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2 20:08 1

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场伟大而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砚山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共赴国难,前仆后继,积极抗战。全县各阶层爱国人士、各抗日团体,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日救亡,各族群众积极捐款捐物、义务运输、建造兵营、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场伟大而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砚山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共赴国难,前仆后继,积极抗战。全县各阶层爱国人士、各抗日团体,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日救亡,各族群众积极捐款捐物、义务运输、建造兵营、修建机场,热血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参战,奔赴前线英勇杀敌。不仅在物资供给上为抗战作出了超负荷的支持,也在兵源上给予前线极大的支援,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赢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期,砚山县融媒体中心开设“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专栏,通过挖掘人物故事、收集历史档案、走访抗战遗址,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宣传军政军民团结的优良传统。今天推出第七期"鸿翔部队"中的砚山儿女:七名伞兵的抗战传奇》。

伞兵(空降兵)是近现代战争中才出现的新型作战兵种,因其机动性高、突击力强,在二战中战功显著倍受各国军事家青睐。1944年1月1日,中国第一支伞兵部队在昆明挂牌成立,代号“鸿翔部队”。砚山7位青年经过严格选拔进入其中,成为这支精锐部队的一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他们的传奇故事。

(阿猛镇罗俊雄珍藏的鸿翔部队胸徽)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支援英国盟军抗击日军。1943年11月抗日战争反攻阶段,国民政府决定三个月内在全国征集十万知识青年组成青年远征军,计划空运印度接受美军训练。1944年,国民政府在全国各地(县)设立“青年军招募委员会”,大力宣传动员青年参军抗日。

(1937年9月,滇军60军于昆明巫家坝机场誓师抗日)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砚山县罗俊雄、唐贵谦、周名万等50名青年志愿参军入伍。据罗俊雄生前回忆:“我是瞒着母亲到砚山报名参军。”当时他才有16岁, 体检合格后他把年龄改成18岁,才报名成功。这批青年被送达昆明后在北教场训练,随后编入青年远征军207师,大部分士兵训练结束后开赴印度参加抗战。

(来源文山史志公众号)

1944年1月1日,陆军伞兵第1团在昆明市北郊岗头村永丰寺宣告成立。部队为了保密需要,对外号称“鸿翔部队”。伞兵部队的兵员是优中选优。砚山籍的7名青年远征军士兵经体检考试后,再次被选拔到伞兵部队接受美军教官特殊高强度训练,他们是罗俊雄、唐贵谦、周名万、黄文榜、唐司乐(又叫唐廷礼)、任诚沧、刘季先。

(云南省档案馆资料 陆云梁提供 )

部队在昆明岗头村、宜良的江头村开展训练,教他们的不但有中国教官,还有美国教官,训练时间长达半年。他们使用的装备是全新的美式装备,每个士兵一身的黄卡机军服,胸前配有一枚伞兵胸徽,配有大伞(在背后)和小伞(胸前),绑腿内插着一把割伞绳的匕首,头戴钢盔,手提冲锋枪等军械。军饷较优,每月以发红包方式直接发到个人手中。

(伞兵肩章 陆云梁收集)

他们的训练方式也和其他部队有很大不同,据罗俊雄生前接受采访时回忆:“伞兵训练特别严酷和危险,如实弹演习敌火下运动,冒着子弹匍匐前进抢占阵地,如果姿势稍高就可能被打死。”经过苛刻的军事考核合格后,罗俊雄拿到了《空军少尉通任证》和《陆军军事证》,一些未通过考核的队员,就直接淘汰退出了。

(国军伞兵部队和美军教官 来源于网络)

1945年,中国军队决定发起对日大反攻作战,伞兵也开始了他们的使命。伞兵部队作为精锐突击队,降落在敌后,实施破坏和袭扰,牵制日军调往前线的兵力,使正面战场进行反攻的我军大部队顺利前进,收复失地。当年7月,中国伞兵部队在数千公里的战线上进行了三次空降突袭。

(中国伞兵三次空降作战示意图 图片来源于《抗战烽火中的中国空降兵》)

7月下旬,砚山籍7名士兵所在的伞兵第二大队进行第二次空降突袭。此战500余名伞兵奉命在昆明巫家坝机场乘机起飞,到广西柳州机场降落,进攻平南方向的日军。

( C-46运输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广西丹竹机场旧址 图片来源工国工程报)

在丹竹,日军兵分凤凰岭及蒲阳岩,此时上级下达战斗命令,第八中队攻打蒲阳岩,第九中队攻打凤凰岭,第十中队堵截江口、控制日军铁路。战斗持续至8月初,伞兵第二大队协同陆军265团占领丹竹机场和其他物资补给基地,破坏了日军的西江运输线,任务完成。

(中国伞兵空降作战场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8月13日,丹竹机场战役获胜后,砚山籍士兵黄文榜和他们所在的可法队(代号)爆破分队全体战友拍下了这张合影。

(可法队爆破分队丹竹机场合影,前排右蹲者为砚山籍伞兵黄文榜 陆云梁收集)

此役中国伞兵伤亡48人,前期战斗中击毙日军164人。在激烈的战斗中,罗俊雄也受了伤,敌人的一粒子弹打在他的刺刀上,子弹顺刺刀而下、刀片扭曲、他左手臂负伤,攻下阵地后同乡战友刘季先还为他包扎了伤口。

(伞兵队开展游击战 图片来源于《陨落:682位空军英烈的生死档案》)

作为一支神秘之师,屡战屡捷的中国伞兵极大地震慑了日军。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次日,密集的枪声惊醒了熟睡的罗俊雄,他以为是与日军交上火了,跃身抱枪,准备战斗,战友们哈哈大笑,说:“小罗、这是庆祝日本投降的枪声”。他回过神来说:“小日本我还有一弹之仇未报,你就投降了”。

(2015年采访罗俊雄 展示负伤手臂)

抗战胜利后,他们部队被派往广州接管日军仓库,随后又先后被调驻深圳、南京等地进行伞兵训练。1947年8月,砚山籍7名伞兵选择退出国民党军队回乡发展。回乡后,唐贵谦加入解放军,周名万跟随父亲赶马经商,唐司乐到者腊小学任教,黄文榜在盘龙乡任职,刘季先早年去世,任诚沧迁往外地,罗俊雄回家务农。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事迹被历史尘封。

(2015年砚山县广播电视台采访抗战老兵罗俊雄, 右为罗俊雄、左为陆云梁)

2015年,抗战老兵罗俊雄事迹被县史志办和县广播电视台采访报道后受到了各界关注。当年,健在的罗俊雄获得抗战老兵的荣誉称号,并获得抗战胜利纪念章,受到砚山县领导慰问。2016年得到了省民政厅关心发放的抗战老兵补贴,2017年病故,享年89岁。

这段历史充分展现了砚山儿女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激励后人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作者:陆云梁、戴光成、王胜来

资料提供:砚山县委党史研究室、砚山县档案馆

一审:纳蕊鑫 二审:王胜来 三审:李兴伟

来源:嗨砚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