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容概要:在现代农业中,化肥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广泛用作农资。然而,随着化肥的长期大量使用,土壤问题逐渐浮现,如有机质和腐殖质的匮乏,进而引发土壤污染、板结和酸化等严重问题。这些负面影响促使人们寻求更环保的农业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和
内容概要:在现代农业中,化肥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广泛用作农资。然而,随着化肥的长期大量使用,土壤问题逐渐浮现,如有机质和腐殖质的匮乏,进而引发土壤污染、板结和酸化等严重问题。这些负面影响促使人们寻求更环保的农业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和耕地资源的保护需求共同推动了新型肥料的研究与推广。其中,生物肥料以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被农业农村部誉为未来最具潜力的肥料,甚至被视为种地的必备之选。近年来,我国生物肥料行业迎来了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受绿色有机食品消费增长、精准农业发展、化肥农药零增长政策等因素的驱动,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99.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71.44亿元,估计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04.44亿元左右,同比上涨7%。
相关上市企业:根力多、鲁北化工、史丹利、国光股份、司尔特、新洋丰、金正大、新洋丰、芭田股份、富邦科技、蔚蓝生物等。
相关企业:北京航天恒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新源氨基酸生物肥料有限公司、江苏立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沃地丰生物肥料科技(山东)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盛德源微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潍坊市众和生物肥料有限公司、山东佐田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洋鸿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市绿旺达生物肥料科技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生物肥料、培养基、播种面积、市场规模、登记证数量
一、生物肥料行业相关概述
生物肥料又称微生物肥料,狭义的生物肥料主要是指微生物菌剂,以活性(可繁殖)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得作物获得特定肥效的肥料制品,也称之为微生物菌肥或接种剂,本身不含有营养元素。广义的生物肥料其有效成分是以有机质(如动物粪便、农作物秸秆)为基础,同时复配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活体或其代谢物及一定比例的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无机养分,能够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较全面的营养元素,同时可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土传病原菌传播,以增强作物抗逆性,进而提高产量和品质。广义的生物肥料涵盖农业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
生物肥料按照其功能作用不同,可以分成以下几大类:(1)有固氮作用的菌肥,包括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固氮蓝藻等;(2)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矿物的菌肥,包括溶磷菌、解钾菌等;(3)分解土壤有机物菌肥,将有机物料腐解、转化形成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肥力,包括有机磷细菌肥料、复合细菌肥料;(4)促进作物对土壤养分利用的菌肥,包括菌根菌肥料等;(5)增强作物抗逆性的肥料,抑制病虫害发生、抗倒伏、抗旱、抗寒及克服连作障碍,包括抗生菌肥等;(6)刺激作物产生生长激素的肥料,产生各种活性物质如赤霉素、吲哚乙酸、细胞分裂素等,促进作物生长;(7)土壤改良和修复,直接或间接地降低土壤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的肥料;(8)改善农产品品质的肥料,包括改善农产品外观指标和内在品质指标的肥料。
我国生物肥料行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40年代起,我国开启了对生物肥料的研究,采用引进与自主研发并进的方式,推广使用根瘤菌菌株、抗生物肥料、固氮蓝绿藻肥等的大规模使用。1980-1990年,行业进入初步研发阶段。当时行业研究重心在于利用微生物的特性,提高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1990-2006年,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1996年农业部将生物肥料纳入生产资料登记管理;2000年《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肥料登记管理。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应用效果逐步得到认可。该阶段研究重心在于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分解土壤中难溶的磷或钾、固定空气中的氮等方式为农作物提供多种养分。2006年至今,行业进入创新发展阶段,研究中心开发了具有“营养、调理、植保”三效合一的“肥药兼效型”复合微生物肥料。
二、生物肥料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生物肥料行业上游主要包括菌种的筛选与培育、培养基、仪器耗材等原材料及设备;自然育种、诱变育种、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产业链的中游包括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等产品。产业链下游主要面向的主体为农户和肥料经销商,终端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种植业、林业、土壤修复等行业。
微生物培养基是微生物培养的基础,它为微生物的快速成长提供营养物质。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利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以及酶工程等新型生物技术来获得大量常见化工过程难以获得的化工新产品已经付诸现实,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不断改善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水平,并推进人类社会科技向前发展,是推动二十一世纪科技革命的关键力量,近年来中国微生物培养基市场飞速发展。据统计,2017年中国微生物培养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4.1亿元,到了2023年中国微生物培养基市场规模达到167.6亿元。估计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89.9亿元,同比上涨13.31%。
种植业是生物肥料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生物肥料应用效果好,施用后不仅增产,而且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和减少化肥用量,在中国可持续发展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为增强我国粮食自给能力,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现上升趋势,从2018年的117038.21千公顷增长至2024年119319.10千公顷。随着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对生物肥料的需求也随之不断上升。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三、生物肥料行业发展现状
在现代农业中,化肥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广泛用作农资。然而,随着化肥的长期大量使用,土壤问题逐渐浮现,如有机质和腐殖质的匮乏,进而引发土壤污染、板结和酸化等严重问题。这些负面影响促使人们寻求更环保的农业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和耕地资源的保护需求共同推动了新型肥料的研究与推广。其中,生物肥料以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被农业农村部誉为未来最具潜力的肥料,甚至被视为种地的必备之选。近年来,我国生物肥料行业迎来了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受绿色有机食品消费增长、精准农业发展、化肥农药零增长政策等因素的驱动,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99.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71.44亿元,估计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04.44亿元左右,同比上涨7%。
注:本文节选出自智研咨询发布的《研判2025!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土壤污染严重,生物肥料成现代农业新宠[图]》行业分析文章,如需获取行业文章全部内容,可进入智研咨询官网搜索查看。
本《报告》从2024年全国生物肥料行业发展环境、整体运行态势、运行现状、进出口、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系统、客观的对我国生物肥料行业发展运行进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5年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是系统分析2024年度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发展状况的著作,对于全面了解中国生物肥料行业的发展状况、开展与生物肥料行业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可供从事生物肥料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等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智研咨询专注产业咨询十五年,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来源:智研咨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