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交大!他们荣获2025年校长奖!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7 11:05 2

摘要:作为上海交大师资队伍中的“洋面孔”,他自2013年以来扎根中国,筑梦交大。他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倾力打造高水平全英文课程,指导博士生超15名,毕业后继续在世界一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面向生命健康,聚焦可穿戴系统及康复医疗研究,获批国际创新研

传播知识火种,他们为教育赋能

奋战科研阵地,他们为创新攻坚

坚守台前幕后,他们为赛事护航

他们是交大人的优秀榜样

他们的事迹生动诠释了交大精神品格

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

一起见证,前行的力量

杨振斌书记、丁奎岭校长为获奖个人和集体代表颁奖

Peter Bradley Shull

——筑梦交大的“洋青椒”

推荐单位: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他来自大洋彼岸

是“洋面孔”的“中国通”

做数字康复技术的“追梦者”

融汇中西的“洋先生”

搭建文化交流桥梁

引领国际合作创新团队新示范

作为上海交大师资队伍中的“洋面孔”,他自2013年以来扎根中国,筑梦交大。他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倾力打造高水平全英文课程,指导博士生超15名,毕业后继续在世界一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面向生命健康,聚焦可穿戴系统及康复医疗研究,获批国际创新研究团队项目等,提升科技水平和国际声誉,为推动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及交流等做出重要贡献。

沈柏用

——狙击“癌王”的创新先锋

推荐单位:附属瑞金医院

他扎根临床诊疗与基础研究30余年

首创“胰腺癌全生命周期诊治体系”

打造全球规模第一,手术量第一,

治疗效果第一的“三一”团队

作为著名胰腺外科专家,沈柏用凭借着“敢冲锋、敢突破、敢创新”的战斗精神,在与癌王斗争的征程中,不畏顽敌,思变求远,首创“胰腺癌全生命周期诊治体系”,努力带领其团队成为全球规模第一,手术量第一,治疗效果第一的“三一”团队,目前已将胰腺癌五年生存率从7-10%提高到21.2%,根治后5年生存率高达29%,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

林浩东

——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坚守者

推荐单位: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他长期致力残疾人康复事业

大爱无疆守护生命尊严

聚焦科研创新,提出“交大方案”

成倍提升神经损伤治疗有效率

创建“中途之家”康复模式

惠及全国2万伤友

他是2023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长期致力于残疾人的康复事业,将研究成果服务于残疾人。先后发明了多种新的手术方法来重建神经损伤患者的大小便功能、行走功能以及治疗褥疮,大大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延长了其寿命,并使部分患者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担任“脊髓损伤康复热线”医学顾问,入选中国中青年脊髓损伤康复优秀人才。

胡佳腾

——白衣为甲的“六边形”医学生

推荐单位:医学院

他在手术台上身披30斤铅衣

突破“微创手术禁区”

以创新为剑

十余项科创奖项在世界舞台发出交大强音

白衣为甲,红心志愿

助力罕见血管疾病科普公益

胡佳腾,医学院2023级外科学博士研究生,师从附属九院血管外科刘晓兵教授。“国产化主动脉数智系统研发与转化”青创工作室学生负责人,“久脉”科普项目学生负责人。主持参与12项课题,第一/共一发表论文13篇,前三发明人授权国家专利14项,第一/第二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项。曾获国家奖学金、宝钢特等奖、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职规赛上海赛区金奖、挑战杯上海市特等奖、国创赛全国银奖等60项奖项荣誉。

陶庆

——久久为功的跨文化交流使者

推荐单位:外国语学院

他是春风化雨,

三尺讲台育桃李的教学名师

他是精研译术,

重要场合担大任的权威译员

他是入情入理,

交大故事广传播的文化使者

他长期从事英语和翻译教学,致力于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翻译人才,多年来坚守在国际交流合作一线,为交大重要时刻提供高质量翻译服务。他连续多年考核优秀,曾荣获上海市“育才奖”、学校教书育人奖一等奖、“烛光奖”一等奖、佳和优秀教学奖;牵头参与的教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上海交通大学总结大会特别贡献奖。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合唱团

