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自信哈密瓜2k3L
我叫林晓芳,今年28岁,是一名刚来这座陌生城市的外地人。
母亲一直都反对我南下发展的决定,她认为像我这样单身女孩子,在外面总会遇到各种难题。我笑着安慰母亲,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有能力保护自己。母亲还是唠唠叨叨嘱咐了半天,最后不放心地塞给我一叠压岁钱,让我有困难的时候记得打电话回家。
来到这里已经一个月了,我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房东阿姨跟我说,这座城市吸引了太多外地人,想要获得稳定的职位不容易。看着账户里快见底的积蓄,我有些焦虑。必须尽快找到工作,否则生活费就成问题了。
就在我准备出门投简历的时候,手机突然响了。我赶紧接起,以为是哪家公司打来电话,结果对面传来的是母亲焦急的声音。
“晓芳,你最近还好吧?有在按时吃饭吗?找到工作了吗?”
我心想果然母亲还是放心不下我,便轻声回答:“妈,我挺好的,身体也很健康,你放心吧。工作还在寻找合适的,过些日子就会有的。”
“这样啊,妈妈还以为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呢。要是实在找不到工作,就回家好了,外面的世界复杂,妈不放心。”
“妈,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你就别操心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挂了电话,我叹了口气。我明白母亲的担心,但我也有自己的打算。既然来到这里,就要充分发掘机会,绝不能轻易退缩。
抱着积极的心态,我来到一条小吃街,准备买点东西垫垫肚子。路过一家餐馆时,我注意到门口排满了等位的人群,生意似乎相当红火。这时,餐馆里突然传来一声哀嚎:“客人您慢走,小店实在太忙了,您得再等等!”
我循声望去,看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忙里忙外地接待着桌旁的客人,一副焦头烂额的样子。她看起来七八十岁的样子,但仍然敏捷地穿梭在狭小的过道间,为客人端菜倒水。我心生怜悯,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要工作这么辛苦,该多吃苦啊。
就在老婆婆经过我的时候,她一个没留神,手里的托盘歪了歪,两个空杯“砰”的一声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
“真是抱歉,手滑了一下,我来收拾。”老婆婆连忙弯腰去捡地上的残渣。
“婆婆,我来吧。”我赶紧凑过去,蹲下身帮她把碎片捡起来。
老婆婆抬头看我,眼里透着感激:“小妹妹,谢谢你。我老眼昏花,总是不小心碰撞到东西。”
我笑着说:“婆婆辛苦了,需要我帮忙吗?你看起来很累的样子。”
老婆婆叹了口气,站起身来:“是啊,我这个老 头已经吃不消那么多活计了。可生意这么好,我也来不及请人帮忙,只能勉强自己。”
我突然有了一个主意:“婆婆,要不然我来帮你吧?我正好没有工作,可以帮你收拾店面,你就省点体力了。”
老婆婆犹豫了一下:“这......能麻烦你吗?我看你是外地人,会不会不习惯?”
“没关系的婆婆!”我赶紧说,“我正想找点事情做呢,帮你也是我应该做的。年纪大了就别那么辛苦了,把累活都交给我吧。”
老婆婆听我这么说,眼睛一亮:“好孩子,那就拜托你了。我叫张玉兰,欢迎你来帮忙!”
张婆婆经营这家小餐馆也有十多年了。她告诉我,丈夫去世之后,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小孩生活实在太困难。为了补贴家用,她只能开始做小买卖。从一个街边的小食摊开始,慢慢发展成了现在的餐馆。她说艰难的时候常会想起自己的母亲,当年母亲带着她一个人辛苦度日,现在历史重演在自己身上。
我听到这里,不禁为张婆婆的命运感到难过。她那么小就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不得不扛起一个家庭。我由衷佩服婆婆的坚强和乐观。
有一天晚上,餐馆里来了一大群人,张婆婆忙得两脚不沾地。我看她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就主动走上前去,帮忙端菜倒水。
“阿姨,我要一盘鱼香肉丝,少放点辣椒。还有白饭一碗,快点啊!”一个中年男人坐在角落大声嚷嚼。
我赶紧端上菜肴,笑着说:“伯伯,您慢用,稍等我给您换白饭。”
那人白眼一翻,不耐烦地招手:“快点快点!”
