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爆单难掩焦虑!TCL的AI革命,到底行不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7 17:59 1

摘要:财报数据显示,TCL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25.7%至993.2亿港元;毛利同比增长13.8%至155.5亿港元;公司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16.1亿港元,同比增长100.1%,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TCL电视全球出货量达2900万台,再创历

过去一年,国家补贴政策如同一剂强心针,既激活了家电消费市场,也助力众多家电企业业绩上扬,TCL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财报数据显示,TCL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25.7%至993.2亿港元;毛利同比增长13.8%至155.5亿港元;公司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16.1亿港元,同比增长100.1%,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TCL电视全球出货量达2900万台,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8%

作为拥有全球唯一的“面板-芯片-终端”全产业链的科技企业,TCL具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不过,在竞争的赛道上,海信、创维等国内品牌,海外的三星、索尼等同行的脚步从未停歇。

在智能家电与消费电子产业双重变革浪潮中,TCL的荣光背后,也面临挑战。

销量增速喜人

在2025年中国电视市场的开年竞速中,TCL以 40%的同比增速刷新行业纪录,单月百万台出货量更是将第二名远远甩在身后。

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在今年1-2月期间,TCL系品牌于中国电视市场表现卓越,出货量稳居行业榜首。TCL出货量同比呈现出近40%的强劲增长态势,这一显著增幅在同行业中亦独占鳌头。

具体到厂商,TCL、海信和创维三大传统主力品牌(含子品牌)1月合并出货量约为273万台,同比增长18.7%,合并市占率为61.8%。其中,TCL系以行业唯一的百万台以上出货量居当月第一,同比增幅约50%,涨幅也是行业第一。

这一现象级表现背后,是TCL构筑的三大战略壁垒。

一来,TCL在Mini LED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为其提供了发展契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可以进一步巩固其在中高端市场的地位。洛图科技数据表明,2024 年 Mini LED 电视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出货量同比增长 230%,而 TCL 凭借其先发优势,占据了全球 Mini LED 电视出货量的 35%。

二来,TCL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全球化布局,业务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随着全球市场的不断拓展,其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比如,在北美市场,TCL 通过收购美国老牌电视厂商 RCA,迅速打开了当地市场,市场份额从 2018 年的 8% 跃升至 2024 年的 22%,成功跻身当地市场前三。

三来,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TCL借助其在智能电视领域的技术积累,还与华为、小米等主流智能家居平台展开合作,打造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智能的使用体验,从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拓展,TCL 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家电市场的领先地位,引领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技术升级承压,AI缓行

TCL凭借过往的亮眼战绩,一度成为行业标杆,然而拨开其华丽的销量外衣,诸多棘手的难题已悄然浮现。

一方面,尽管TCL在 Mini LED 技术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其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却遭遇了瓶颈。

一是,Mini LED 技术的产业链尚不完善,原材料供应不稳定,进一步推高了生产成本;二是,Mini LED 电视较高的价格,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与传统 LED 电视相比,Mini LED 电视的价格普遍高出 30% - 50%,这使得其市场接受度远低于预期;三是,众多厂商纷纷加大研发投入,试图抢占Micro LED 这一未来显示技术的制高点,TCL地位将岌岌可危。

另一方面,TCL虽然在AI领域进行了大量布局,却未能打造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AI产品或服务。

从产品节奏以及多品类布局不难看出,All in AI是TCL当下最重要的战略之一。全球技术创新大会(TIC2024)上,TCL先后发布了AI智能操作系统、小T中控大模型等全场景AI应用,还展示了AI冰箱、AI空调、AI电视、学习机等数十款AI智能终端产品,反响平平。

与苹果、特斯拉、小米等行业巨头相比,TCL 对 AI 的理解和应用仍停留在初级阶段。苹果凭借 Siri,打造了高度集成的 AI 生态;特斯拉通过 AI 技术革新,实现了自动驾驶的跨越式发展;小米借助小爱同学,构建了庞大的智能家居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以AI技术驱动的产业升级浪潮,正在重构企业从产品研发到服务响应的全链条竞争力,这对TCL的响应速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其技术升级的压力也日益凸显。

据悉,TCL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多场景落地应用,2024年才创造经济效益超过5.4亿元。而其公司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近六年的总研发支出已超600亿元,累计申请专利11万余件,其中PCT专利数量达到1.8万件。

不可否认,TCL 曾凭借出色的市场表现和技术实力,在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如今,Mini LED 技术面临挑战、AI 战略成效甚微,这些问题如同紧箍咒一般,或将持续制约 TCL 的高速增长。

全球化挑战悄然浮现

在全球家电市场的竞技场上,TCL 一度凭借扎实的技术与庞大的产能,争得一席之地,但竞争局势瞬息万变,竞争压力如影随形。

在欧洲市场,三星和 LG 凭借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占据了高端电视市场的主导地位。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 年,三星在欧洲电视市场的占有率达到 30%,LG 紧随其后,占比 22%,而 TCL 的市场份额仅为 8%,与韩系双雄差距悬殊。

究其原因,三星和 LG 通过在欧洲各地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快速响应欧洲消费者的需求,TCL 的本土化运营能力则相对滞后,导致其产品难以精准契合当地市场需求。

在中东非市场,价格敏感度高的消费特征愈发凸显,这为以性价比著称的新兴品牌提供了发展空间。这些品牌借助线上渠道和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迅速打开市场,对 TCL 的市场份额构成了严重威胁。

而TCL 未能充分考虑中东非地区消费者对娱乐功能和外观设计的特殊需求,产品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进一步削弱了其在该地区的市场竞争力。在中东非市场,TCL和海信的市场份额分别从2018年的5.0%和10.0%,增长至2023年的7.3%和12.4%,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更大的挑战是,TCL在品牌年轻化、时尚化方面可能稍显不足,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近几年,小米、荣耀等新兴互联网品牌通过跨界合作、社交媒体营销等方式,成功塑造了年轻、时尚的品牌形象,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小米智能家电的品牌认知度达到 68%,荣耀为 52%,而 TCL 仅为 35%。

综上所述,当下的 TCL,正处于竞争的十字路口,若不能有效应对来自海外巨头和国内新兴品牌的双重挑战,实现市场拓展和品牌升级,很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边缘化。唯有打破思维定式,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力度,构建多元化的销售渠道,精准对接不同市场的消费需求,TCL 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

来源:野豹财经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