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经我一度认为,等自己父母老了以后,没有时间照顾到他们,就会把他们送进养老院里,起码养老院有人照顾他们的起居生活,而且在养老院也有伴聊天,想想这样的日子也挺美好的,
曾经我一度认为,等自己父母老了以后,没有时间照顾到他们,就会把他们送进养老院里,起码养老院有人照顾他们的起居生活,而且在养老院也有伴聊天,想想这样的日子也挺美好的,
但万万没想到,在养老院干保洁的舅妈跟我说了一番话之后,这一干就是5年的时间。
经过我舅妈给我的普及,对养老院的认知彻底刷新了,听完之后我才明白养老院的嘴脸,真的不建议把老人送进养老院。
曾经的我以为养老院那有吃有喝,还有同龄人一起唠嗑聊天,这样跟我们儿女住一起做对比,长辈们也喜欢这样的生活,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
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如果家里有老人的,我奉劝大家一句,宁愿自己辛苦一点,千万不要把老人送进养老院,不然后悔莫及。
以下是我舅妈跟我说的一番话,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我舅妈今年48岁,小学文化程度,他在县城附近找了一份养老院保洁的工作,这一干就是5年的时间,
同时养老院的护工也分两类,一类是比较有爱心细心照顾的人,相反呢,另一类是脾气暴躁且没有耐心的人,有时候还会对老人苛刻。
她还跟我说养老院的伙食虽然不差,每天都会讲究一个营养搭配,但是这些食物,周一到周五,从早上到晚上,几乎每天都是一模一样的饭菜,日复一日,短时间还能接受,但是长时间这样吃,换谁谁都受不了。
就在上周二,我舅妈亲眼看到一位护工,态度非常恶劣的对待一位瘫痪老人,因为瘫痪老人自理都困难,基本吃饭吃拉撒都在床上,都会受到护工的白眼相待,
也不耐心,瘫痪老人也很无奈,眼睁睁的看着她,有些痴呆老人,这些脾气暴躁的护工,为了防止他们把排泄物抹在窗帘上,护工会在晚上让老人穿上尿不湿,然后简单粗暴的绑在床了,
如果是自己亲眼看到这些场景,心里肯定也很难受。
舅妈在养老院工作了5年,各种各样的场景都见惯了,新老人刚搬进来的1~3天,心情都很愉悦,因为看到比较多的伙伴热闹,进来都是哼着小曲,
但是时间太久了,过了两个月之后的变化,发生了翻天覆地,两个月之后就像被魔术师换过一样,安静的像木偶,
虽然在养老院不愁吃不愁穿,但如果没有了感情的滋润,在这样的环境待久了,人的精神气貌都变得傻呆呆的。
舅妈跟我说,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老人,是一位很慈祥的退休公务员,张奶奶今年75岁,待人温柔慈善,很喜欢跟人聊天,平时跟我舅妈聊的最多,
常常跟舅妈聊起她年轻工作的时候,更多的是聊起她家里的事,在她37岁就丧夫了,自己养大一儿一女,儿女从小就懂事,长大之后也有一番成就,儿子现在定居国外,
每年就过年的时候带孙子回来见一面,每次来回的时间都非常匆忙,女儿嫁省外,在家里要照顾小孩,平时也走不开,要照顾两个小孩也是很辛苦,
女儿一有空就会打视频跟张奶奶视频聊天,但是线上的跟见面还是有区别的。
每次吃完饭后舅妈都会发现张奶奶,经常拿着他们以前一家四口的照片,捧在手上,静悄悄的在那自言自语,经常看到她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这种孤独感旁人看到都觉得不是滋味。
舅妈说养老院这地方也挺怪的,就算性格再好的老人,刚进来的,一个星期跟两个月之后对比,硬的变得好大,要么一天就不说话,要么就脾气暴躁的很,
李大爷从第1天进来就很开心,都主动跟其他老人还有护工们说话,但是一个月后,李大爷就开始抱怨自己的儿女不来看自己,他现在经常坐在养老院的角落里发呆,
每隔几天都能听见救护车的声音,在养老院他住的很不习惯,他总想要回家,现在总是在闹脾气,吃饭都没胃口,一下子从刚进来的110斤瘦到了90斤。
在养老院干了5年的保洁舅妈说,可以很负责的对大家说,千万不要把老人送进养老院,一定要问过老人的意愿,而不是为了方便自己,没有去尽到做儿女的责任,父母一辈子养育自己不容易,
俗话说得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多陪伴老人,老人需要的是陪伴,陪伴就是老人晚年生活的最大幸福,大家说对不对?如果你们还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月月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