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融媒乡村行•苏武镇】向“新”而兴 以“质”致远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3 09:33 1

摘要:今年以来,民勤县苏武镇聚焦县委“1235”总体思路,坚持向新而行,以质致远,通过推广智能节水系统、壮大富民产业、建设惠民利民等举措,绘就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苏武。

今年以来,民勤县苏武镇聚焦县委“1235”总体思路,坚持向新而行,以质致远,通过推广智能节水系统、壮大富民产业、建设惠民利民等举措,绘就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苏武。

坚持生态优先 推动绿色发展

近日,在苏武镇许岔村,“双源互济”智能滴灌泵池正在高效运转,通过智能化调控地表水与地下水,提升农业灌溉效率,实现节水增效。

苏武“双源互济”智能滴灌泵池 卢璐 摄

“今年使用泵池最大的感受就是省心。以前浇河水全村人守着渠道折腾,现在全部智能化,而且河水通过滴灌直达作物根部,一亩地能省100多方水。”苏武镇许岔村村民许道科说。

“双源互济”智能滴灌泵池修建是苏武镇推进生态治理的缩影。2025年,苏武镇认真抓好节水管水,扎实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问题整改,整治关停不规范机井16眼,增加轮作休耕4086亩,推广建设“双源互济”智能滴灌泵池338座,较去年同期减少地下水开采862万方。同时,大力实施国土绿化倍增行动,深入开展污染防治。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坚持量质并重 壮大富民产业

时下,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各类蔬菜陆续进入成熟期,田间地头,工人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修剪、装筐、搬运。新鲜蔬菜经冷链运输车快速转运,直供粤港澳市场,日均发货量达到60吨。

苏武现代产业园采收现场 卢璐 摄

“我们蔬菜基地今年主要种植学斗、上海青、奶白,目前第三茬基本采收完毕,第四茬正在陆续播种,按前两茬的产量,亩均收入可达10000元左右。”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厂长曾祥吉介绍。

苏武镇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做优做大做强露地蔬菜产业,建成苏武供港蔬菜基地1万亩,辐射带动全镇种植蔬菜3.9万亩。同时,积极探索艾草等旱生药材产业,全镇种植中药材面积达2000亩;做优种苗培育产业,以民勤县人参果脱毒育苗中心为标杆,新建三合村辣椒育苗中心,年育苗达2000万株。此外,扩群增量肉羊养殖产业蓬勃发展,上半年出栏肉羊10.7万只,预计年饲养量可达40万只。

坚持为民服务 增进民生福祉

在苏武镇泉水村渠道衬砌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着搬运建材、铺设沙子、测量放线,一派繁忙景象。

苏武镇2025年渠道衬砌以工代赈项目 叶兴华 摄

“今年以工代赈项目就是好,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增收。渠道衬砌好后,浇水也方便多了。”苏武镇泉水村村民白林兴说。

苏武镇2025年渠道衬砌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450万元,计划衬砌渠道16.94公里。项目采取村民自建方式,吸纳161名群众就近务工,既完善了水利基础设施,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苏武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落实惠民利民政策。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衬砌苏山村、新润村末级渠道2.6公里,修建千户村种养基地产业道路4.3公里,为王和、新东村搬迁安置点架设路灯226盏。结合“结对帮扶·爱心民勤”工程建设,组织干部职工常态化帮扶困难群体,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村民。

从智能节水到产业兴旺,从民生改善到生态宜居,苏武镇正以实干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随着产业模式持续优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这片沃土必将孕育出更多丰收景象,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能。(作者:民勤融媒乡村行•苏武镇报道组)

来源:民勤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