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师者・托举未来 —— 我眼中的邗江好老师 | 梅岭小学金辉分校 胡晓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2 21:15 1

摘要:在运河之畔的邗江,每一位教师都是托举未来的力量。第41个教师节期间,为展现邗江教师润心启智、守护成长的风采,凝聚家校社尊师重教的共识,特别推出“致敬师者・托举未来——我眼中的邗江好老师”专栏,从家长、学生、搭档的视角,讲述教师在平凡教育工作中的暖心点滴,呈现他

用爱破“游戏迷”困局

让厌学孩子重拾成长方向

梅岭小学金辉分校胡晓文

在运河之畔的邗江,每一位教师都是托举未来的力量。第41个教师节期间,为展现邗江教师润心启智、守护成长的风采,凝聚家校社尊师重教的共识,特别推出“致敬师者・托举未来——我眼中的邗江好老师”专栏,从家长、学生、搭档的视角,讲述教师在平凡教育工作中的暖心点滴,呈现他们乐教爱生、协同育人的动人模样,展现邗江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看着儿子拿着小学毕业证书,主动跟我约定“初中每周只玩1小时游戏”时,我总想起两年前他刚升五年级的模样——那时的他是十足的“游戏迷”,放学就抱手机,作业拖到半夜,甚至躲在被子里玩到凌晨;上课走神,课本画满游戏角色,语文读不通、数学算不对;还因英语老师没收手机当场吵架,说“读书不如打游戏”。我摔过手机、罚过他,可孩子更叛逆,成绩一路下滑。直到胡晓文老师接手班主任兼语文教学,这团“乱麻”才慢慢理顺。两年来,她不用批评压制、不拿成绩否定,用耐心和智慧帮孩子戒“手机瘾”、找学习兴趣,也让我读懂了“好老师”的真谛——用理解接纳不完美,用责任托住成长每一步。

第一次深聊是五年级开学第三周,胡老师的电话没有指责,反而温和地说:“孩子聊游戏时表达清晰、逻辑强,咱们从他感兴趣的事入手,慢慢引导到学习上。”后来去学校,她拿出记满细节的笔记本:“9月7日,他画游戏角色却能说清背景故事;9月10日,跟英语老师争执后,偷偷摆齐了老师的作业本。”她告诉我:“孩子沉迷手机,是现实里没找到更有趣的事;跟老师冲突,是不会表达情绪。咱们先不盯‘戒手机’,先让他知道‘有人懂他’。”那天我们约定“双向反馈计划”:她每周跟我报一个小进步,我每天跟孩子聊10分钟“游戏外的事”,只倾听不批评。

这个约定成了改变的开始。有次孩子带手机进教室被数学老师没收,回家又哭又闹,我正要发火,胡老师先发来消息:“别骂他,我来聊。”第二天她没批评,反而问孩子:“你玩的游戏是不是有‘任务挑战’?完成有奖励对吗?”孩子眼睛一亮,讲了半天游戏规则。胡老师趁机约定:“学习也设‘挑战’,每天认真听课20分钟得‘课堂小达人’贴纸,攒10张,我听你讲一节游戏故事课。”她还跟数学老师沟通,把练习题变成“闯关”,每对5道画一颗“星星”。慢慢的,孩子开始期待上课,会主动炫耀“今天得2张贴纸”,跟老师的冲突也少了,数学老师还说:“他现在会主动问‘这道题算闯关成功吗’,进步很大。”

胡老师的用心,更藏在帮孩子戒“手机瘾”、克“厌学”的细节里。五年级上学期,孩子总找借口不写作业,说“语文课文读不懂、作文不会写”,一有空就抢手机。胡老师没逼他硬学,而是把语文和他的兴趣结合——教《草船借箭》时,让他把故事改成“游戏剧本”,给诸葛亮、周瑜设计“台词”;作业也不要求长篇作文,只写“游戏日记”,哪怕只记“今天游戏完成任务,开心”。

有次孩子因不会分析课文人物性格,对着语文书发呆,烦躁地说“不如玩游戏”。胡老师没催他,而是聊游戏:“你玩的游戏有‘辅助型’‘攻击型’角色吧?诸葛亮就像‘策略型角色’,靠计谋赢。”孩子一下来了兴趣,跟着分析“诸葛亮为啥借箭、周瑜为啥不服气”,还主动画了“角色分析图”。胡老师把图拍给我,附言:“孩子不是不爱学,是没找到乐趣,多给点耐心。”那之后,孩子对语文越来越感兴趣,放学会聊“胡老师讲的故事”,还主动读课外书,玩手机时间也少了,有时玩一会儿就说“该写‘游戏日记’了”。

在助力家校协同上,胡老师也让家长成了“合伙人”。六年级上学期,班级开展“成长积分赛”,积分项目很细:按时交作业1分、帮同学2分、上课发言1分、“一天不玩手机”3分。她跟我说:“家里同步积分,孩子‘先写作业再玩’就加2分,攒100分换喜欢的课外书,比打骂管用。”

孩子特别在意积分,每天问“昨天得几分”。有次为换《西游记》,他主动交手机:“今天不玩,多挣分。”胡老师在班级表扬他:“XX能管住自己,是‘成长小勇士’!”孩子回家兴奋地说“胡老师给了‘勇士徽章’”。那之后,他养成“先学后玩”的习惯,不用催作业,还会主动规划任务。

还有次胡老师组织“家长分享会”,让我聊“帮孩子减手机依赖”。我紧张时,她鼓励:“就说‘积分赛’的真实经历,最有说服力。”分享那天,孩子坐在台下很骄傲,我讲完他还站起来说:“积分赛比玩手机有意思!”课后胡老师说:“孩子在意你的认可,多站在他这边,他更有动力改。”那之后,我学着用鼓励代替批评,亲子关系也更融洽了。

如今孩子小学毕业,成绩虽中等,但不沉迷手机了,上课认真、主动问问题,还说“以后想当故事作家,写游戏故事”。聊起胡老师,他总说:“她从不骂我‘贪玩’,还说我‘讲故事厉害’。”我知道,胡老师不仅改了孩子的学习态度,更守护了他的自尊心——不用成绩定义未来,不用“沉迷游戏”否定价值,用理解和责任帮他找方向。

毕业典礼上,孩子给胡老师送了自己写的“游戏故事集”,夹着纸条:“谢谢您不讨厌贪玩的我,让我知道学习比游戏有意思。”这就是我心中的好老师:不功利、不急躁,用爱接纳所有,用耐心伴成长,用责任铺前路。而胡老师,就是这样让我们永远感恩的好老师。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