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陆军“无德”将军武藤章中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7 14:33 1

摘要:武藤章,日本陆军中将,曾任华中方面军副参谋长、华北方面军副参谋长、第14方面军参谋长等职,是南京大屠杀和“马尼拉惨案”的主要责任人之一。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武藤章

武藤章,日本陆军中将,曾任华中方面军副参谋长、华北方面军副参谋长、第14方面军参谋长等职,是南京大屠杀和“马尼拉惨案”的主要责任人之一。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熊本县

武藤章,1892年12月15日出生于日本熊本县上益城郡一个小地主家庭,是家中幼子。武藤章自幼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百般呵护溺爱,养成了任性自大、唯我独尊的性格,以至于后来他在日本陆军省内被同僚送绰号“无德”,因为日语中“无德”与“武藤”发音近似,大家对他普遍的评价是“有学有识但无德”。小学毕业后,武藤章进入一家普通中学就读,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顽劣异常。1906年9月起,武藤章先后进入熊本陆军地方幼年学校、东京陆军中央幼年学校、陆军士官学校第25期步兵科学习。

1913年6月,武藤章毕业后,进入驻大分县的步兵第72联队担任参谋。青少年时代的武藤章喜好舞文弄墨,这为他后来长期担任幕僚工作打下了文字基础。

日本陆军大学

1920年,武藤章进入陆军大学第32期,由于其聪明好学,后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并被送往德国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军事。当时,德国法西斯纳粹主义已悄然崛起,德国严谨而近乎极端的治军方式,深深吸引了武藤章,对他日后极力主张武力、拼命鼓吹扩大侵华战争产生重要的影响。武藤章从德国回来以后,任职于教育总监部。1928年,武藤章回到陆军大学,进行专项课题研究。随后,被分配到参谋本部第2部,升任该部第4班班长,主要负责整理各部门搜集来的国外情报。

永田铁山

1933年3月,时任参谋本部第2部部长的永田铁山少将,派武藤章到中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进行考察。经过1年的考察,中国的地大物博与日本的贫瘠土地形成巨大反差,极大地刺激了武藤章,使其下定了侵略野心,对他日后疯狂鼓吹侵华的一生产生巨大影响。回国后,调东京步兵第1联队任职。

1936年,武藤章重被调到中国,任关东军参谋部第2课课长。武藤章在其任期内,工作十分“勤奋”,带领手下对以往的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整理。他还专门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足迹遍布东北的大部分地区。武藤章擅长搜集整理各种情报,经他整理的情报和实地调查报告对日本侵略中国发挥了很大作用。

板垣征四郎

为了达到分裂中国并侵占绥远的目的,7月中旬,在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中将的指挥下,武藤章前往内蒙古德化,准备阴谋策动“蒙古军政府”所辖蒙军进攻绥远东北部,扩大“蒙古军政府”控制的地盘,建立一个受日本操纵的“蒙古帝国”。早在武藤章就任关东军司令部第2课课长以前,紧临热河省的内蒙古地区就成立了以德王为首的“蒙古军政府”,并辖有军队。日本关东军利用这个组织企图进一步侵占察哈尔和绥远,所以承认了该组织并给予各种援助,以便展开侵略和诱降的工作。

蒙古军政府

德王的军队企图侵占绥远,这正合关东军和武藤章之意。武藤章奉命前去策划,在他和关东军情报参谋田中隆吉的“指导”下,11月中旬,伪蒙军穆克登宝部进驻百灵庙,另以伪蒙骑兵5000人驻多伦、沽源、平定堡地区,伺机向绥远发动进攻。

百灵庙

百灵庙处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该地是我国与蒙古国接壤的边远地区,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当时是日军建立伪蒙组织的巢穴,驻有日本特务机关“善邻协会”“大蒙公司”“稽查处”等,著名日本特务山本、盛岛和小宾都潜伏在这里,日本间谍、特务和伪蒙组织活动十分猖獗。

傅作义

为了打击日本人和伪蒙军的嚣张气焰,1936年11月20日,国民党绥远省主席兼35军军长傅作义采用奇袭、先发制人的方法,指挥部队向百灵庙发起全面进攻,激战至24日上午,第35军歼灭敌军大半,大获全胜,胜利收复百灵庙。

