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双碳政策推进和工业升级,2025年国企招聘的风向已经变了,新能源、智能制造领域的新兴岗位成了“香饽饽”。
随着双碳政策推进和工业升级,2025年国企招聘的风向已经变了,新能源、智能制造领域的新兴岗位成了“香饽饽”。
应届生盯准这三类黄金岗位,既能踩中行业风口,又能拿到体面收入,国家电投、中国能建等大国企都在抢人。
第一类是氢能研发岗
双碳目标下,氢能作为清洁能源被纳入重点发展规划,国家电投、中国石化等国企纷纷布局氢能产业链,研发岗成了核心缺口。
这类岗位主要负责燃料电池材料研发、氢能储运技术优化等工作。
招聘要求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即可。
有燃料电池实验项目经验或发表过相关论文的应届生会优先录用。
薪资方面,能享受企业的研发补贴,比传统电力系统的技术岗较高,晋升路径也更清晰,3-5年可成长为项目技术负责人。
第二类是碳资产管理岗
现在国企尤其是高耗能企业,必须完成碳排放核算、碳配额交易、碳中和方案制定等工作,碳资产管理岗应运而生。
中国能建、华润电力等企业每年都会招这类人才,要求环境科学、能源经济、金融工程等专业,熟悉全国碳市场交易规则,持有碳排放管理师证书的应届生更有优势。
岗位不只是坐办公室做报表,还要对接碳交易所、参与企业减排项目设计,薪资由“底薪+碳交易绩效”构成,成熟项目的绩效提成可观。
第三类是智能制造技术岗
从传统制造转向智能生产,国企对懂机器人运维、工业互联网搭建的技术人才需求激增,三一重工、中国一重、徐工集团等装备制造类国企招聘量最大。
这类岗位分两大方向:一是机器人运维岗,负责工业机器人的调试、故障排查,要求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专业,会操作ABB、发那科等主流品牌机器人。
二是工业互联网岗,搭建企业生产数据平台,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专业,熟悉Python或工业软件开发。
掌握核心技能后,薪资能再进一步,还能评国企专属的技能等级职称,稳定性和发展性兼具。
应届生想抓住这些机会,得提前做好三件事,一是针对性补技能,比如学能源专业的可以选修氢能相关课程,学计算机的可以练工业软件操作。
二是考匹配证书,碳排放管理师、工业机器人操作证等能加分。
三是盯准企业校招节奏——国家电投、中国能建的新能源岗秋招8月底就启动,智能制造岗多在9-10月集中招聘,别错过网申窗口期。
选对赛道比努力更重要,2025年国企招聘的风口已经明确。
应届生与其在传统岗位的“红海”里内卷,不如转身拥抱新能源、智能制造的“蓝海”,既能跟上行业发展,又能实现薪资和职业的双重提升。
你们已经开始准备相关技能或证书了吗?评论区聊一聊,互相分享校招信息和备考经验!
来源:天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