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诈马宴,被誉为大草原上的奢华宫廷第一宴,传承了蒙古族传统烹饪技艺之经典,汇聚了蒙古族宫廷饮食礼仪之精华,是对蒙古族饮食文化的敬仰和礼赞!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味道
提到鄂尔多斯
你可能会想到辽阔的草原
那么,鄂尔多斯
都有哪些美食呢?
鄂尔多斯“宴”汇聚了草原丝路的传奇美食、鄂尔多斯“烩”浓缩了温暖人生的家常美味、鄂尔多斯“忆”留住了难以割舍的乡愁记忆。
一、鄂尔多斯“宴”-草原丝路的传奇美食
1. 诈马宴-烤全牛
诈马宴,被誉为大草原上的奢华宫廷第一宴,传承了蒙古族传统烹饪技艺之经典,汇聚了蒙古族宫廷饮食礼仪之精华,是对蒙古族饮食文化的敬仰和礼赞!
2. 鄂尔多斯婚礼宴-羊背子
羊背子,蒙古语称“乌查宴”,又称“秀斯”,就是全羊宴。羊背子,一般选用鄂尔多斯细毛绵羊制作,脂香浓郁,鲜嫩软烂,丰腴醇厚。全羊宴,场面宏大,热闹非凡,体现了浓郁的鄂尔多斯风情、蒙古族敬畏自然的饮食习俗和独特的待客之道。
3. 阿尔巴斯风干羊肉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烹饪。被誉为“肉中人参”的阿尔巴斯山羊肉,肉质细腻、高蛋白、低脂肪、无膻味,不放任何调料,只需在小火炖上几个小时,放几勺盐就能出锅。当然,稍微讲究些的人家用泉水炖出来,那就更加原汁原味了。
4. 鸿运牛头
鸿运牛头,又叫“开大宴”,是鄂尔多斯招待贵宾的吉祥盛宴。此菜选用黄牛头卤制,入老卤水,经过煮-焖-泡-煮近9个小时的加工,牛皮软糯、胶质丰厚;牛脸细嫩,肥瘦相宜;牛肉筋道,耐嚼入味。牛鼻上的肉要献给最尊贵的客人,寓意牛气冲天!
5、迎亲套茶(奶茶、酸奶、酥油、奶皮、达西玛、撒子、枣泥饼、空壳饼)
鄂尔多斯迎亲套茶由白食和茶点组成,白食主要包括蒙古奶茶、酸奶、酥油、奶皮、达西玛等。最为特别的达西玛,是鄂尔多斯杭锦旗独有的非遗传承美食,用断奶期精华乳脂发酵而成,生津解渴,补脾养胃,口感醇厚。迎亲套装的蒙古点心也别具特色,有皮薄馅厚、暄软香甜的枣泥饼;制作神奇、香脆酥甜的空壳饼;层叠弯曲、线条优美的羊油馓子。
二、鄂尔多斯“烩”-温暖人生的家常美味
6.排骨焖山药丸子
排骨被山药丸子吸取了油脂,香而不腻,唇齿留香。荤素相互映照,彼此交融,烩出温暖,是鄂尔多斯人的家常美味。
7.腌猪肉烩小白菜
将猪肉切成一寸见方的块炒熟炒透,待肉块呈焦红色出锅冷却,在缸内将肉铺平后灌油贮藏。这种腌猪肉通常能贮存到来年秋冬季节。出缸后,与小白菜和土豆的约“烩”中,腌猪肉咸香浓郁,小白菜清香翠绿,在熟烂土豆的包裹下相得益彰,软糯醇香,是鄂尔多斯最日常的下饭菜。
8.准格尔六大碗
外酥里嫩的酥鸡、色泽红亮的扒肉条、软糯油润的丸子、清香软烂的焖肉、肉质鲜嫩的清蒸羊、酸甜可口的樱桃肉,传统的龙口蒸锅工艺,悠长的味道,淳厚的肉质,造就了准格尔旗独特的六大碗。
9.沙葱炒羊宝
沙葱炒羊宝,滋补壮阳,补肾益气,鲜嫩软滑,有“草原明珠”的美誉。是“草原珍珠节”牧民们喜庆丰收、祈福五畜兴旺必不可少的美食。
三、鄂尔多斯“忆”-难以割舍的乡愁记忆
10.鄂尔多斯小吃
巧手花馍,豌豆豆面,驴肉碗砣,黄米糕圈,小米凉粉,糜米酸粥,沙葱土豆泥
巧手花馍:鄂尔多斯主妇用纯朴的民间绘画和巧妙的造型技艺将普通的面团变成了五彩斑斓、形神兼备、造型美观、做工细腻、色彩绚丽、花样百出的巧手花馍。作为民间祝寿、过生日、结婚宴席仪式上的必备面点,是鄂尔多斯人最喜庆的乡愁。
豌豆豆面:做豆面一定要手工操作,煮好的豆面加上土豆丁和肉丁熬煮好的臊子,香气四溢,清新爽口。面中沙蒿籽的特殊香味,别有一番味道,是鄂尔多斯人最朴素的乡愁。
驴肉碗砣:质地细腻,柔软爽口。
黄米糕圈:黄米糕圈是用黄糯米和少量糜米面做成,曾是鄂尔多斯逢年过节必备的传统美食。色泽金黄,甜香软糯,独具鄂尔多斯特色的“甜甜圈”,是鄂尔多斯人最甜蜜的乡愁。
小米凉粉:清凉可口、消暑下火、筋道嫩滑。
糜米酸粥:金黄透明,酸甜爽口,清香味浓。
沙葱土豆泥:香郁绵软,丝丝爽滑,老少皆宜。
鄂尔多斯这座日渐国际化、时尚化、现代化、快速化发展的城市,一直保留着独特的饮食礼仪,并成为鄂尔多斯多元交融文化特点的标识。
民族风情与地缘地貌相融合,
使得鄂尔多斯饮食文化
丰富多样、别具一格。
来鄂尔多斯,
感受鄂尔多斯人的自由、好客;
来鄂尔多斯,
品尝草原美食在舌尖上的跳动。
来源:看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