特务机关长盛岛角芳、顾问烟谷草以及伪蒙军第7师师长穆克登宝见大势已去,日本不得不率残部狼狈逃窜。百灵庙胜利在绥远抗战中影响最大,因而人们通常把绥远抗战称作“百灵庙战役”或“百灵庙大捷”。百灵庙大捷是中国军队自1933年长城抗战以来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此战胜利震惊中外,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打击了日本人和伪蒙组织分裂中国势力。日本人及蒙古德王企图侵占绥远的阴谋失败后,武藤章不得不出面善后,因而他不得不让德王指挥退兵,以便保存实力免遭全歼。

1937年3月,武藤章奉调回国,任参谋本部第3课课长,主要承担作战、兵站编制、动员等任务,还拥有制订作战计划的权力。当时,日本国内正在加紧准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处于重要岗位的武藤章,自然不遗余力地研究制订侵略中国的作战计划。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在河北省宛平县卢沟桥挑起事端,与当地的中国驻军发生武装冲突。日军参谋本部接到报告后,武藤章兴奋异常,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时任关东军参谋部第2课课长的河边虎四郎大佐说:“愉快的事情发生了!”7月8日,即事变后的第二天,武藤章就将连夜拟订好的《处理时局纲要》送到参谋本部。9日,他又指导作战课拟订了《处理华北时局要领》,该要领充分体现了他主张扩大侵华的强硬态度,明确提出“增加中国驻屯军必要的兵力,将与我国敌对的中国军队驱逐出平津方面”,而且建议“必要时亦可以向山东方面出兵”,竭力推动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

石原莞尔

武藤章坚决反对顶头上司——参谋本部笫1部部长、号称日本第一兵学家石原莞尔的主张:应尽可能首先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好为日后在适当时机侵占中国预留回旋空间。即使是谈判破裂,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必须出兵时,也应将作战范围严格限定于华北地区,不可向青岛、上海方面发展。武藤章认为,必须在中国完成战备之前给其以致命一击。一时间,双方争执不下,石原莞尔与武藤章之间的关系后来竟然发展到“有我没你、有你没我”的地步。最后武藤章冒出句“我们现在就是学石原先辈在满洲的做法,有什么不对”,把石原莞尔给堵的说不出话来。

近卫文麿

首相近卫文麿不得不觐见天皇,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商讨是否出兵。7月11日,内阁通过了向中国增派5个师团兵力的决定。为了适应战争形势的发展,武藤章指导制定了《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确定了进一步扩大侵略的具体计划:首先,击败平津地区的国民党第29军,然后攻打国民党中央军主力,以摧毁国民党中央政权为目标,最终“通过全面的战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中日间的问题”。这份《指导纲要》很快于7月17日在参谋本部获得通过,并向侵华日军颁布。而武藤章不遗余力地参与和出谋划策,推动了这场侵略战争向着愈演愈烈的方向发展,也得到参谋本部的赏识,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破例让其以随员身份赴皇宫晋谒天皇。

裕仁天皇

武藤章不仅推波助澜,借七七事变提出扩大侵华战争的主张,而且亲自走上前台,杀奔侵华战争的主战场。淞沪抗战后日军进攻上海,但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死伤惨重,日中双方呈胶着状态,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灭。当此紧急时刻,武藤章并不退缩,提出组建新的兵团在杭州湾登陆,迁回包围上海。日本陆军中央采纳了他的建议,决定由3个半师团组成第10军登陆中国,支援已疲惫的上海日军。新编第10军成功登陆后,与上海派遣军合编为华中方面军,由原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任司令官,同时任命时任参谋本部第3部部长的冢田攻少将为华中方面军参谋长、武藤章为副参谋长。

日军杭州湾登陆

按照预先的计划,一旦第10军登陆成功,即立刻颁布华中方面军司令部成立的命令。11月5日这天清晨,杭州湾大雾弥漫,日军以此为掩护开始登陆。登陆得手的战报传来之后,武藤章旋即在舟山群岛乘飞机赶往上海,与松井石根会面。同日,华中方面军司令部宣布成立。日军在杭州湾登陆成功后,迅速向上海方向进击。遭受前后夹击的中国军队面对日军穷凶极恶的狂轰滥炸,被迫全线撤退。日军陆军中央预先下达给华中方面军司令官的作战任务是“协同海军作战,以挫败敌之战争意志、迅速结束战局为目的,扫灭上海附近之敌”,因此,将其作战地域限制线划定为“苏州与嘉兴连接线以东”地区。武藤章对此深感不满,他认为日军应该趁中国军队全线溃退、立足未稳之机,穷追不舍,以尽快结束华东战局。武藤章认为:“现在立即发起对南京的攻势,以华中方面军目前的兵力总能设法攻克之。倘若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反而会增加攻克南京的难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蒙受严重损失的上海派遣军大致已恢复元气,而新锐的第10军正保持着势如破竹之势。”为此,他命令手下参谋立即发电给大本营,请求允许立即发动对南京的进攻。

