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评论区厌华、恨华的新加坡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7 06:34 1

摘要:持“似友实敌”观点的,这里略举几例:《反华是生活,亲华是工作,新加坡的生存之道》(花猫哥哥)、《李光耀——海外华人中的铁杆反华人物》(南洋大学校友叶德民)、《国防大学教授:新加坡应为损害中国利益付出代价》(观察者网)、《从危机四伏的新加坡,看亚洲各国的命运转折

原创 炁子

1

新加坡对中国,是敌视?友好?亦敌亦友?还是似友实敌?

持“似友实敌”观点的,这里略举几例:《反华是生活,亲华是工作,新加坡的生存之道》(花猫哥哥)、《李光耀——海外华人中的铁杆反华人物》(南洋大学校友叶德民)、《国防大学教授:新加坡应为损害中国利益付出代价》(观察者网)、《从危机四伏的新加坡,看亚洲各国的命运转折》(卢克文)……

为方便读者了解这些观点背后的事实,炁子把这些文章的链接,整理放到文末“延伸阅读”部分。如果平台允许,读者可以顺着那些链接去读读看,炁子本文就不赘述了。

炁子在此要讲另外两位,两位国际政治学界的大咖。

一位是花旗国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这位“米教授”,曾在炁子文章里露过面。在原创文章《俄乌战争之后,中国将迎来300年未有之变局》(点击标题可查看)里,炁子讲过他对俄乌战争的观点,与炁子基本一致的事实。

一致是一致,却是异曲同工的一致。

米教授在中国非常受欢迎,但却以嚷嚷“中国威胁论”而著称。他是铁杆的反华学者,站在纯正的花旗国立场。这不是炁子说的,是这位老爷子自己说的。

在昔日的“日不落帝国”,传下来个1815年成立的学生辩论社团,叫“剑桥联合会”。这个社团,因为吸引世界各地的名流来演讲辩论,20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高人气。2024年10月31日,米教授来到这个社团参加辩论。辩题是《欢迎美国衰落》。米教授反复强调自己的花旗人立场,不希望看到美国衰退,不希望看到美国衰退,不希望看到美国衰退。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到文末“延伸阅读”区,去找米教授这次演讲和辩论的完整录像资料。

炁子要讲的另一位国际政治学界的大咖,是新加坡学者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

“马凯硕”这个名字,看上去是如假包换的华人,但其实不是。马凯硕是印度裔新加坡人,取的个华文名。

他被广泛认为是“亲华人士”,是刚刚闭幕的海南“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会的座上宾。按《北京日报》的说法,他是这次年会上“最受期待的嘉宾之一”。马在接受该报专访时强调,自己不是在“支持中国”,自己支持的是真相。

他在多次场合表明,自己是亲新加坡的,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个想法,都是围绕着新加坡的利益打转。

这两位国际政治学界的大咖,米教授和马凯硕,一个花旗人,一个新加坡人,共同点是都不“中立”,都站在各自国家的立场、忠于各自的国家利益。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理性、客观,不像评论区里的很多君子,见到一个字、一个词不爽,就开喷。

资深读者知道,炁子秉持和倡导的世界观,也正是“理”“客”而不“中”。不同的爱国立场,并不妨碍对一件事有共同的理性认识、客观认识。“理中客”,除了在利益相关时不能“中立”外,理性、客观是没问题的,是必须的。

炁子本文为什么要请出两位“理”“客”而不“中”的花旗、新加坡大咖呢?

只因为,他们对世界大势有一个共同的、坚定的判断:东升西降,中国必然超越花旗国。不同之处在于超越的方式是和平还是战争。

十年前,在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去世不久,2015年的4月9日,马凯硕到花旗国哈佛大学演讲。演讲的主题就是《当中国成为世界老大会怎样?》。有图有真相,有录像更有真相,这次演讲的完整录像,炁子也放在文末“延伸阅读”区了。

中国必成世界老大,这是花旗国、新加坡大咖的共同观点。

按马凯硕2015年哈佛大学演讲的原话,“西方一手掌控的时代,历经两百年演变,即将结束。

那么问题来了,对他们的这一观点,他们的花旗同胞、新加坡同胞,认同吗?

2

大多数不认同。

炁子前两篇文章《新加坡中国人已不是中国人》《“如果有来生,定不做华人”:新加坡出了个Harry Lee》(点击标题可查看)的评论区,就是这一现实的一个佐证。

那么为啥,米教授、马凯硕的理性客观观点,得不到本国同胞的认同,而显得曲高和寡呢?

