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整顿,真不敢生了”,继医疗反腐后,这个行业呼声最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3 00:43 1

摘要:随后宝妈把校服剪开了,结果发现鼓鼓囊囊的填充物居然是碎布和塑料,难怪孩子总是喊冷!

前几天看到一则视频,心痛不已。

孩子总喊着冷,宝妈觉得很奇怪:校服鼓鼓囊囊的,那么厚,为什么孩子总是喊冷?

随后宝妈把校服剪开了,结果发现鼓鼓囊囊的填充物居然是碎布和塑料,难怪孩子总是喊冷!


视频发出后,底下的网友们坐不住了,呼声一片:校服很贵,同价位的可以买质量更好的了。

然而校服只是冰山一角,虽说如今义务教育了,可各种教辅费用水涨船高!。

每年开学季,总会有书商开着皮卡车卖教辅用书,学生们排队购买,一套书下来总要几百块钱。

有的学校则是要求学生们到指定书店购买,价格比网上要高出一大截。

家长们闲聊之余也会抱怨:

“不出去打工,养不起孩子啊,别说各种教辅资料了,补课费都掏不起。”

“孩子下午只上一节课,有时候两节课,早早就放学了,想管孩子就得辞职,工作就无法管孩子,管不了孩子就得送辅导班,一个月一千多块钱,也不是个小数。”

“孩子的学费是免了,可其他各项费用真不少啊!各种费用加起来比我们那个年代上学贵多了。”

而这些只是表面现象的一个缩影罢了,从幼儿园小朋友入园收取意向金,到小学择校中学摇号入学收取大额入学费,家长们不断为孩子的高额的求学代价买单。

我一个老乡,去年孩子小升初,想要让孩子去省会一所重点中学上学,托关系花钱,前前后后花了13万,结果没办成。

我一个外甥摇号摇到了这所重点中学,三年上下来,连同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前后花了二十万。

外甥说:我们学校有摇号摇不上的,花了23万才进来。

初听外甥这么说我真是惊呆了,这23万可不包括学费,只是所谓的“借读费”而已,学费住宿和生活费还需要另外拿,也就说光一个初中就砸下去四十来万。

难以想象,可这赤裸裸的存在,我现在越来越理解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不敢生娃了,包括我,我也不敢生二胎,太难了,养一个就很吃力了,二胎想都不敢想。

我们小区一个宝妈生了二胎,压力大到焦虑,掉头发严重。

可是没老人带娃,她只能在家熬着,说起养娃和生活的压力,宝妈一脸无奈:姐姐的画画课已经停了,老二的奶粉也断了,实在买不起了,没办法!

从偷着生到不敢生,从出生率巅峰时期,到现在不断突破历史新低,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

城市内卷严重,压力大,农村也没好到哪儿去。

我姐家的孩子都在农村上小学,周末要去老师家里补课,相当于“变相送礼”,寒暑假老师也会开展辅导班,孩子们在老师家学习,写作业。

名义上学费全免,实际上每学期都要给孩子花补课费。

学校收费的名额也是五花八门。

我儿子上幼儿园时,每学期都会出去“研学”,所谓的研学就是老师带着孩子们到周边的合作景点玩一天,当然了,家长出钱。

其实我们上私立幼儿园,费用已经不低了,在这所三线半小城市,幼儿园费用每月1500了,但是每学期都会研学,还会开展各种兴趣班。

说是兴趣班,其实都是跟校外机构合作的,由校外老师过来上课,当然是自愿原则。

就比如我们幼儿园有书法课,每周一节,但是需要家长付材料费。

自愿原则,但是家长能不定吗?每周一节,统一授课,不给孩子定材料费,怎么上课?还能去楼道待着吗?

记得之前有个视频,一个宝爸因为游学项目的事儿跟学校打官司。

起因是学校的游学项目很贵,宝爸没给孩子报,然后孩子在学校被孤立,宝爸就把校方告上了法庭。

宝爸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就在网络上直播打官司进度。

当然,最后也是不了了之了。

也不是说所有的学校,所有的老师都是以利益为重,只不过存在一定的现象。

还有家长的原因,有些家长喜欢送礼,喜欢出风头。

我发小的闺女班里就有这样的家长,没事儿就去学校门口看孩子,一到天热的时候就组织买冰淇淋,买奶茶,当然是全班家长付钱,送的时候则是这个家长去。

造成这种局面,其实不是一个人的原因和问题,或许是社会发展必经的一个阶段吧。

随着生活条件好,家长们也希望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更好的资源。

比如过去的孩子们,学习好与差,全看个人,学习好了努力学,考大学,学习不好,家长只能无奈叹气,然后混到初中毕业出去工作,或者学一门技术。

但是现在家长们都希望孩子上大学,学习上不来怎么办?花大钱补课。

无良商家正是利用家长们的这种想法,家长们舍得给孩子花钱,所以才各种钻空子。

也许目前来说,养儿育女的压力很大,但国家一直在发展,也在改变,相信未来教育界会变得一片光明。

来源:世界影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