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国际讲堂 | 诺奖得主马歇尔教授受聘北京协和医院特聘教授并来院学术交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7 14:39 1

摘要:2025年3月2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教授到访北京协和医院,带来专题讲座并开展学术交流。北京协和医院杜斌副院长为马歇尔教授颁发特聘教授聘书。专题讲座吸引了逾百位临床专家、科研人员及医

2025年3月2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教授到访北京协和医院,带来专题讲座并开展学术交流。北京协和医院杜斌副院长为马歇尔教授颁发特聘教授聘书。专题讲座吸引了逾百位临床专家、科研人员及医学生到场聆听。

马歇尔教授现任西澳大学教授、西澳大学马歇尔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此次访问,马歇尔教授正式受聘担任北京协和医院特聘教授。未来双方将围绕高层次人才培养、医学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为医院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杜斌副院长(左)为马歇尔教授(右)颁发特聘教授聘书

在讲座中,马歇尔教授从自身科研经历出发,深入阐释了“好奇心驱动型研究”的重要性。马歇尔教授主要从事幽门螺杆菌的相关研究,1983年,他与罗宾·沃伦医生提出“幽门螺旋杆菌引起胃溃疡”的假说,并将论文递交给西澳大利亚的一个学术论坛,但被拒绝了。因为当时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消化性溃疡由情绪性的压力及胃酸引起”,专家不相信会有细菌能在酸性很强的胃里存活。1984年,马歇尔吞服了含有大量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以身试菌,第一次成功证明了幽门螺杆菌确实能感染人体。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随后刊发了他们的研究论文,全世界随即掀起了研究幽门螺旋杆菌的热潮。2005年,马歇尔教授与罗宾·沃伦医生被授予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马歇尔教授强调,在医学科研领域中质疑权威、坚持实证、勇于探索对于推动科学进步的重要价值,“The greatest obstacle to knowledge is not ignorance, it is the illusion of knowledge. (阻碍科学发展的不是无知,而是囿于成见。)”他呼吁医学界在保持严谨的同时,应鼓励创新与质疑精神。

马歇尔教授还分享了其团队在胃癌机制研究、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精准诊断技术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强调了尽早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于预防胃癌的重要意义。他提出,基于个体化方案的精准治疗将成为未来感染性疾病管理的重要方向。

在互动环节中,参会人员踊跃提问,现场气氛热烈。马歇尔教授就科学创新中的挑战、临床转化的路径及如何培养青年研究者的科研素养等话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随后,马歇尔教授一行与消化内科杨爱明主任及医生们展开病例讨论。双方就一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和一位结肠帽状息肉病患者的病情病史、检查结果和诊疗方案进行深入交流,并就治疗方案达成共识。马歇尔教授团队与协和医护人员共同表示,将在更多复杂消化疾病领域携手共进,通过国际合作搭建起知识共享、技术互助的桥梁,让更多患者受益于医学进步之光。

来源:北京协和医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