——以乐传情的校园文化名片

他们是中国综合性高校合唱团引领者

以歌载道,以美育人

用最优美的和声雕刻交大文化名片

以歌声书写情感与记忆,装点起校园生活的艺术色彩。用和谐的旋律与深厚的艺术感染力,培养一批批兼有良好文化修养和艺术底蕴的优秀学子。世界合唱冠军赛中,他们用一腔热忱,让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大艺展中,他们砥砺耕耘,蝉联历届全国金奖。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合唱团,以歌声为媒介,唱响交大学子不懈追梦的青春赞歌。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上海交通大学专项工作办公室

——国际创新盛会幕后的稳固基石

聚势而强,因势而谋

他们是大赛的架构师

乘势而上,顺势而为

他们是大赛的助推剂

随势而变,应势而动

他们是大赛的护航员

身为大赛承办组织工作的核心部门,专项办宏略筹谋、精缜铺排,高效完成组织架构组建,为大赛筑牢工作根基;居中擘画、穿针引线,助推筹备工作平稳有序;保驾护航、卫戍周全,解决急难愁盼,全力保障大赛圆满举办,创造了“参赛办赛双丰收”的斐然佳绩,呈现了一场“顶尖、顶级、顶配”“精致、精彩、精准”的国际创新盛会。

附属仁济医院心血管创新团队

——仁术济世的临床创新转化先锋队

他们于生死时速间

迸发心脏最强音

仁心仁术,济世济众

守护万千群众心血管健康

让每一颗心脏健康搏动

团队以重大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坚持在临床一线发现临床问题、解决临床问题,实现科技创新与转化。学科持续培养一批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医者、学者和师者,涌现了一批国家级和上海市人才。先后牵头近百项国家级项目,研究成果写入国际权威心血管内科学教科书、WHO卫生行动纲领文件和10余部国际临床指南与标准,2024年度牵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哪吒”团队

——驰骋天海的交大创新团队

他们十年磨一剑

夺得国创大赛全球总冠军

敢闯敢创,聚力攻关

实现“上天入海”的梦想

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海洋学院“哪吒”团队致力于海空跨域航行器关键技术研发,十年磨一剑,攻克环境感知-智能跨域控制技术,成功研制“哪吒”系列跨域航行器,完成全球首例复杂海况海空跨域全流程试验,突破百米潜深,国际领先。“哪吒”项目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夺得全球总冠军,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和殷切期望,展现交大人敢闯敢创的精神风采。

科研院学术发展与成果处

——顶尖学术成果的推动者

他们以科技创新引领科研高质量发展

发挥品牌效应,助力人才成长,

提升学校声誉

全链条服务推动学校重大科技成果产出

学术发展与成果处围绕 “发挥品牌效应,助力人才成长,提升学校声誉”核心理念,深度服务教育、科技、人才 “三位一体”统筹发展战略,精心构建成果产出、科技奖励和人才成长交相辉映的发展格局。团队成员以精准专业的服务,成为科研人员勇攀高峰的坚强后盾,建设完善重大科技成果从科技创新策源到成果产出落地的前瞻性、全链条、体系化培育机制,助力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

学术发展与成果处肩负科技创新中基础策源、成果奖励、科学普及、国际合作四大使命,学校2024年顶尖论文爆发式增长,年度NSC发文52篇,其中第一单位发文16篇,首次突破两位数!学校2023年国家奖取得重大突破,共获奖8项,其中一等奖2项,获奖总数居全国第二,一等奖数并列全国第一。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是交大在精神文明领域的最高荣誉,用以表彰在弘扬爱国奋斗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交大文化、彰显交大精神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师生员工。经过评选,10个个人和集体荣获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

求真务实,努力拼搏

敢为人先,与日俱进

这是薪火相传的交大精神

这是砥砺奋进的力量源泉

再启新程

交大人 勇毅前行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