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安阳和所辖5个县市,都改回古代的名字,谁的名字最动听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5 14:56 2

摘要:安阳是河南省内三个县市同名的地市,共有四个市辖区(文峰、北关、殷都、龙安),由南向北将安阳县分割为东、西两块,历史上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同为一体,1949年2月安阳开启县市分治。

如果把河南的安阳市区,和下辖的4个县,代管的1个县级市,都改回古代的名字,谁的名字最动听,谁的名字最响亮呢?

【安阳市区、安阳县】

安阳是河南省内三个县市同名的地市,共有四个市辖区(文峰、北关、殷都、龙安),由南向北将安阳县分割为东、西两块,历史上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同为一体,1949年2月安阳开启县市分治。

1954年安阳县合并了市区东面精简后的邺县(不含邺镇,即邺城遗址),辖区呈环抱安阳市而建,后来随着北关区的设立,安阳县被完全分割,东西不能直接相连,除此之外,安阳县在林州境内还有一块飞地,即上寺坪村。但从安阳县市的建制变迁来看,他们应该同享一样的历史文化底蕴。

安阳处在太行山脚下以东的大平原地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定居,夏朝胤甲即位时,这里属于王畿范围,商王盘庚时将国都从“奄”(今山东省境内)迁到“北蒙”(今安阳市殷都区)并改称“殷”,从此结束了商朝频频迁都的怪圈,也因此被赋予了殷商的代称。

盘庚迁殷200多年后,帝辛(纣王)贪图享乐,在殷都以南的朝歌城(淇县境内),征调大量民力修建鹿台,加上四处征伐使得民怨沸腾,商朝最终被周武王率领的各路诸侯联军所灭,纣王也自焚于鹿台之上,随着商朝的灭亡,盛极一时的殷都,也逐渐沦为殷墟,纳入卫国的版图。

春秋时期晋国在与卫国争夺安阳的征伐中获胜,将其定名为“东阳”,战国时期为魏国所继承,改作宁新中邑,秦昭襄王时(前257年)从魏国手中夺去该地,取安宁之意,加上处在淇河以北的缘故,定名“安阳”。

秦朝时置安阳县属邯郸郡,西汉时安阳县被一分为三,即荡阴县、内黄县和邺县,曹魏时在邺县营建邺城作为国都,西晋时复置安阳县,后赵、前燕均定都邺城,安阳县成为屏障,北魏时安阳县再次被废并入荡阴,东魏迁都邺城后,安阳随荡阴一同并入邺城,北齐时沿用。北齐在被北周所灭后不久,辉煌无比的邺城被后来篡国的杨坚下令焚毁,治所从邺城搬迁安阳县城,至此安阳县城成为这里的中心。

唐朝时安阳县城成为相州州治,后晋时为彰德军治所,北宋时相州、彰德军同治一城,金朝时相州升格为彰德府,元明清时期安阳县一直是彰德府(路)的附郭。如果改回古代的名字,安阳就叫“殷商”。

林州位于安阳的最西端、太行山东麓,处在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是安阳市代管的县级市,是红旗渠的所在地,有太行大峡谷的奇观。

早在战国时期,韩国继承了晋国对这里的统治,设立临虑邑,此后辗转魏、赵、秦三国,西汉时以西邻隆虑山取名置“隆虑县”,东汉时因避殇帝刘隆讳,改名林虑县属魏郡,北魏时改置为林虑郡,隋朝时复为县制,金朝时升格为林州,明初降格为林县属彰德府。解放后属安阳专区,1983年属安阳市,1994年成为县级市。如果改回古代的名字,林州就叫“临虑”。

滑县位于安阳市的东南端,为鹤壁、新乡、濮阳三市环抱,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有“豫北粮仓”之称。

滑县在先秦时期是有滑氏定居地,后来在此修筑了滑台,此后演化为卫国的曹邑,秦汉时期置白马县属东郡管辖,是白马津渡口所在,魏晋南北朝时成为军事重镇,南燕慕容德曾在此定都,隋朝时改建为滑县,明初滑县升格为滑州并吸纳了白马县,不过仅存在了7年便复为滑县,清朝时属卫辉府。解放后先后隶属濮阳专区、安阳专区,1986年属安阳市。如果改回古代的名字,滑县就叫“滑台”。

内黄县位于安阳市的东部,卫河穿梭于此,与邯郸、濮阳相邻。因处在黄河故道以北而得名,黄河以南为外,黄河以北为内,故名内黄。

三皇五帝时内黄境内先后被颛顼、帝喾二帝和商太戊选定为都城,春秋时期时置有黄城,秦朝时为顿丘县治,西汉初年增置内黄县属魏郡,同时期繁阳县治也在境内,此后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受制黄河泛滥、战火洗礼,内黄及其周边县份几度存废搬迁,到唐肃宗时境内形成了以内黄为主体的县份,金元时期内黄县改属滑州,明初属大名府,清雍正年间为了便于疏通卫河漕运,改属彰德府。如果改回古代的名字,内黄就叫“黄城”。

汤阴县

汤阴位于安阳市区东南,卫河擦境而过,辖区轮廓呈平行四边形铺展开来,这里不仅是“武圣”岳飞的故里,还有许多古典诗词歌赋均出自于此,是被联合国命名的千年古县。

汤阴境内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水井所在地,是新石器时代的一块热土,战国时期因处在荡水之南得名荡阴,西汉初年始置荡阴县属河内郡,西晋时属汲郡,东魏时荡阴被裁撤并入魏德县,隋朝时在县西南30里(今鹤壁市故县村)改置荡源县,唐初在荡阴古城置汤源县,后改为汤阴县属相州,元明清时期属彰德府(路)。如果改回古代的名字,汤阴就叫“荡阴”。

汤阴这块热土历来不乏忠贞爱国志士,先是西晋时为惠帝挡剑而亡的嵇绍,后有岳飞的精忠报国,都为这座古县增添了英雄气概!

来源:史话古今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