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66年的一天,外面的天刚刚亮不久,一间宿舍外面就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他们带着红袖标,高喊着口号,扬言要给屋子里的人好看。
参考资料:
1:周小舟.凤凰网
2:生为人民 死为人民——纪念周小舟同志诞生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3:周小舟:书生意气自英雄.大众网
4:周小舟之死 .新语丝
1966年,一则震惊中央的消息传来:毛主席曾经的秘书,在家中服药自尽!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选择结束生命的这天,恰好是毛主席的生日!
明明是老人家最信任的心腹,为何会选择这样一条绝路?从毛主席的秘书,到绝望自杀,在他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1966年的一天,外面的天刚刚亮不久,一间宿舍外面就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他们带着红袖标,高喊着口号,扬言要给屋子里的人好看。
那段时间以来,这样的场景,几乎隔几天就会上演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而每当外面喊起口号,里面的人就会战战兢兢,小跑着出来“受罚”,可这一次,无论外面怎么喊,屋子里却始终没有动静。
有人急了,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抬脚踹门,一群人直接蜂拥而入。可当他们进去后,眼前的一幕,却让在场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叫骂声也瞬间戛然而止。
因为里面的人,他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早已没了呼吸,而他的手边还放着一个,空空如也的安眠药瓶子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毛主席的前秘书、原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
1912年,周小舟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地主家庭,然而,他却与常人印象中的"大少爷"不同,虽然家境优渥,但却从小就与农民、长工同吃同住,甚至还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而也正是这份,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让他早早在青年时期,就决定投身革命事业
直至1935年,一次关键性的谈判,改变了他的命运。
当时,中共派他前往南京与国民党代表谈判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事宜。谈判中,周小舟表现出色,据理力争,充分展现了过人的政治智慧与谈判才能。
而这次出色的表现,也让他获得了党中央的青睐,被调至延安中央军委工作,就这样走入了毛主席的视野。
周小舟为人机灵,能力突出,而他恰好又与伟人是湖南老乡。就这样,20岁出头的周小舟,被派到毛主席身边,担任秘书一职。他先后以八路军代表和毛主席代表的身份,与山西阎锡山、新疆盛世才谈判,整个过程有胆有识,不辱使命。
1953年,周小舟被任命为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在主政湖南期间,政绩斐然。
毛主席在视察湖南期间,也曾高度赞扬他:
"苏东坡讲'驾一叶之扁舟',那说的是'小舟',你已经不是小舟了,你成了承载几千万人的大船了!"
按理说,周小舟既有自身的真才实学,又有伟人信任赏识做背书,仕途理应是一片光明才对。可谁也没有想到,没过几年,他竟然突然遭遇政治滑铁卢,不仅地位处境一落千丈,甚至还走上了自杀的绝路。
而这一切,与一位开国元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么,这位曾被毛主席称赞为"承载千万人的大船"的干部,为何会走上自杀这条绝路呢?而他将日期选在伟人生日这天,是否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更令人不解的是,当时,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究竟是谁将周小舟逼上绝路,但却无人敢对真凶说半个不字。而在这背后,究竟又隐藏着怎样的博弈和较量呢?
这一切,还要从庐山会议说起,那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让周小舟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转变。
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彭德怀向毛主席提交了一封信,对大跃进提出批评意见。这封信中的许多材料,正是周小舟作为湖南省委书记,提供给彭德怀的。他曾多次向彭德怀反映湖南基层的真实情况,并建议彭帅向中央反映。
可也正是这一片好心,竟然间接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暴。
庐山会议后,彭德怀遭遇滑铁卢,而周小舟作为重要材料提供者,自然也难逃责任。他很快被免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职务,而后逐渐被边缘化。
1966年,随着那场运动的爆发,周小舟的处境也更加艰难,频频遭到批斗。
12月25日,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批斗会后,还没从中缓过神来,竟然又被告知,第二天早上8点,还要继续接受批斗。而这,也成了压垮周小舟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晚回到家中后,周小舟越想越绝望,越想越屈辱,然后颤颤巍巍从枕头底下拿出一瓶药,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这一天,恰好还是曾经老首长的生日。可当时,周小舟出事地点在广州,而毛主席却远在北京,对于这位昔日老部下的遭遇并不知情,一切都不过是巧合罢了。
遗憾的是,周小舟之死,在当时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人们在特殊的年代里对这样的悲剧早已经麻木。直到1979年,随着大批冤假错案的平反,周小舟终于得到昭雪。
中央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将他的骨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他的一生功过是非,也终获公论。
他的悲剧,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缩影,也是众多政治人物命运的写照。
来源:空中战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