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药物开发领域,GLP-1疗法的故事似曾相识:历经多年研究后迎来突破,龙头企业抢占市场,数十亿美元收入涌入,追随者争相分一杯羹。这正是十年前PD-1抑制剂重新定义癌症治疗的剧本。然而,行业专家提醒,PD-1领域的教训可能为GLP-1热潮敲响警钟——许多押注“F
在药物开发领域,GLP-1疗法的故事似曾相识:历经多年研究后迎来突破,龙头企业抢占市场,数十亿美元收入涌入,追随者争相分一杯羹。这正是十年前PD-1抑制剂重新定义癌症治疗的剧本。然而,行业专家提醒,PD-1领域的教训可能为GLP-1热潮敲响警钟——许多押注“Fast Follow”策略的公司终将失败。
尽管肿瘤学是过去十年研发的主战场,但涌入GLP-1赛道的生物技术公司和大型药企数量远超PD-1时代,GlobalData分析师AkashPatel指出,“GLP-1高效疗法的竞争已白热化。”
PD-1:两强争锋
默沙东的Keytruda(2014年首个获FDA批准PD-1药物)与百时美施贵宝(BMS)的Opdivo(2014年12月获批)的竞争是经典案例。
起初,Opdivo凭借更广适应症占据销售优势(2015年销售额9.42亿美元vs Keytruda 5.66亿美元),但默沙东通过精准的临床试验设计和肺癌适应症获批实现逆袭。至2024年,Keytruda以294亿美元登顶全球药物销售榜,而Opdivo仅以93亿美元位列第九。
其他PD-1玩家如罗氏的Tecentriq(2024年销售额41亿美元)和阿斯利康的Imfinzi(47亿美元)通过差异化适应症分得市场。
然而,失败者众多:辉瑞的Bavencio因销售低迷被迫归还权益,诺华的Tevimbra合作终止。小型生物技术公司试图通过联合疗法突围,但多数因疗效不足折戟(如Nektar公司与BMS的失败合作)。
GLP-1:差异布局
不管是何赛道,总有人失意有人得意。但GLP-1竞争者与PD-1药物在市场竞争中挑战截然不同(对比详见附表)。
探寻平衡点
与PD-1市场早期阶段不同,彼时PD-1赛道重点是快速开发“me-too”疗法,GLP-1类药物开发应更注重差异化产品的开发。这不仅更具复杂性,而且未来市场对差异化产品的反应也难以预测。
GLP-1市场虽潜力巨大,但其发展路径与PD-1存在本质差异:消费属性、支付博弈与患者行为复杂性将主导竞争格局。成功者需在疗效、依从性、可及性之间找到平衡,并通过适应症扩展构建代谢疾病生态,而非简单复制PD-1的“广谱抗癌”模式。
未来十年,该领域可能将见证“赢家通吃”与“长尾创新”并存的市场分化。
(原文下载网址:https://www.biospace.com/business/glp-1-drug-boom-recalls-the-rise-of-pd-1-checkpoint-inhibitors 下载日期:2025年4月1日)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