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特别报道│姥爷留下墨宝,收获一整座城的善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7 10:05 3

摘要:“姥爷为深圳地铁题字,却从未亲眼见过……”一篇《求深圳地铁10号线照片》的小红书帖子,意外掀起全城暖心行动。短短几天,评论区被地铁站名照片刷屏——“陌生人的善意,是深圳的日常!”

“姥爷为深圳地铁题字,却从未亲眼见过……”一篇《求深圳地铁10号线照片》的小红书帖子,意外掀起全城暖心行动。短短几天,评论区被地铁站名照片刷屏——“陌生人的善意,是深圳的日常!”

4月2日下午4点,因深圳地铁10号线“神仙书法”而走红的“山西姥爷”王朝珠和家人受深圳地铁集团之邀,从太原飞抵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开启他的首次深圳之旅,也是“圆梦”之旅。在王朝珠老爷子的印象里,“深圳是个文明、有创意的城市,是咱们中国最先进发达的城市之一,非常了不起。”

为期4天的深圳之行,王朝珠在孖岭站抚摸题写的站牌,于岗厦北枢纽挥毫写下“情满鹏城”;探访魔法图书馆,展开一场传统书法艺术与当代图书馆的精彩对话;重逢光雅园,回到“梦开始的地方”;穿戴机械外骨骼助行器,在客家围屋间轻盈漫步……这个吸引全网关注的暖心故事还在持续“上新”。

这场跨越山海的相遇,让我们见证了一座城市的温度与传统的力量。

▲4月3日,在岗厦北枢纽“深圳之眼”穹顶下,王朝珠提笔蘸墨创作书法。晶报记者 成江/图

▲4月3日,王朝珠在岗厦北枢纽展示即兴创作的书法作品“情满鹏城”。晶报记者 罗婉/图

“圆梦的感觉真好”

4月3日上午,在深圳地铁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王朝珠和家人沿深圳地铁10号线依次参观了孖岭站、冬瓜岭站、莲花村站、岗厦北站。在冬瓜岭站,76岁的王朝珠端详着站台上的书法站名,“冬瓜岭”几个字仿佛跃然纸上般鲜活灵动,身形瘦削的王朝珠与他笔下“胖墩墩”的字体形成了可爱的反差。身后,满载乘客的地铁列车呼啸而过。这一瞬,王朝珠难掩激动心情,用一口山西口音激动地说道:“圆梦的感觉真好,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王朝珠端详着站台上的书法站名。晶报记者 成江/图

在地铁站台,有得知王朝珠到来消息的粉丝专程赶来,只为见上姥爷一面:“王老师,您的字写得太好了,我每次走到这里都在想,这个字写得太传神了!”王朝珠欣喜又感动:“谢谢深圳地铁,谢谢深圳人民!比我写得好的书法家太多了,我还远远不够。大家对我的喜爱让我们全家都很激动,我还会继续努力。”

除了参观地铁10号线沿线站点,王朝珠此行还特地打卡了有着地铁“颜值天花板”之称的岗厦北枢纽,现场感受了深圳地铁和城市建筑科技艺术之美,点赞称“每个地铁站都是深圳文化的风景线”。

在岗厦北枢纽“深圳之眼”穹顶下,一场即兴书法创作引发围观。姥爷提笔蘸墨,悬腕写下“情满鹏城”。王朝珠动情地说:“喜欢深圳,深圳的网友非常热情。所以满满的情怀,满满的热情,都在深圳!”他还展示了给深圳网友带来的“手信”——心意满满的书法作品,如“上善若水”中的“善”字、“龙”字等。

“山西姥爷”与深圳地铁开心“同框”的消息很快在网上迅速传播,亿万网友也在屏幕前触摸到了深圳的城市温度。截至目前,微信、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已吸引了超千万人次关注,网友纷纷点赞:“今天,又被深圳暖到了!”“深圳把浪漫写进了地铁站!”“深圳温度,深圳速度!”“这泼天的流量被深圳接住了!”

身在山西吕梁的老人王朝珠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被深圳网友温暖点赞,被陌生的深圳人亲热地喊“姥爷”,还被深圳这座数智时代的“赛博”城市热情相邀。“深圳人的友好和热情,只有亲身感受才能懂得。”外孙女张嘉慧说:“感谢深圳的家人们!”

城市文明,源于文化。在“硬核科技”加速涌现的深圳,除了“速度”,还展现着“温度”的一面。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深圳地铁的设计巧思散落在多个细节之中。比如,深圳地铁里像10号线这样“行走的书法展”不止一处。早在2004年,地铁1号线首通段(罗湖-世界之窗)开通时,站名就采用了手写书法体,把有温度的书法搬进繁忙的车站,也借书法在新时代用自己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2019年9月,深圳地铁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三期工程车站书法站名活动,展现了深圳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

“那次征集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144个城市和地区的2200余幅作品,王朝珠老师的作品就在其中。”据深圳地铁建设设计部工程师程荣回忆,“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读到了各地人民对深圳的情感和对深圳地铁文化建设的支持。”

