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突然,村长气喘吁吁地跑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别干了,快回去,你家来了个大官!”朱海清心中一怔,疑惑与好奇交织在一起,他扛起农具,大步流星地朝村口走去。朱海清,一个从小就没见过父亲的孩子,“爹在哪儿”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谜。
1988年,河北兴隆县的一个宁静村庄里,农民朱海清正在地里挥汗如雨地劳作。
突然,村长气喘吁吁地跑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别干了,快回去,你家来了个大官!”朱海清心中一怔,疑惑与好奇交织在一起,他扛起农具,大步流星地朝村口走去。朱海清,一个从小就没见过父亲的孩子,“爹在哪儿”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谜。
直到1982年母亲去世前,他才得知父亲朱殿昆是八路军的交通员,在执行任务时被鬼子残忍杀害。
那一刻,朱海清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原来自己的父亲是个大英雄!如今,母亲已去世6年,朱海清不记得自家有什么当官的亲戚。那么,这个大官会是谁呢?一进村,朱海清就看到自家门口停着一辆小汽车,周围围满了看热闹的乡亲们。
他加快脚步,走进院子,发现一个白发苍苍、干部模样的老人正坐在那里。两人目光交汇,老人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神情激动地问:“你就是冰儿?”朱海清一怔,心里充满了疑惑。对方怎么会知道他的小名呢?这个小名连他自己都快忘记了。
老人见状,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哽咽地说:“孩子,我是你李伯伯啊!我终于找到你们娘俩了。
可惜,我还是晚来了一步,没能见到你母亲的最后一面。”原来,这位老人就是当年的冀东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
他深情地回忆起那段烽火连天的年代,1943年的一天傍晚,日伪军包围了村子,形势危急。军分区机关只有300多人,而敌方却有近7000人。要想突围,只能走大石憋砬,但唯一认识路的交通员朱殿昆已被派去送鸡毛信了。
就在这时,朱海清的母亲麻利嫂挺着大肚子找到了李运昌,主动提出给他们带路。她带着队伍跨谷爬坡,历经艰辛,终于站在了大石憋砬峭壁前。麻利嫂不顾众人阻拦,沿着只有她和丈夫才知道的砬缝儿,慢慢爬了上去。到了崖顶后,她把绑腿的一头拴在树上,另一头抛下峭壁,为战士们开辟了一条生命线。
李运昌带着战士们抓着这条生命线,成功翻越了峭壁,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然而,麻利嫂却动了胎气,在冰面上生下了朱海清,取名“冰儿”。
听到这里,朱海清早已泪流满面。他告诉李运昌,母亲去世前曾叮嘱他绝对不能去找李司令,给他添麻烦。他还提到,母亲去世后,他在收拾遗物时找到了一个匣子,里面装着突围的路线图和约7000斤近百张的欠粮条。但按照乡亲们的建议,他已经把这些东西和母亲一起火化了。
李运昌听后,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他喃喃自语道:“麻利嫂啊,这么多年,真是难为你喽!”这段跨越数十年的寻恩之旅,终于让这位英雄之母的事迹得以传颂。
来源:愚者故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