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7日,当这首激昂的《雁翎队之歌》在高阳县庞家佐镇河西村村史馆内轻声回荡,墙上英雄谱中一位人物的事迹愈发清晰——他便是这首歌的创作者,也是雁翎队命名者侯卓夫。
□保定日报记者 王黛 刘亚辉
冰上“土坦克”进行军事训练。 资料片
“碧水苍苍,青翠苇塘,渔船在微波中荡漾。簇簇灯火,抗日歌声高唱,栖岸村舍,幸福家乡,敌人来烧抢。芦苇荡里,有我杀敌好儿郎,只有抗战胜利,才能得安康。”
8月27日,当这首激昂的《雁翎队之歌》在高阳县庞家佐镇河西村村史馆内轻声回荡,墙上英雄谱中一位人物的事迹愈发清晰——他便是这首歌的创作者,也是雁翎队命名者侯卓夫。
“他是我们河西村人,抗战时期曾任中共安新县委书记,这首《雁翎队之歌》,就是他为鼓舞军民斗志写下的精神战歌。” 村党支部书记侯海龙站在史料展柜前,指着侯卓夫事迹,向记者缓缓讲述那段烽火岁月。
1938年夏,白洋淀沦陷。当地民众在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抗击日寇。次年,被称为水上游击队的雁翎队应运而生。
雁翎队在白洋淀进行出击演习。(资料图)
“雁翎队员由经常活跃在白洋淀的猎户组成,他们熟悉当地地形,水性出众,枪法精准,作战勇猛,利用淀内沟壕纵横、港汊众多、千顷芦苇、满淀荷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端岗楼、打伏击、除汉奸,逐渐占据白洋淀战场的主动权,队伍也随之壮大。”侯海龙对史料中的文字记忆犹新。
日军对白洋淀军民展开报复性“扫荡”,妄图用分割包围的办法控制白洋淀地区。侯卓夫动员、组织安新军民全面抗击日本侵略者、锄奸反特,带领水上游击队主动出击,发动夜袭,用土炮——大抬杠打击敌人据点和水上敌船。为防受潮,每根大抬杠的药捻处都插一根雁翎,于是,侯卓夫将水上游击队称为雁翎队。
雁翎队整装待发。(资料图)
当年,孙犁到白洋淀体验生活,创作《白洋淀纪事》,曾得到侯卓夫的帮助和鼓励。“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作家孙犁在《白洋淀纪事》里写道。一次,在采蒲台,十几个干部和全村男女被敌人包围。那是冬天,人们被围在冰上,面对着等待收割的大苇塘。敌人要搜,干部们有的带着枪,认为是最后战斗流血的时候到来了。妇女们却偷偷地把怀里的孩子递过去,告诉他们把枪支插在孩子的裤裆里。搜查的时候,干部又顺手把孩子递给女人……12个女人不约而同地这样做了。
智慧的白洋淀军民团结一心,在芦苇荡里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外敌、守护家园的英雄赞歌。史料载,从1939年成立到1945年配合主力部队解放安新城,雁翎队先后进行大小战斗70余次,击毙日军25名,生俘30名,击毙伪军250名,俘获500余名;缴获步枪500多支、手枪48支、机枪3挺、炮2门及大量军用物资。
如今,在当地,伏击保运船的战斗故事依然脍炙人口。
那是1943年秋,日寇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起秋季大“扫荡”,他们利用大清河、白洋淀航道,不断从天津运送军用物资到保定。为切断敌人的水上运输线,上级指示雁翎队伏击敌人。雁翎队队长郑少臣派侦察员赵波前往敌军赵北口据点打探情报,得知敌军10月4日早上要运送一批军火物资到保定,日军的运输队由3艘押运船、十几名日军和100多名伪军组成。
河汊子、芦苇荡就是最好的伏击地点。凌晨,雁翎队和各路民兵在大清河北岸、赵庄子村西和王家寨村东的芦苇丛中摆开伏击圈,前面的保运船由区委指挥的民兵解决,雁翎队对付3艘押运船上的敌军。为保全胜,雁翎队精心布置:孙革等3人负责干掉日军指挥官初士加三郎;担任过机枪手的石老刚负责抢夺机枪;郑少臣负责打掉敌军的瞭望哨,鸣枪为号……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敌人进入伏击圈。
1944年白洋淀上的雁翎队。 资料图
8时整,敌军船队开过来,保运船一艘一艘缓缓驶过,游击队员们静静等待着……第一艘押运船来了!船头是一座高出船身丈许的瞭望台,一个日本兵正在那里张望。郑少臣喝一声“快!”,小船疾出,迎向敌船,同时他甩手一枪,放哨的日本兵应声而倒。随即,大抬杆一齐开火,日伪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孙革等3名雁翎队员看得真切,飞身跳上敌船,迎头撞见一个日军头目挥着手枪钻出船舱。一名队员抬手一枪,子弹擦着日军头目右臂飞出。那日军头目右臂受伤,竟左手持枪还要顽抗。孙革屈身上前,一手隔开日军头目手肘,一手按住他的枪,低头看时,日军头目连枪带手就在自己腹前。孙革来不及多想,一口咬住日军头目的大拇指,生生将半截手指咬断。几名队员一拥而上,夺枪、捆人,生俘了这名日军头目。后来得知,这就是日军指挥官初士加三郎。
此时,石老刚也夺过了敌军机枪。很快,雁翎队便控制了两艘押运船。
回过神来的敌人开始猛烈还击,机枪“嗒嗒嗒”扫来,雁翎队员无法靠近。石老刚用刚刚缴获的机枪进行火力压制,郑少臣带领几名队员驾船绕向敌后,形成前后夹击之势。一时间,几十支长短枪和大抬杆齐齐指向敌船,日伪军走投无路,只得乖乖投降。
这场战斗极大鼓舞了白洋淀抗日军民的斗志,更使得进犯白洋淀的日伪军对雁翎队闻风丧胆。
雁翎队,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在血与火的斗争中,茁壮成长、百炼成钢,这个响当当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永载抗日战争史册。
2017年,“春天的故事”在这北方湖畔再次上演。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世人目光再次投向白洋淀。如今,一座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正在崛起,这片历尽沧桑的土地迎来新生……
来源:保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