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菜摊月入10万?暗访揭开暴富骗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6 18:16 3

摘要:“两小时卖两三百斤卤菜,月入10万元!”“一年存够80万,全靠摆摊卖卤味!”……在短视频平台上,这类标题配上摊位前人头攒动的画面,让无数人心潮澎湃。安徽的“某师傅”便是典型代表:他自称大锅卤菜创始人,靠一口大锅和直播引流,粉丝超74万,单日直播观看量破10万。

“两小时卖两三百斤卤菜,月入10万元!”“一年存够80万,全靠摆摊卖卤味!”……在短视频平台上,这类标题配上摊位前人头攒动的画面,让无数人心潮澎湃。安徽的“某师傅”便是典型代表:他自称大锅卤菜创始人,靠一口大锅和直播引流,粉丝超74万,单日直播观看量破10万。视频中,卤菜大锅堆满食材,顾客排队限购,甚至有人跨省打卡,俨然一副“地摊顶流”的架势。

然而,真相远非如此。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天津某宣称“下午3点售罄”的卤鱼摊位,到点仍剩三四十条鱼无人问津;摊主更坦言“黄河大鲤鱼”实为养殖货,与宣传严重不符。更讽刺的是,有倒闭学员揭露:所谓“排队盛况”实为雇人表演,付款后截图退款,只为制造流量假象。

暴富密码的核心逻辑

视觉轰炸:直径1米的大铁锅、堆成小山的食材,冲击力远超传统卤味店;剧本化演绎:职业群演重复排队、主播话术高度雷同,20多个“某师傅徒弟”账号内容如出一辙;数据造假:直播间用机器人刷屏“真好吃”,质疑评论秒删,营造虚假繁荣。

当观众被视频刺激得热血沸腾时,博主们便亮出终极杀招——收徒卖课。河北的闫柯夫妇交了2980元学费,远赴安徽学艺3天,却发现所谓“独家配方”竟与网络免费版本无异。返乡摆摊20天,日均收入不足百元,设备成本都难以收回。

学费骗局的四大套路

技术敷衍:广东学员王先生花5000元学牛杂煲,发现配方毫无创新;教学重点竟是“拍短视频投流”;合同陷阱:协议中暗藏“商业风险自担”条款,学员维权无门;同质化灾难:衡水街头涌现大量“克隆摊位”,卤菜种类、摆盘方式一模一样,客源被彻底稀释;责任甩锅:当学员质问“为何卖不动”,导师一律归咎于“引流没做好”。

有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假设日销300元,扣除食材、摊位费后净利润约150元,需连续摆摊200天才能回本——而这已是“最好情况”。

大锅卤菜并非首个地摊骗局。此前,提拉米苏、地摊牛排、手工汉堡都曾上演过相同剧本:

提拉米苏:宣称日销千元,实则成本高达18元/块,卖不完只能报废;地摊牛排:直播显示“4小时卖200份”,实际用合成肉压缩成本,遭消费者唾弃;大锅卤菜:学徒们倒闭后才发现,师傅赚的根本不是卖货钱,而是每人3980元的学费。

骗局三部曲

造势期:雇人排队、拍“爆单”视频,投流制造热搜;收割期:以“包教包会”为饵,收取高额学费;撤退期:市场饱和后,换个品类重启循环。警惕“短平快”暴富话术
短视频算法偏爱冲突性内容,但真正的餐饮生意需要长期沉淀。数据显示,依赖短视频引流的餐饮店平均存活期仅8个月。算清成本生死线食材损耗:卤菜隔夜易变质,日销不足50%即亏损;隐性支出:三轮车、定制大锅等设备投入超5000元;时间成本:安徽某学员为拍“争抢视频”,故意缺货引发冲突,反遭投诉封摊。产品才是护城河
杭州某卤味摊主分享成功经验:

当2980元的课程教人“如何拍排队视频”,当卤菜配方沦为引流工具,这场荒诞的财富游戏早已偏离餐饮本质。闫柯夫妇的冰箱里,至今还塞满卖剩的卤菜;而胡师傅的账号下,新一批学徒正排队交钱。

记住这句话:所有命运馈赠的“暴富秘籍”,早已在流量剧本里标好了价格。

来源:小赆拍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