特别是同为新加坡人,印度裔的马凯硕,能做到客观、理性,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华裔新加坡人,反而对其祖国充满偏见、敌意甚至仇恨。为什么?

炁子下面就来谈谈对这个现象的个人看法。

3

马凯硕在2015年哈佛大学的演讲里说:

“一方面,美国媒体号称全世界最自由,最好的财经报纸,最好的电视台,但是对每一个年年满世界跑的人来说,我来到美国,一进宾馆房间,打开电视,我感觉被所谓美国说辞完全隔离了,这真是吓人。美国媒体都充满着吹嘘、自我膨胀的美式宣传,还相互引用强调,导致对世界的误解。”

是的,被洗脑,是大多数花旗人、新加坡人看不清世界大势的基本原因。

两百年来,世界被西方话语体系劫持。大多数花旗人、新加坡人,被劫持被洗脑而不自知。

炁子曾写过一个“毒教材”系列。没读过的读者君子、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缺乏了解的新加坡读者,捏着鼻子去看一看吧。从《毒教材问题历史溯源之:民国大师如云,为什么造不了汽车拖拉机?》这篇开始(点击标题可查看)。

网上中文世界,存在大量的无良“公知”、台独份子、反华带路党、精神西方人。他们和肉身西方人、新加坡人一样,都生活在掌控世界200年的西方话语体系里。但他们对此不自知,就像《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里的男主。这一现象,也充分反映在炁子近几篇新加坡文章的评论区。

为应对西方话语体系的洗脑、拨乱反正,中国提出了建设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宏大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比物质现代化更为漫长的时间。这是题外话,不赘述。

除被西方话语体系洗脑之外,新加坡人还多出了西方白人没有的“三无”。

4

在这里炁子顺便要强调一下,本文所谈的新加坡人,不是全部的新加坡人,而特指那些被西方话语体系洗脑、满脑西式偏见傲慢而表现出厌华、反华情绪的“高等华人”“异种华人”。

新加坡人中,也有立场不中立但客观、理性的人,也有拥有未彻底被西方话语体系洗脑的人,也有宽广视野、清晰历史经纬意识的人,也有对祖国天然亲近的人……只不过,至少从炁子文章评论区来看,这样的新加坡人,不多。

来说新加坡人的“三无”。

第一“无”,无祖。

1991年,新加坡提出了儒家色彩的“共同价值观”。但这个“共同价值观”只是儒家思想的皮毛和表象,未知儒家思想的基本信仰,是尊天敬祖。

天和祖,都是人的来处。尊天敬祖,就是倡导人不忘本,厚恩义,修德性,“尊尊而亲亲”——其中的“亲亲”,是亲爱与自己血缘亲近的人。

评论区的新加坡人,说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已和罂(英)国没有关系。但你们知不知道,迄今为止,包括加、澳、新在内,全球共有‌15个主权国家‌还在奉罂国国王查尔斯三世为国家元首?你们知不知道,几乎全世界的犹太人都视以色列为精神母国?

按你们口称的加、澳、新做法,新加坡,是不是应该奉中华统帅为国家元首?

第二“无”,无知。

大量新加坡人,为其厌华、反华情绪的说辞是:我们不反华,只是反红。这种说辞,如果不是有意诡辩,那就是无知。

炁子早在《新加坡中国人已不是中国人》(点击标题可查看)里,就写了:

“做为如今的中国人,我们不知新加坡人四五代前的先辈,在中国国力衰竭的清末时期,从民不聊生的福建广东边地,漂洋过海,远赴南洋,九死一生,经历了什么。我们不知在红色风潮兴起、新中国受几乎全世界封锁打压的岁月,他们作为血脉相通的中国人后裔,在那片世界交通要冲的弹丸之地,经历了怎么样的夹缝生存的艰难。就像他们的先辈离开福建广东以后,他们几代人也不知道故土上经历的辛亥革命、红色力量崛起、万里长征、抗倭战争、三大战役、新中国立国、抗美援朝、大跃进、中苏反目成仇、三年自然灾害、激烈的走资反资路线之争、改革开放、新时代等等百年逆袭历史一样。”

这段话,评论区有几个新加坡人看进去了?

