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4日上午,由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办、宝华书画院协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提供学术支持的“大道传薪——书法与绘画的渊源、传承、流变与发展”专题讲座暨张泽石导师作品分享会在云南昆明宝华书画院隆重举行。
2025年4月4日上午,由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办、宝华书画院协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提供学术支持的“大道传薪——书法与绘画的渊源、传承、流变与发展”专题讲座暨张泽石导师作品分享会在云南昆明宝华书画院隆重举行。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省文联名誉主席梁公卿,云南省武警总队原政委、云南长城书画院院长王永银,云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吕云芳,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副总经济师于滨,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杜建民,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包朝阳,云南大学教授赵浩如,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祥和,云南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赵月秋,云南印社党支部书记、副社长谢国铭等领导出席活动。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省文联名誉主席梁公卿宣布活动开幕
活动现场
活动包含开幕仪式、学术讲座、作品分享及教学集训等环节,吸引了众多云南书画界名家、艺术爱好者及高校师生参与。
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杜建民致辞
开幕式上,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杜建民强调:“艺术的传承,需要‘以心予心’的精神承续。张泽石老师‘深耕传统、化古出新’的艺术实践,既是对传统写意正脉的致敬,更是对时代创新的叩问。”
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包朝阳致辞
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包朝阳表示,张泽石先生的笔下花鸟既得缶翁之苍浑、白石之天真,又融当代生活之气象,正是"师古而不泥古"的典范,为传统艺术注入了时代活力。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副总经济师于滨致辞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副总经济师于滨在致辞中说,“张泽石老师数十年来深耕于中国画领域,承袭吴昌硕、齐白石一脉,以其深厚的传统底蕴和创新的艺术表达扎根传统又化古出新,在水墨氤氲间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纯正文人画精髓的传承和发扬。其作品体现出的艺术理念、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不仅给观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同时也给其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给养,夯实了学生们的艺术根基,展现出了新时代下笔墨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学生代表李君致辞
学生代表李君在致辞时表示,大写意花鸟自“青藤白阳”开宗立派,经八大缶翁踵事增华。以羊毫摄天地真魂,借水墨铸丹青气骨。泽石先生承先贤薪火,深谙"书画同源、笔墨一画、道法自然"之道。此次活动,泽石先生百幅佳作陈列,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中华文脉传承的当代表达。
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花鸟画创作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张泽石致辞
张泽石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花鸟画创作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大写意绘画研究与教学工作,始终坚守传承中华传统文脉、金石书画一体,弘扬大写意精神。
作品分享会现场
作品分享会现场
在作品分享会环节,张泽石近年创作的60余幅绘画精品集中亮相,涵盖花鸟、山水等题材,这些作品承袭吴齐法脉“重笔墨、尚气韵”的写意理念,以“金石篆籀”书法入画、苍润朴拙、浑厚大气、水墨淋漓,既有古意盎然的传统题材,亦有化古出新的当代表达,展现了传统大写意绘画的生机与活力。
作品分享会现场
作品分享会现场
作品分享会现场
讲座中,张泽石以“书法与绘画的渊源、传承、流变与发展”为主线,系统梳理了书法与绘画的相互影响,提出重拾、重视“书画一体论”;再从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等名家的笔墨流变,总结中国绘画的发展文脉;并结合自身实践提出“深耕传统、化古为新”的理念。他强调,大写意的生命力在于“与古为途,与古维新”,唯有扎根传统、关照时代,方能开创新境。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现场示范演示
现场示范演示
讲座后,将开展为期5天的张泽石写意绘画教学集训。本次集训将通过口传手授的教学模式,为现场30余位学员“讲述、示范大写意的技法程式、笔墨心法与人文精神”,推动大写意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教学集训现场
教学集训现场
教学集训现场
作为当代中国画大写意领域的代表性画家,张泽石的艺术之路印证了“守正者稳,创新者远”的哲学思想。本次活动通过学术研讨、作品展示与互动交流,为云南书画界搭建了高水准对话平台,进一步推动了传统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谈闻信息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