日军占领上海

在此情况下,日军大本营于1937年12月1日以天皇诏书的名义向华中方面军下达了“协同海军攻占敌国首都南京”的命令,时任参谋本部副参谋长的多田骏于次日亲抵上海督战,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开始争先恐后地向南京开进。经过十余天的激战,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

日军入城仪式

1937年12月17日,华中方面军为庆祝日军占领南京,举行入城仪式,武藤章紧跟在松井石根后面检阅列于两旁的侵略部队,心情异常激动,庆幸自己的计划终于变成了现实。当时武藤章负责安排日军在南京地区的宿营,他明知日军已开始烧杀抢掠,但仍宣布由于南京城外宿营地和饮水不足,日军官兵可以在南京市内随意选择宿营地。一声令下,各路日军犹如冲出牢笼的野兽,冲进南京城,涌向南京城的大街小巷,杀人、放火、抢夺财物、强奸妇女,酿成了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1938年7月,武藤章调任华北方面军副参谋长,这时任方面军司令官是寺内寿大将,而参谋长则是山下奉文中将。同年10月,武藤章晋升为少将。华北方面军是日寇入侵并控制华北的重要军事力量,所属军队部署范围相当广阔,包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以及绥远等省的一部分。为了加大对华北及其外围地区的控制,日军大本营从察哈尔到内蒙古另外配置了蒙疆军,虽然该部仅有作战指挥权,军政与华北方面军分开,直接接受东京的指挥,但实际上增强了华北方面军的侧翼力量,使其更加有侍无恐。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1938年,华北方面军的作战重点转向针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抗日游击活动,进行所谓“治安”战。武藤章到任后,积极调动各路日军,于当年秋季参与指挥了对晋察冀边区的围剿,冬季至第二年春季,又参与指挥了对冀中地区的五次“大扫荡”,残酷屠杀抗日军民。1939年初夏,日军在华北多次“扫荡”,但收效甚微,仍不能完全控制华北地区。参谋长山下奉文据情报分析认为,天津租界是抗日分子的重要根据地和军需供应来源,要“强化华北治安”,必须先控制天津租界。

天津公共租界

当时天津有英、法、意和日本4国租界,其中主要是英、法租界,按照租界条例,受日军控制的政权力量或日军自己的军事力量都无权干涉其他租界内部事务。虽然英、法对日本侵华采取绥靖态度,但本身也不希望日本独占中国,因而暗中支持和保护中国抗日力量,这使日军极为不满。日本驻天津总领事和驻天津负责维持治安的第27师团师团长本间雅晴中将再三与英、法租界当局交涉无果。1939年6月,日军为了向租界当局施加压力,干脆封锁了英、法租界。日、英两国于7月上旬在东京举行日英谈判,以解决封锁租界的问题,武藤章以驻军代表身份参加了谈判。英国想息事宁人,接受了日方条件,双方缔结了《有田一克莱琪协定》。

在两年的侵华战争中,武藤章意识到要“重新认识中国人”,他感叹道:“我在华中、华北两年间,见到的中国人全部带有同样的抗日、排日色彩,这种抗日思想是全民族的”,这是“中国的收回国权、收复失地的民族运动和日本的大陆发展政策的冲突”,“实际上应该看作大和民族与中华民族的民族抗争”,“深切感到日本在政治和外交方面是多么贫乏无力”。

1939年,武藤章又升任日本陆军省军务局局长。在军务局长这一位置上,他一干就是两年多的时间,是这一时期干得好,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局长,深得烟俊六和东条英机等的赏识,也得到参谋本部和大本营高层的关注。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对苏联发动闪电突袭,苏德战争爆发。武藤章将此视为发动对苏进攻的绝好时机,多次参加参谋本部和大本营研究对苏作战问题会议,不遗余力地鼓吹进攻苏联。7月,他指使关东军进行所谓的“关东军特别大演习”,调动部队和物资加紧对苏备战。8月3日,武藤章参与讨论并制定了《帝国对日苏现状所应采取的措施方案》,核心是“对苏联的正式进攻应不失时机立即应战,同时迅速由最高会议决定开战”。由此可见,武藤章侵略野心之大昭然若揭。

