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间四月,芳菲满目,正值市民外出踏青、拥抱自然的黄金时期。然而,乍暖还寒的气候以及频繁的降雨,致使环境湿度增加,为各类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适宜环境。为切实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滨州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
人间四月,芳菲满目,正值市民外出踏青、拥抱自然的黄金时期。然而,乍暖还寒的气候以及频繁的降雨,致使环境湿度增加,为各类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适宜环境。为切实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滨州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
警惕流感,防不容缓
重点人群
4月气温波动大,部分呼吸道传染病仍在流行。儿童、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者和免疫力低下人群身体适应能力较差,易感染流感病毒。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
预防措施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前往人员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科学佩戴口罩。
“手”护不力,当心手足口病
重点人群
5岁以下儿童。4月天气转暖,适合病毒生存,儿童在幼儿园、游乐场等场所活动增多,增加了感染风险。
传播途径
通过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物品传播。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儿童要勤洗手;定期对儿童玩具、餐具等物品消毒;尽量避免儿童与患者密切接触。六个月到五岁儿童接种EV71疫苗;患病儿童居家隔离,清淡饮食;若持续高热、肢体抖动或呕吐,应立即就医。
进入高发期,认清布病
每年春夏季是布病高发期,做好防控很关键。
重点人群
畜牧业养殖、贩卖、屠宰人员,兽医,接触布氏杆菌样本的科研人员,是布病高危易感人群。养殖场地卫生差、排泄物随意堆放,畜产品加工车间通风和消毒不到位,牧区牲畜集中,都易传播布病。
传播途径
通过接触病畜分泌物、排泄物,食用未煮熟的畜产品,吸入含菌气溶胶传播。
预防措施
相关人员作业时做好防护,定期清洁消毒牲畜圈舍,妥善处理病畜。日常选择检疫合格、熟透的畜产品。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接触史。
“防”控失策,当心蜱虫侵袭
重点人群
户外活动爱好者、林区居民、畜牧养殖者。4月气温回升,草木繁茂,蜱虫活动频繁,这类人群在户外活动时易受蜱虫侵扰。
传播途径
蜱虫常寄于草丛、灌木和树木上,等人经过时,攀附并钻入颈部、耳后等皮肤较薄处吸血,还可能传播莱姆病、森林脑炎等病原体。
预防措施
户外活动穿长袖长裤,扎紧裤腿,选浅色衣物;避免在蜱虫密集处久留;回家后仔细检查身体和宠物;发现蜱虫,别强行拔除,用酒精或专用工具移除。若出现发热、皮疹等不适,及时就医。
远离过敏原,莫当“敏感者”
重点人群
有过敏家族史者、儿童及青少年。4月花粉浓度较高,加上天气多变,易诱发过敏性鼻炎。
传播途径
主要因接触过敏原引发,如花粉、尘螨等。
预防措施
明确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如在花粉季减少外出,关闭门窗;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等;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春野寻鲜,莫陷“食安”危局
4月野菜生长繁茂,热爱自然的郊游者、热衷尝鲜的美食爱好者,以及亲子家庭人群踏入采摘季,邂逅多样野菜。若采摘和食用方式不当,容易带来健康风险。
采摘选址
避开干道、垃圾场、污水渠,选择空气和水源洁净的田野、山林,观察生长土壤。
烹饪处理
流动水冲洗、浸泡后,彻底煮熟,避免凉拌、生吃。荠菜可做羹汤、馄饨,榆钱能做饭饼。
储存保鲜
吃不完用保鲜袋密封,放冰箱冷藏。若野菜变质,立即丢弃。若食用后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需及时就医,并保留剩余野菜。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