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办公方式调查系列报道之一:居家办公、租工位上班、跨城市就业……办公形式翻花样,职场生态被重构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7 15:03 1

摘要:上海南京西路黄金地段近期出现9.9元起租的共享工位,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虽然9.9元只是商家为了引流推出的优惠价,但实际市场价约50元的工位和共享办公方式受到追捧,租户爆满。

上海南京西路黄金地段近期出现9.9元起租的共享工位,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虽然9.9元只是商家为了引流推出的优惠价,但实际市场价约50元的工位和共享办公方式受到追捧,租户爆满。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类似共享工位方式办公的新型办公形态不断涌现:居家办公、移动办公、远程办公、混合办公等正以惊人的增速重塑职场生态,打破了传统统一办公模式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受到了不少企业和职工的欢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四成民营、外资企业试水各类新型办公方式。但也有网友提出,办公形式频繁“出新”,各种随之而来的效率损耗、信息安全、劳动经济等方面的隐患也不可无视。

新图景:办公形式多样,打工人时间空间获解放

《职场人2025:全球劳动力观点》报告显示,中国41%的受访者所在企业已采用混合办公模式。在敬业度高的员工中,混合办公模式的员工敬业度最高,为17%,新型办公模式成为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催化剂。

一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陈女士印证了这一点:年轻一代职工非常重视工作体验,特别是很多新城市人,父母在老家,非传统的办公形式为他们平衡家庭与生活提供了多种选择。

今年春节,携程职工最长可以申请2个月的居家办公,令不少“打工人”投去羡慕目光。据了解,携程倡导“家庭友好”的职场氛围,推出了包括生育补贴、混合办公和辅助生育在内的10余项福利。该公司客服部的一名员工在享受居家办公时表示,“在家办公真的很舒服,以前早上时间很紧张,都来不及吃早饭。现在不仅可以用节省出来的通勤时间多休息会儿,也有时间吃早饭了,心情都变得更好了。”

无独有偶,在一家外资银行工作的蒋女士,也已经习惯了远程办公这样相对安静和自由的办公环境。“我是做贷款信息审核的,平时用电脑连接VPN(虚拟私人网络)远程办公,一个月只需去公司对接几次。前段时间老家有事,得益于远程办公,我可以在两个城市间平衡好工作和私事。”蒋女士表示,自从公司2020年开始推行远程办公后,她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变得更合理,“没有固定的坐班时间,工作节奏可以怎么合适怎么来。”

现隐忧:效率失衡,少了团队氛围和引路人

“远程办公效率低到不行。”和蒋女士的认识不同,某公司销售韦女士对这一办公模式并不看好,“视频会议一旦网络信号卡顿,根本听不清对方讲什么,沟通效率非常低,还常常出错,互推责任。”她认为,只有面对面的沟通才是最快速有效的。“大家分散在各处,有时候可能正在忙别的事情,要凑齐大家都有空的时间,非常不容易。如果在线下,随时可以碰头,方便很多。”

这样的感受并非个例。记者在社交平台搜索发现,不少网友发帖吐槽远程办公的各种弊端:脱离了办公室的聚集特性,职场变成了个体孤立的空间,同事变成了陌生人。而一些内向的人则更加内向,更不容易沟通。

也有网友表示,“远程办公对新人不太友好,以往公司都会指派老员工带教,帮助其快速适应、成长。现在居家时间多了,新人只能靠自己摸索,没有了‘引路人’。”

劳动保障问题也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儿。吴女士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的高级质量经理,经常要四处移动办公。最近一段时间,她因为公司“业务调整”被裁员,十多万元的差旅费报销无门。“公司一共就3个人,在四川北路上租了一间共享工位,只有客商来访时才有人,平常都找不到人。”

事实上,新型办公模式下的劳动争议远不止这些。据媒体的一项调查显示,65.8%的受访者表示远程办公下日均工作时长不同程度“被延长”——对一些劳动者来说,居家办公意味着时刻待命,工作和生活界限变得模糊。这些“被延长”的工作时间,究竟算不算加班,以及居家工作期间不幸发生意外,是否算得上工伤?这些问题的认定目前都是一个难题。

破难题:扬长避短,实现单位和劳动者双赢

近年来流行的新型办公模式是一把双刃剑:既带给企业和员工更加灵活、高效的办公体验,也带来不少始料未及的风险,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等待破解。

全球薪酬和人力资本管理企业ADP北亚区总经理马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灵活办公政策下,传统的监督式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新一代职场人的需求。管理者需要以员工自主性为基础,重新思考管理方式和沟通工具,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与满意度。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孙岩博士同样认为,让新型办公方式的价值和潜力充分释放,一方面要借助科技的进步,如通过云端协同、智能通信、数据加密等,另一方面也需要用人单位作出努力,建立更加公平有效的管理制度,科学衡量职工远程工作的成果,避免更多可能新发生的劳动争议,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实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双赢。

来源:劳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