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海】抗精神病药科普 | 艾司唑仑:失眠与焦虑的“双刃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7 18:00 3

摘要:精神科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用药经验,我将会对临床常用的精神科药物进行总结梳理,为大家一一科普,帮助大家了解更多用药知识!

精神科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用药经验,我将会对临床常用的精神科药物进行总结梳理,为大家一一科普,帮助大家了解更多用药知识!

今天我们就先来聊聊艾司唑仑!

01、药物简介

艾司唑仑是一种短效苯二氮䓬类药物(BZDs),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通过增强脑内GABA(γ-氨基丁酸)的抑制作用,降低神经元兴奋性,发挥镇静、催眠、抗焦虑和肌肉松弛作用。

【核心特点】起效快(15-30分钟)、半衰期中等(10-24小时),适用于短期治疗失眠和焦虑症状。

注意:长期使用易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需严格遵循“短期、小剂量”原则。

02、适应症

【1】短期(2-4周)治疗严重失眠(如入睡困难、频繁觉醒)。

【2】焦虑症急性发作的辅助治疗。

03、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嗜睡、头晕、乏力(发生率约20%)、记忆减退(短期)、注意力下降。消化系统:口干、便秘。肌肉系统:肌无力、跌倒风险增加(老年人常见)。矛盾反应(罕见):兴奋、攻击性行为(儿童/老年人需警惕)。

【2】严重不良反应

呼吸抑制:大剂量或联用阿片类药物时风险极高,可能致命。依赖性/戒断反应:长期使用后突然停药可引发震颤、抽搐、谵妄。肝功能损伤:罕见,但长期用药需监测转氨酶。

【1】禁忌联用药物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显著增加呼吸抑制风险。酒精:协同抑制中枢,导致昏迷或死亡。

【2】需谨慎联用的药物

CYP3A4强抑制剂(如酮康唑、葡萄柚汁):升高艾司唑仑血药浓度。CYP3A4诱导剂(如利福平、圣约翰草):降低疗效。含酒精的中药制剂(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与艾司唑仑协同抑制中枢,需绝对避免。05、注意事项

【1】禁忌人群

重症肌无力、严重呼吸功能不全(如COPD、睡眠呼吸暂停)。妊娠期(尤其是孕晚期,可能致胎儿呼吸抑制)。

【2】特殊人群

哺乳期:药物可进入乳汁,导致婴儿嗜睡,建议停药或人工喂养。儿童:18岁以下安全性未证实,仅限癫痫等特殊疾病。

【3】长期风险:认知功能下降(如记忆力、执行力),依赖性风险随用药时间递增。

【总结与建议】

【1】优势:快速缓解失眠和急性焦虑,短期安全性较高。

【2】风险性:依赖性和耐受性在连续使用2-4周后显著增加,需严格限制疗程。

【3】患者须知

避免自行增加剂量,停药时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如每周减25%)。服药期间禁止驾驶、高空作业或操作精密仪器。优先尝试非药物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CBT-I治疗失眠)。

注*温馨提示:苯二氮䓬类药物是“应急工具”而非长期解决方案!若失眠或焦虑持续超过1个月,请及时转诊至精神科或睡眠医学专科,排查潜在病因(如抑郁症、甲状腺功能异常),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精神科临床工作30余年,精神科临床工作30余年,始终秉承“中西双结合,身心两手抓”的综合干预理念,西医帮助大家快速控制症状,回归正常生活状态;中医侧重于于整体调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会持续给大家科普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更多患者及家属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精神科#

来源:北京精神科赵振海博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