截至目前,深圳地铁共有1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6号线、10号线的66座车站站名由来自全国各地的9位书法家题写。即便是书法站名,也有多种样式,比如与10号线同期征集的6号线,采用的是庄严雄浑的颜体。短短的地铁站名,少则两个字,长则四五个字,经由不同书写者的雕琢透出截然不同的气韵,在一趟趟地铁抵达和离开的瞬间,为过路的市民、游客留下深圳的温暖印象,也为城市的气质作下注解。

当墨香遇见科技

“大家说深圳图书馆北馆是深圳文化新地标,必须来看看。因为我爱看书,也是个学习的机会。”4月3日下午,王朝珠来到了深圳图书馆北馆。“外孙女告诉我,这个图书馆特别大,里面有很多书,非常先进。”在工作人员陪同下,他先后参观智能立体书库、HiFi室、观影厅、学人书房等特色空间。走进这座充满现代科技感的“魔法藏书阁”,王朝珠不禁感叹,“非常震撼,深圳已经走在中国的前列,高科技在深圳无处不在,”接着他又由衷说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读书有福,深圳人很幸福!”

▲打卡深圳图书馆北馆“魔法藏书阁”。深圳图书馆供图

参观的尾声,王朝珠挥毫题写了两幅墨宝。“文津书海 翰墨风华”,象征着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承载着历史传承,体现了文明积淀与传播。深圳“图书馆之城”以人为中心,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正在为城市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能量和动力。“文旅深圳”四个字则笔力雄浑,与深圳图书馆数百万藏书遥相辉映,更为深圳文旅融合注入崭新期许。

王朝珠此次深圳之旅恰逢北馆的国际“出圈”时刻。3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海外社交平台发布北馆视频,智能书库与分拣系统引发全球惊叹。加拿大博主评论:“中国图书馆的自动化水平令人惊叹!”

这场跨越山海的相遇,正是深圳文化的鲜活写照——21.5米高的钢结构穹顶下,姥爷的墨香与馆藏文献的气息交融。在这里,科技与文明碰撞出独特的火花,让深圳这座城市既前卫又厚重。

重温“梦开始的地方”

4月4日,王朝珠终于来到“梦开始的地方”——位于龙岗区坂田街道的光雅园地铁站。王朝珠回忆,当年得知深圳地铁10号线向全国征集站名题字,他依照征稿要求,选取了最能代表他书法特色的“光雅园”“禾花”两站作为字稿,由此从重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因而“光雅园”一站,也成为了他“梦开始的地方”。令他惊喜的是,在光雅园地铁站,他竟与几年前的手稿重逢。王朝珠手举手稿站在光雅园地铁站站名下,当快门按下,记录下这温馨又有纪念意义的一幕。

随后,王朝珠一行来到吉华街道,游览甘坑古镇和二十四史书院。正值清明假期,甘坑古镇推出纸鸢游园会、缤纷樱花节等活动,古镇甚为热闹。

▲在光雅园地铁站,王朝珠与几年前的手稿重逢。主办方供图

王朝珠还饶有兴趣地体验了深圳时下热门的“科技单品”——机械外骨骼助行器。“哎呀,这感觉轻飘飘的!”据了解,外骨骼机器人能够实时感知用户动作并提供动态助力,游客仅需用束带把设备固定在腰间,就可以自带黑科技游逛景区。借助这一科技助力,他轻松漫步在石板路上,游历于古色古香的二十四史书院与充满客家风情的甘坑古镇之间。

游园的路上,王朝珠邂逅了一群稚气满满的深圳儿童,孩子们告诉“山西姥爷”,目前正在学习毛笔字。王朝珠高兴地勉励孩子们,“咱们是中国人,就应该把中国字写好!”

在古色古香的二十四史书院,王朝珠即性挥毫写下了“趣龙岗有意思”六个大字。“龙岗很有意思,充满趣味。”“这是梦里都想要来的地方!如果能在这里读书,写字,那可太幸福了!这是神仙待的地方!”

▲在二十四史书院,王朝珠挥毫写下“趣龙岗有意思”。 主办方供图

今年年初,深圳龙岗区正式对外公布了城区的全新发展目标——打造“有意思、有商机、有得住、有品质”的现代化城区典范。王朝珠笔下的“趣龙岗有意思”,既呼应了龙岗区当下正全力以赴打造的“有意思”城区定位,也反映出千千万万来深游客对城区的真实感受。正如“山西姥爷”所说,“龙岗有意思,这是梦中都要来的地方!”

未完待续

带着欢欣和不舍,4月5日上午,王朝珠与家人乘机离深返乡。在走进登机口之时,姥爷一再回头挥手致意,说道:“感谢大家!深圳是座太有魅力的城市!”

第一次来深圳,姥爷留下了满满的幸福回忆。“深圳非常时尚、温暖,我觉得深圳市民非常幸福,我感到自己都返老还童了呢!”临别前,姥爷也热情地向深圳网友发出邀请:“也欢迎深圳网友到我的家乡山西看看,欢迎你们!”

姥爷的深圳之行结束了,但深圳“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的善意之举不会结束。这座敢为人先的城市,还将以更开放的胸襟、更创新的姿态,书写更多属于深圳独有的风景和故事,把“流量”淬炼为“留量”。

来源│晶报APP

来源: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