品饮料也是日常生活必需的。这些行业的公司在市场波动中可能具有更好的防御性。
农业板块:农业在此次市场暴跌中表现出一定的韧性,部分农业股涨停。农业的需求相对刚性,而且在贸易战等情况下,农业的战略重要性更加凸显。投资者可以关注种业、谷物等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
国产替代相关行业
半导体行业:在贸易战背景下,中国对半导体的国产替代需求迫切。虽然半导体主力资金在此次暴跌中有较大净流出,但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力度,国产半导体企业有望在技术研发、市场份额等方面取得进展。
稀土行业:中国是稀土资源大国,在贸易摩擦中,稀土可以作为反制手段。稀土行业在政策支持、资源优势等因素下,可能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三、长期策略
关注长期趋势与新兴产业
科技发展趋势:如AI、新能源等领域仍然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尽管在市场暴跌时这些板块的股票也会受到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它们有望受益于技术创新带来的产业变革。例如,AI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不断拓展,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相关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长期投入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回报。
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中国正在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这将为A股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投资者可以关注那些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如高端制造、新材料等,这些产业在长期可能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价值投资理念
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寻找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资产。不要被短期的市场波动所左右,而是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如盈利能力、成长潜力、竞争优势等。例如巴菲特在1987年“黑色星期一”时逆市买入可口可乐等消费龙头,就是基于对这些企业长期价值的判断。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那些具有稳定盈利、良好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进行长期投资,是应对市场波动的有效方法。
风险提示:AI内容仅作为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实际投资建议。股票市场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股价的波动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行业竞争、公司业绩、政策法规等。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谨慎对待,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建议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