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了马六甲咽喉”,重启克拉地峡运河项目,有了前期的迹象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7 16:30 1

摘要:就在佩通坦就任首相的前一周,中泰两国空军刚刚完成了代号“鹰击-2024”的联合训练。在为期19天的联合训练中,中方出动歼击机、歼轰机、直升机等多型装备与泰空军混合编组,圆满完成各项训练任务。

2024年9月6日,泰国第一位女总理英拉·西那瓦的侄女佩通坦,在曼谷宣誓就任泰国新一任首相。

就在佩通坦就任首相的前一周,中泰两国空军刚刚完成了代号“鹰击-2024”的联合训练。在为期19天的联合训练中,中方出动歼击机、歼轰机、直升机等多型装备与泰空军混合编组,圆满完成各项训练任务。

泰国国防部是这样评价这次联合训练的:这是中泰两国空军第七次联合训练,双方彼此信任、共同训练、相互学习,经受住了考验,拓展了能力素质,开创了两国空军友好合作、应对共同安全挑战的新局面。而泰国媒体更是认为,中泰联合军演意味着中泰两国将在佩通坦的任期内,广泛开展全面的合作。

与此同时,前泰国陆军总参谋长Pongthep Tesprateep将军,向泰国政府提交了一份建议:抓住“一带一路”的机会和亚投行提供的资金,尽快在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修建一条直接绕过马六甲,连接南海和印度洋、长达135公里的运河。

议案指出,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马六甲通航船只达到了惊人的84000艘,已接近马六甲的最高容量。而克拉地峡运河一旦建成,中、日、韩等国通过马六甲运河的船只可以将航程减少1200公里,至少每天将有超过8万艘船只通过克拉地峡运河。以平均每艘10万吨级别收费4万美元计算,年收益将超过20亿美元。

Tesprateep将军的这个提案,得到了多位泰国重量级人物的支持,其中包括前泰国总理他宁•盖威迁、泰国民政部部长Pradit Boonkerd和现任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会长、前副总理Bhokin Bhalakula。他们均表示,趁着“一带一路”的机会修建运河符合泰国的国家利益,尤其是在经济上,将给泰国带来极大的收入。

一、

克拉地峡位于泰国境内的马来半岛北部最狭处,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横亘于暹罗湾与安达曼海之间,最窄处 50 多公里,最宽处约 190 公里。要不要开凿克拉运河? 运河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多年来泰国争议了许多年,开凿克拉运河的建议多次被提起,又多次因各种阻力而搁置。

从中国乘船至印度洋,自古有两种走法: 一种是步行通过克拉地峡,再到西岸换船通过克拉地峡,另一种是绕道马六甲海峡,路程较远,但不必换船。正是这个原因,让马六甲海峡成了海上交通的一条重要通道。

早在公元 7 世纪,苏门答腊岛上的三佛齐国,便开始了马六甲海峡的管理和经营,对来往商船征税。泰国的素可泰王朝,也曾因为垂涎于马六甲海峡的权益,与三佛齐国爆发过多次战争,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公元 16 世纪,葡萄牙人占领了马六甲海峡。两百年后,英国人又从葡萄牙人手上抢到了这块肥肉。二战中,日本曾短期控制这里。二战结束后,由于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入口处的航行要道,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的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也正是这个原因,马六甲海峡和克拉运河天生就存在着天然的政治经济利益方面的竞争。谁掌控了马六甲海峡,谁就一定会阻挠开凿克拉运河。

相比马六甲海峡,克拉运河项目却一直停留在人们的设想中。

最早提出开凿克拉运河设想的是在泰国阿瑜陀耶王朝时期。当时的那莱王打算在宋卡一带开凿克拉运河,可由于受当时的财力和技术条件所限,一直未能实施。之后的曼谷王朝时期,国王拉玛一世也曾提出开凿克拉运河,后也因资金缺乏而未能实施。1935 年,泰国再一次草拟了克拉运河的开凿计划,但也由资金和技术上的限制而无法实施。

进入新千年后,克拉运河开凿的呼声再度响起。他信当上泰国总理后,还让人写了一份《开凿克拉运河议案》,并成立了一个克拉运河专门委员会,由副总理兼内政部长差瓦立·永猜裕负责这个专门委员会的工作。遗憾的是,由于2006 年 9 月军方发动政变,他信被迫下台,克拉运河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也因此终止。

综上所述,从 1782 年至今,300 多年来泰国一直围绕着开凿克拉运河的问题争论不断。多次提出开凿运河的议案,又多次因各种原因而被否决。

二、

2013 年 10 月,中国领导人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了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这一构想,也得到了许多东盟国家包括泰国的支持。

泰国认为,泰国地处海上丝路的重要枢纽,与中国又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新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基于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振兴经济、共谋福祉基础之上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把开凿克拉运河的问题置于中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框架下,就有可能破解过去遗留下来的许多难题,使难产多年的克拉运河呱呱坠地。