我咽下心头的烦躁,还是温言相待。婆婆在一旁看到,赞赏地点点头。
这时,一桌年轻小姑娘招手过来:“阿姨,我们要四瓶啤酒,快拿过来!”
我将啤酒摆上桌,见她们聊得热火朝天,没理会我。 没在意,转身去为其他桌子添茶倒水。
就这样,我们忙到了凌晨一点钟。餐厅终于空无一人,张婆婆和我相视一笑,都累得脱力。
“太累了,今天特别忙,亏得有你在,不然我早就累趴下了。”婆婆感激地拍拍我的手。
我看着婆婆苍老的脸上布满了疲惫:“婆婆,我看你年纪大了,这么辛苦不好。要不我以后就常来帮你吧?”
婆婆犹豫了:“这怎么好意思劳驾你呢?我自己可以的,你年轻人还是要多关注自己的前途。”
我坚定地说:“婆婆,帮助老人是我们年轻人应尽的责任。您就别客气了,我以后每周来帮你几天,你就轻松些过日子吧。”
婆婆听我这么说,眼圈微微红了红,点点头说:“好孩子,那就多谢你了。天要亮了,我们都回去歇息吧。”
从那天起,我每个周末的晚上都会来餐馆帮忙张婆婆。我们的感情越来越好,婆婆经常给我包点自己做的饺子汤圆带回家。我也会时不时买点补品给婆婆,帮她补补身体。夏天的时候,我还带婆婆去公园散步聊天,每次看她笑逐颜开的样子,我都感到心里很温暖。我和婆婆就像家人一样,相互扶持关爱着。
时光飞逝,我在这座城市已经生活了半年有余。在张婆婆的餐馆帮工,让我的生活丰富了不少。我和婆婆都期待着每周末相聚的时光。
有一天傍晚,我照常来到餐馆帮忙。只见桌子上堆满了脏盘子残羹,地上被泼洒的汤水和饭粒。婆婆正在后厨洗碗,我忙前去问候。
“婆婆,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乱七八糟的?”
婆婆回头看我,脸上尽是倦容:“今天中午来了一群不懂规矩的年轻人,把店里搞得一团糟,还不给小费。我一个老人收拾不过来,只能等你来再打扫了。”
我心疼婆婆,连忙说:“婆婆,你坐一会儿歇歇吧,我来收拾。”
“好孩子,辛苦你了。”婆婆感激地在桌边坐下。
我迅速穿上围裙,开始收拾残局。用热水把桌子地板洗刷干净,又把碗筷洗净收好。又过了一个多小时,餐馆总算恢复了原来的整洁。
“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我一个老人家收拾不完这些东西。”婆婆赞许地看着我。
我笑着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您就别客气。”
收拾完,时间也不早了。我决定送婆婆回家,免得她一个人走夜路不安全。婆婆一再婉拒,但还是被我坚持拉着上了出租车。
到了婆婆家,我看到她住在一个破旧的小平房里。墙皮剥落,家具简陋得可怜。我心中一酸,原来婆婆过得这么辛苦,却从不跟我提起。
“婆婆,我看你家住条件不大好,要不我搬过来和你一起住?有我在,你就不用做那么多家务,也有个人照应。”我诚恳地提出请求。
婆婆先是推辞,但最后还是被我的诚意打动,答应让我搬过来同住。
从那以后,我就住进了婆婆的家,过上了与她共同生活的日子。我负责打理家务,婆婆只要负责餐馆的生意。
我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婆婆经常笑着说要把我当成亲生女儿一样疼爱。每次婆婆那么说,我都感到心头充满温暖。我也真的把婆婆当成自己的母亲看待。
和张婆婆生活在一起,我看到了她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婆婆有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到外地去了。他们偶尔会打个电话回来问候婆婆,也会在春节或婆婆生日的时候送些礼物或金钱回来。但大多数时间,婆婆还是自己生活的。我知道婆婆内心其实很孤单,但她从不抱怨儿子们不回来看她。