武藤章工作照

当时,大本营并不想直接与美、英等国开战,亦做过谈判努力。武藤章也深知日本自身的实力,认为:“日美战争是日本的自杀行为,应该始终坚持达成外交谈判。”近卫文麿首相准备赴美会见美国总统罗斯福,进行高层会谈,武藤章被内定为此行的随员之一。随着局势的发展,这一缓兵之计最终以破产告终,武藤章于是转向积极主张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立场。

东条英机

10月18日,东条英机作为新首相组阁,并兼任陆军大臣留在现役,同时还兼任内务大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岛田繁太郎大将被任命为海军大臣,东乡茂德为外务大臣。东条英机出任首相之后,对于日美谈判已不寄太大希望,指派武藤章负责督导外务省对美谈判。武藤章此时与东条英机态度一致,因而同海军省军务局局长冈敬纯以及外务大臣东乡茂德,炮制了条件更为苛刻的对美谈判方案。

东条英机内阁

1941年11月5日,武藤章等人炮制的对美谈判方案在御前会议上公布时,引起了相当激烈的争论。一些阁僚认为这种不可能被接受的苛刻条件,只能更加刺激美国,因而表示反对。看到会议无法继续下去,武藤章提议先体会10分钟。他与东条英机利用这一间隙在另一房间说服了持反对意见者,最终使此案得以通过,并追加了第4条款,即美国不得妨碍日华间达成和平(即劝降国民政府)协议。如此苛刻的条件,美国当然不可能接受,谈判破裂。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海军基地,发动了太平洋战争,而武藤章则是协助东条英机发动太平洋战争的重要“功臣”之一。

1942年4月,武藤章被任命为驻扎在苏门答腊的近卫师团师团长,突破苏门答腊的荷军防线,迫使荷兰军队无条件投降。该师团屠杀了大量放下武器的荷军俘虏和当地平民。

苏门答腊大屠杀

1944年,武藤章调任驻菲律宾的第14方面军参谋长,协助山下奉文司令官对抗麦克阿瑟的登陆战。在美军强攻马尼拉期间发生持续达1个月之久的屠杀事件,日军在撤退过程中,更是对马尼拉进行了疯狂的破坏和屠杀,大约摧毁了四分之三的建筑,杀戮了125000多名菲律宾人。美军缴获的一份日军命令写道,“杀死菲律宾人时,尽量集中在一个地方,采用节省弹药和人力的方式进行,处理尸体很麻烦,应把尸体塞进预定烧掉或炸毁的房屋里,或扔进河里。”作为第14方面军参谋长的武藤章是制造菲律宾“马尼拉惨案”的主要元凶之一,犯下了滔天罪行。

马尼拉惨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率领残部躲于菲律宾碧瑶山中负隅顽抗的武藤章于9月3日才走出山区向盟军投降。投降后的武藤章被关押在菲律宾,半年后,被释放回日本。在中国政府的正义要求之下,盟军以战犯嫌疑罪名逮捕了武藤章,将其关押在日本东京巢鸭监狱。

右一武藤章在法庭犯人席位

1946年3月31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将武藤章作为发动侵略战争的甲级战犯起诉,其主要罪行包括犯有参与策划发动侵略战争、制造“南京大屠杀”和“马尼拉惨案”等。

武滕章受审照

尽管武藤章为自己的罪行百般辩护,拒不认罪,但是,事实证明武藤章一直是日本侵略扩张政策的积极倡导者和执行者,积极鼓吹、推动扩大对华和对东南亚的侵略战争,是制造“南京大屠杀”和“马尼拉惨案”的元凶之一,对中国人民和东南亚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武藤章接受法庭问讯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经过调查认定:武藤章在菲律宾任第14方面军参谋长期间,日本军队大批杀害平民,大搞刑讯和其他暴行活动,刑讯折磨战俘和被拘禁人员,并把他们杀掉。武藤章对此等令人发指的违反战争法规的行为负有指挥责任。1948年11月4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武藤章有罪,对其处以绞刑。

12月21日,武藤章接到两天后执行死刑的通知后,写下绝命句:霜夜时,横下铁心,出门去。尘世间,妻儿固可恋;壮士豪杰,岂可苟且偷生。写完后,武藤章将其交给了教诲师花山信胜博士。其中,看不出武藤章对战争的反思悔过,反而是一副“壮士”赴刑场的模样,可见他不思悔改的顽固态度。12月23日,武藤章在东京巢鸭监狱被送上绞刑架,在绞架前他仍然和另外3人大喊:“天皇陛下万万岁!”卒年56岁。

处决日本战犯现场

来源:天有余而补不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