泰国也知道,开凿一条宽 400 米,深 25 米,长 102公里的双向运河,耗资将达到 200 亿 ~ 250 亿美元。如果将运河的后期维护和运营成本也计算在内,耗资更是惊人。这种巨额的投资成本,光靠泰国本身是难以实现的。但若能获得中国的帮助,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对中国来说,开通克拉运河也有助于创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它可以使 21 世纪的海上丝路更加便捷和通畅,比绕道马六甲海峡航程至少缩短约 1200 公里,可省 2 至 5天航运时间; 以 10 万吨油轮来算,单次就能省下 35万美元的运费。这也意味着不仅可以惠及中国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提高上海作为世界海上贸易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的竞争力。

另外,克拉运河一旦建成,也有助于加强中国与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各国的贸易往来,减少对马六甲海峡通道的依赖,开辟一条新的能源通道。

克拉运河建成后,受益的当然不上是中国一家。对于其他东盟国家来说,克拉运河也可以增进彼此的联系和贸易往来,就连日本和韩国,也能从克拉运河的通航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好处。

当然,也有的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看到克拉运河通航成为现实。比如因为从马六甲海峡获益的新加坡。但新加坡就算心里不痛快,也拿不出能够站得住脚的公开反对的理由。

三、

克拉运河有着如此美好的前景,但为什么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付诸实施呢?就因为在这条运河的背后,有着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

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克拉地峡所在的泰国南部的北大年府、也拉府、那拉提瓦府和宋卡府,长期存在穆斯林分离主义势力。从2004年至2020年,这里不断发生反政府武装袭击政府部门或平民的恐怖主义事件,因暴乱和恐怖袭击丧生的人数达到近7000人。因此开凿运河的方案立刻受到朝野不少人的反对,认为运河一旦开凿,将在地域上进一步给南部分离主义势力以便利,不利于泰国的版图统一。

第二个大问题,是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美军寻求“海上控制”,以图掌握全球 16 条海上要道,确保战时能封锁他国海上航运和海军力量,进而挤压、威胁敌国。一旦在克拉地峡建成一条运河,势必对美国的布局产生重要影响。

一直以来,美国倾向于支持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若克拉地峡运河开通,中国的航海舰队、航母、潜艇等军事力量与商船可以进入欧洲和北美洲通向全世界。特别是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对外贸易,也会和中国产生更多的贸易摩擦,因此美国是极力反对克拉地峡运河这一项目的。

由于泰国奉行“中立自主,借力打力”的平衡外交政策,不愿意掺和到国家之间的角力中。而修建克拉运河将很明显地改变东南亚的地缘格局,影响邻国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利益,甚至会被迫卷入到中美争端中,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泰国开凿克拉运河的决心。

第三个大问题,是泰国的财政一直捉襟见肘,就连时常导致列车出轨、关乎民生和安全的老旧窄轨铁路系统都无钱修缮,要想将一条连通两大洋的运河工程列入财政预算,在很多泰国人看来无疑天方夜谭。

四、

由于存在上述个大问题,但仍然有不少泰国人支持克拉地峡运河项目。他们认为,该项目不仅对周边国家有利,对泰国也至少有两方面可以马上看到的利益。一是能收到巨额的通行费,会使泰国的财政收入上一个台阶;二是克拉运河能有效带动泰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和这一地区的种族矛盾,对防止极端主义势力滋长,促进社会和谐,也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成效。

支持者认为,受到亚洲经济增长的驱动,全世界的经济重心开始从大西洋两岸向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转移,印度洋正在超过大西洋和太平洋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最具战略意义的贸易走廊。印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以及全球消费品的主要生产地。中国、印度对繁荣经济贸易、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诉求正在变得更加强烈,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不断加深的地缘经济联系赋予这一区域巨大的发展潜力,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发展速度提升和贸易量的剧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肖鹞飞认为,从地缘政治上来说,美国和不愿意见到克拉运河的开凿,虽然中国希望看到有这样一条运河,在英拉执政时期,中泰两国甚至启动了克拉地峡运河项目的前期勘测设计工作,但英拉被军事政变推翻后,该项目立即被搁置。在泰国政治局势仍不太稳定的今天,这一项目短期内上马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肖教授认为,从长远看,中泰双方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不断深化,尤其是两国签订《中泰战略性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22-2026)》及《中泰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后,为两国全方位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泰国国内支持这一项目的力量很强大,我们必须以最大的力度和最快的速度推动这项工程的启动,以打破美国对我们的封锁。

参考资料:

《东南亚南亚研究》:《克拉运河的相关动议、争论及前景》

瞭望智库:《为什么不开凿克拉运河,取代马六甲海峡》

来源:历史系小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