“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要顾及,我一个老人家,能活得健康就心满意足了。”婆婆总是这样说。
我心里默默为婆婆感到难过。她给了儿子们无私的爱,却只能孤单地活在回忆里。我暗自发誓,要给婆婆更多的陪伴和关爱。
我会在餐馆的不忙的时候,陪婆婆坐下来聊聊过去的事。婆婆会跟我讲她小时候的趣事,还有年轻时和丈夫相识相爱的点滴。谈到丈夫的时候,婆婆的眼中总会浮起一层水雾。我知道那是她对逝去的挚爱之人的思念。
我也会把我的家庭和成长经历跟婆婆讲。婆婆总是笑呵呵地听着,时不时插句话,说我跟她姐姐年轻的时候很像。每每这时,婆婆的眼里会透出说不出的慈爱和惬意。我好像成为了她心目中那个还在的亲人。
日子一天天地过,我和婆婆的情谊也日渐深厚。即使我开始工作变得忙碌,但我还是会坚持在空闲时间去看望婆婆。她已经把我视如己出,我也以能陪伴婆婆为荣。
直到有一天,我接到婆婆打来的电话,声音明显虚弱许多:“晓芳,婆婆最近身体不太舒服,你有时间能不能来看看我?”
我二话不说请了半天假,急忙赶到婆婆家。一进门看到婆婆脸色苍白直冒冷汗,我惊恐万分,赶紧打电话叫来救护车。
在医院里,大夫告诉我婆婆是老年髋骨骨折,需要住院观察。我心疼极了,却也松了一口气她没有大碍。
婆婆住院的这段时间,我每天下班后都会去医院照看她。好在婆婆性子活泼,住院对她影响不大,我们还是像往常一样聊天说笑。我也时刻注意婆婆的起居饮食,尽我所能让她舒服点。
过了一个月,张婆婆终于康复出院了。我开心极了,忙着给婆婆在家里装扮得温馨舒适,还准备了婆婆喜欢吃的菜肴,想让婆婆恢复得更快。
婆婆回到家,开心地四处走动,不停称赞我布置得多温馨。我看着她笑逐颜开的样子,也跟着欣喜起来。
“晓芳,真要谢谢你这段时间的照顾,没有你我一个老人家该怎么办啊。”婆婆感激地握着我的手。
我忙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您赶快养好身体最重要。”
婆婆点点头,又看看窗外,若有所思地说:“我这把老骨头是真的不行了,也该退休在家轻松点了。餐馆我准备卖掉,免得耽误你。”
我连忙摇头:“婆婆,您说什么呢,我已经找到工作了,就算忙也会抽时间来看您的。餐馆是您一手创立的,不能就这样卖掉。”
“也是,”婆婆叹了口气,“可我也知道,你终究要过自己的生活。我这个老人家,总要学着放手。”
我握住婆婆的手,郑重地说:“婆婆,我会永远把您当成我最亲的人。即使忙碌了,我也会常回来看您,跟您说说我的生活和遇到的困难。您放心,绝不会让您孤单的。”
婆婆听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好孩子,你真是我的好孩子。婆婆有你这样孝顺的女儿,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从那以后,我虽然工作繁忙,但每周都会抽空回去看望婆婆。她已经把餐馆交给学徒打理,自己就在家安享晚年。我会带着最新鲜的食材去给婆婆做好吃的,还会带她出去逛逛街。婆婆的儿子们也开始更加关心她,经常打电话回家。
我感到,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虽然忙碌,但我和婆婆的感情永远亲如母女。我会一直陪伴着婆婆,让她的晚年充满欢声笑语。这份情感永远流淌在我们心间,不会被岁月消磨。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我已经和婆婆相处了十年。
