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级崩盘!日韩股市“黑色星期一”狂泻9%!到底意味着什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7 12:36 2

摘要:哀鸿遍野!4月7日,日韩股市遭遇史诗级‘黑色星期一’,日经指数盘中狂泻近9%!韩国KOSPI指数重挫5%,金融圈一片哗然!

哀鸿遍野!4月7日,日韩股市遭遇史诗级‘黑色星期一’,日经指数盘中狂泻近9%!韩国KOSPI指数重挫5%,金融圈一片哗然!

这不是普通的市场调整,而是一场由美国关税大棒引发的全球资本恐慌,撕开了全球化时代的伤口。

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像极了金融市场的“核弹按钮”。

就在4月2日,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10%的基准关税,对日韩等出口强国则施加更高税率。以日本为例,对美汽车出口成本飙升24%,三菱、丰田等股价暴跌,三菱UFJ单日暴跌15%(据日本共同社)。韩国更是重灾区,三星电子市值一夜蒸发上千亿元,半导体行业如多米诺骨牌般倒下。

这次暴跌带来了罕见的“三杀”场景:股市、汇市、商品市场全线崩盘。

不仅日韩,恒生科技指数暴跌13.69%,A股创业板指一度跌近10%(据Wind数据)。避险资产也不再避险,现货黄金失守3000美元/盎司,美债与美元指数双双上涨,反映出市场对“全球滞胀”的极度恐慌。

韩国还罕见地触发了“KOSPI 200期货熔断机制”,这在金融史上并不多见。而日本交易所也紧急启动熔断,但依旧阻挡不住金融股的崩塌。

本轮暴跌中,“程序化交易”成了放大器。

程序化交易是当代金融市场的一把“双刃剑”。在恐慌情绪下,算法自动卖出指令如同“踩下油门的卡车”,加速了市场的下跌。部分个股出现“有价无市”现象,这是流动性危机的先兆。

可以说,这次暴跌不只是金融现象,更是技术、政策与情绪的共振。

日韩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在这场暴跌中无所遁形。

日本:高度依赖出口,尤其是对美汽车与电子产品。日元升值、出口成本剧增,导致金融与制造板块双杀。韩国:外资连续12日净流出,累计超150亿美元(据韩联社)。放开做空限制之后,股市遭遇“补刀式”抛售,科技板块血流成河。

而两国政府的应对措施,则更像是“应急缝针”,难以对抗全球资本市场的系统性恐慌。

日韩的震荡迅速传导至全球市场,引发连锁反应。

新加坡、台湾、越南等股市同步暴跌;美股期指一度跌超5%,VIX恐慌指数飙升至历史高位(据彭博社);黄金、原油、白银等商品市场同步下滑,说明市场对全球需求前景极度悲观。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警告称,当前的市场状况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高度相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1987年“黑色星期一”与2025年这次暴跌有何异同?

相似点:都因政策不确定性+程序化交易引发市场连锁踩踏;不同点:1987年后全球化加速,而现在是全球化退潮、逆全球化加剧;在资产配置逻辑上,传统避险资产失效,生物科技、农业、军工等成为“抗跌新贵”

这也提示我们,投资逻辑正在发生根本转变。

尽管风暴当前,仍有几个利好信号值得关注:

印尼、新加坡等新兴市场出现外资抄底迹象;G20紧急闭门会议正在推进国际协调;一些国家准备重构供应链,推动“区域自贸体系”替代WTO僵局。

如果危机能倒逼全球重新审视贸易与金融秩序,或许又将迎来一次结构性转机。

“金融市场就像一面照妖镜,谁在裸泳,一眼就看得清。”

日韩的“黑色星期一”,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全球化退潮下的一次“真相时刻”。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场风暴虽然身在远方,但影响却可能蔓延至房贷利率、基金收益乃至就业市场。

A. 只是短期恐慌,很快反弹B. 是全球金融危机前兆C. 和我关系不大,但会关注D. 看不懂,但感觉不妙!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你的看法,点赞+关注,我会持续追踪全球市场动向,解读复杂金融背后的生活影响!

日本共同社、韩联社、彭博社、Wind数据、网易财经、华尔街日报、桥水基金官网

来源:小欧的养韵文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