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3月的世界杯预选赛,对大洋洲来说简直就是个“双赢”的局面。新西兰在预选赛中五战全胜,进29球只丢1球,以绝对优势拿到了直接晋级世界杯的门票。而澳大利亚虽然从大洋洲“脱洋入亚”了,但也在C组拿了13分,排在第二位,很有希望继续代表亚洲打入世界杯。
扩军让“足球荒漠”机会更多
记者寒冰报道:今年3月的世界杯预选赛,对大洋洲来说简直就是个“双赢”的局面。新西兰在预选赛中五战全胜,进29球只丢1球,以绝对优势拿到了直接晋级世界杯的门票。而澳大利亚虽然从大洋洲“脱洋入亚”了,但也在C组拿了13分,排在第二位,很有希望继续代表亚洲打入世界杯。
不过,现在有球迷开始讨论,在48支球队参加世界杯的情况下,各大洲之间的名额分配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尤其是澳大利亚当初选择“脱洋入亚”,这个决定现在还合不合适?
2026年的世界杯要扩军到48支球队,初衷就是为了让更多足球欠发达地区也能参与进来。通过世界杯的奖金、转播权和赞助费,这些球队可以更好地推动本国或者本地区的足球发展。毕竟,之前的32支球队根本没能覆盖全世界所有地方的影响力。
就说2022年世界杯吧,参赛的32个国家加起来人口才16.31亿,只占全球人口不到五分之一呢。而且全球有1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结果只有4个进了世界杯。再看经济方面,这32个国家的GDP只占全球的57.8%,连一半都不到。全球GDP超过1万亿美元的20个国家里,也只有14个参加了世界杯。
所以,国际足联在48支球队的名额分配上,明显偏向足球欠发达地区。亚洲的人口最多,直接出线的名额增加了4个;非洲人口第二,也多拿了4个席位。除了欧洲以外,其他五大洲还能通过附加赛争夺剩下的2个名额。
卡塔尔世界杯观察:大洋洲真是赚翻了
不过就算是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再仔细看看亚洲和大洋洲的传统“亚太大区”,世界杯参赛名额的分配还是挺不均匀的。之前在大洋洲足联的时候,澳大利亚参加了11次世界杯预选赛,结果只有两次成功晋级。后来澳大利亚“脱离大洋洲加入亚洲”,这下子他们的出线压力小了很多。而且在世界杯扩军之后,新西兰这种人口才500万的小国,在大洋洲就几乎是稳拿世界杯入场券了。
在32支球队的那会儿,“澳大利亚转投亚洲”已经是老话题了,它对亚洲足球到底好还是不好,现在也没必要再去深究了。但是到了扩军到48支球队的时候,大洋洲现在总人口不到2500万,居然能直接拿到一个世界杯参赛名额!而全球除了东道主之外的77亿人,总共也就分到45个预选赛出线的名额。算下来平均1.82亿人才有一个名额,大洋洲的人口配额可是其他地区的7倍还多啊!大洋洲这波真的是赚翻了。
澳新踢亚洲究竟是一种优势还是一种耻辱?
其实啊,大洋洲能算个大洲级别的足球联盟,全靠澳大利亚撑着呢。澳大利亚加入亚洲之后,大洋洲剩下的那些国家,人口只占全世界的千分之三,经济总量也才占全球的百分之二点三,但还是能分到一个世界杯参赛名额。这跟别的大洲比起来,特别是跟亚洲比,就有点不太公平了。
就说新西兰吧,人口才500万,在全球人口里连一千四百分之一都不到,国际足联的世界排名也就排在90左右(之前世预赛的时候是92名,现在是86名)。世界杯扩军之后,新西兰居然也能拿到一个正赛名额。这也让亚洲足球圈开始重新思考,澳大利亚当初“脱离欧洲、加入亚洲”是不是真的合适。
一个名额引发的争议
就算回到大洋洲内部,世界杯资源分配也不公平,新西兰简直是一枝独秀。新西兰参加预选赛的时候,对手的世界排名大多在150名开外,最弱的萨摩亚更是排到了186名。跟大洋洲其他10支几乎都是业余球员的队伍比起来,新西兰是清一色的职业球员,这差距简直太大了,就像大人欺负小孩一样。可以说,大洋洲的这个世界杯名额,基本上就是给新西兰准备的。
本来竞技水平就高的欧洲和南美就不爽,觉得实力一般的亚洲占了8个直接晋级的名额。而现在新西兰呢,无论是足球实力还是人口经济,都不像是国际足联需要照顾的对象,凭什么能独享这个名额呢?作为大洋洲足联,虽然只有一个世界杯名额看起来少了点,但如果一直让新西兰这样碾压其他队伍,那可就违背了国际足联让更多人参与世界杯的初衷了。
当年澳大利亚为了避开欧洲和南美的强队,选择加入亚洲,用大洋洲的名额来争取更好的出线机会。现在大洋洲已经有了一个直接晋级的名额,怎么能让亚洲和大洋洲的名额分配更平衡呢?办法其实有不少。比如让澳大利亚重新加入大洋洲,或者干脆把亚洲和大洋洲合并成一个亚大区来竞争世界杯名额,这些方案都被提出来过。
来源:冀先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