婆婆的头发越来越花白,脸上的皱纹也深了不少。但她的精神头却丝毫不见衰退,每天还是忙忙碌碌,坚持自己做家务。我担心她辛苦,但也知道这是婆婆活跃的生活方式。
我自己也已不是当年那个初来乍到的年轻姑娘。工作上稳定下来后,我也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婆婆开心极了,笑着对我未来的丈夫说:“年轻人,以后你要好好照顾我们晓芳,让她幸福哦。”
我也邀请婆婆参加了我的婚礼。娄摸着我的头说:“看我们晓芳长大成人了,婆婆高兴还来不及呢。”我穿着婚纱和婆婆拥抱,激动得泪水盈眶。
婚后我虽然要照顾自己的家庭,但还是每周抽出时间去看望婆婆。有时我烧上几个菜带去给她,有时我拉着她出去逛街买菜。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忙碌劳动,我也懒得劝她歇着,就让婆婆尽情地活跃着。
偶尔我也会向婆婆讲些我新婚生活中的烦恼或喜事。婆婆总是笑呵呵地听着,时不时插几句俏皮话。我知道婆婆其实很欣慰我能获得现在的生活。
又是一年春节来临时,我特意拉着老公回老家,一定要陪婆婆过年。婆婆高兴极了,笑着对我们夫妻说:“我老了,没指望着儿子们全回来过年。有你们陪我就够了。”
我们一家三口吃着婆婆做的饺子,欢声笑语中又度过了一个年。看着婆婆笑逐颜开的样子,我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
人生的路还长,我会一如既往地陪伴着婆婆。即使她老去,我也要让她体会到家人的关爱和温暖。这份情谊会永远流淌,直到我们头发花白。
转眼间,我与婆婆已经相伴走过了20个春秋。
张婆婆已然古稀,步履蹒跚,我也渐入中年。但我们之间的感情只增不减。
我经常去探望婆婆,给她做好吃的,陪她聊天或一起看电视。婆婆的记性已经不如从前,但提到过去我们相处的点滴,她还是能忆起来。
“还记得我们刚认识那会儿,我老糊涂打碎了两个茶杯,你帮我捡啊?”婆婆笑呵呵地说。
“当然记得,从那时起我们就像亲人一样。”我也跟着笑了。
“后来你天天来店里帮我,两个老太太忙到半夜,累死了!”婆婆戏谑地说。
“是啊,我们一起度过了那么多辛苦和快乐。”我不禁眼眶泛红。
如今婆婆已不再操心餐馆的事,把它全权交给学徒打理。她的儿子们也定期回来看她,雇了照护来帮助婆婆生活。我放心了许多,只要有空就来跟婆婆叙叙旧。
人到老年,许多过往就会浮上心头。婆婆会想起她的母亲,还有早逝的丈夫。她会对着他们的照片喃喃自语,眼里满是思念。我只能沉默地陪伴在侧。
我也会和婆婆聊聊我的家庭趣事,讲给她听我的孩子们最近都学了什么新东西。婆婆总是笑吟吟地听着,眼神温暖而慈爱。
“晓芳,跟你在一起这些年,是老天爷赐给我最好的礼物。我活这么大岁数,已经心满意足了。”婆婆一次说。
我握紧婆婆的手,充满感激地说:“我也是,谢谢您这些年来的照拂。我会永远把您当成亲人。”
人生就像一本书,我们的故事写到了尾声。但我和婆婆之间的感情,会成为我永恒的宝贵财富。它 浸润了我的人生,我也会把它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这世上最值得感激的,就是曾经有人选择陪伴。我和婆婆就是彼此最好的陪伴。
来源:惊鸿师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