你们知不知道,一脉相承五千年文明的“天朝上国”子民,在近两百年来被西人入侵、瓜分、奴役,有着怎样强烈的羞辱感?马凯硕在2015年哈佛大学的演讲里,就看清中国重新崛起的驱动力——那是数代、亿万“天朝上国”的子民经受百年屈辱而积蓄下的能量。

撼天动地的能量,不可阻遏。

为了结束这种屈辱、救亡图存,清末以来约2000万先辈为国捐躯,其中包括你们新加坡人的祖辈下南洋的同时,主动赴死以唤醒同胞刚烈血性的谭嗣同、陈天华。

你们知不知道,为了结束这种屈辱、救亡图存,自1921年7月中国红色团队成立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约有370万红色义士牺牲。

370万,占新加坡人口的62%。

没有红色义士一代代前赴后继、没有他们百年的浴血奋斗、没有他们主动承担起对民族的无限责任,没有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义,哪有今天“必成世界老大”的新中国?

年轻时候的炁子本人,在1980年代国家改革开放之初,也曾受西方话语体系蛊惑,但后来的历史发展一点点显示出,只有百年视野下才能看清的事实:红,国,自那13位红色义士代表全中国58名同志躲躲藏藏聚会开始,就是一体的,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是不可分的。

被西方话语体系洗脑的新加坡人,对红色“幽灵”充满恐惧,宁当鸵鸟,不愿正视红色中国今天的现代化事实,不愿正视红色中国“必成世界老大”的人类未来。如同中国清朝末年,大多数中国人绝不相信“蛮夷”能挑战“天朝上国”一样。

新加坡人,请你们睁开眼,来中国开开眼吧。至少,要了解一下最近中国144小时单向免签政策引发“洋悟运动”、花旗国“Ticktok难民”涌进“小红书”引发中花(美)大对账的情况。

第三“无”,无色。

西方话语体系下的新加坡,街上磕头碰脑的,都是精神西方人。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就是炁子上一篇原创文章(点击标题可查看)里讲的“Harry Lee”,是个不折不扣的精神西方人。这不是炁子说的,是罂国人的评价。罂国人说他是“苏伊士运河以东最纯正罂国人”。

精神西方人,在中国也有,人数还很多,特别是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这类人源于“洋买办”。洋买办,是西方殖民者的中国爪牙,是他们洗劫中国、统治中国的帮凶,是清末贫弱的中国、是改革开放的中国的特殊现象。

这种现象,至今仍是新加坡人身上留有烙印。

新加坡从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到花旗国军事基地实控的隐形殖民地,那里的一代代海峡华人,大量是殖民政府官员、买办,他们是殖民者统治当地的重要力量。新加坡人亲花(美)反华、充当花旗国遏制中国的马前卒,与其特有的“洋买办”历史不无关系。

黄皮肤的新加坡人,在历史演变中,变身为精神西方人、洋买办,成为黄皮白心的“香蕉人”。非黄非白,姑称“无色”。

从个人的视角,新加坡人“三无”。那从国家的视角,新加坡一个城邦小国,又如何呢?

5

新加坡人引以为傲的国家成就,包括这个城邦的人均GDP、生活品质、政府治理等等。这些世人皆知,毋庸置疑,其中的一些经验,还被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嫁接过来。一代代新加坡人夹缝求生,奋斗打拼,建成一个繁华如斯的城邦,难能可贵。

但是如果深究一层,新加坡城邦的繁荣,也因依赖外力而相当脆弱。

什么外力?

一是地利之赐,一是大国博弈。

新加坡的繁华,根源上有赖于扼守马六甲海峡。就像上海香港处于长江珠江出海口、就像扬州处于长江与运河的交汇点。这种区位优势,赐给那些地方成为“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优越条件。

不仅地利,包括坐拥石油、坐拥鸟粪的那些国家,都是“老天爷赏饭吃”。

更深一层看,马六甲海峡是新加坡的立国之本,却是中国的能源枷锁,也很可能随着中国重启陆权时代而被边缘化。这是中新国家利益不可调和的根源。

再说大国博弈。

“地缘政治”,是西方话语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米教授、马凯硕预见“中国必成世界老大”的理论基础。用词文雅,但实质却是丛林法则,是街头的江湖规矩——比拳头,“落后就要挨打”,国强必霸。在红色语境下,这种现象古已有之,是人类处于剥削社会制度下不平等、不公平的必然表现,是红色理想的终结目标。

在丛林法则之下,像新加坡这样的城邦小国,命运不得不在大国博弈局势的变化里沉浮。

在郑和下西洋时期,新加坡(满剌加)向大明帝国称臣纳贡。

到了罂国“日不落帝国”时期,新加坡成为罂国殖民地。

到了倭国霸起的时期,新加坡成了倭国的“昭南市”。

再到花旗国控制亚太、封喉红色大国之时,新加坡就自然沦为反华前哨的角色。它引进花旗军事基地、“非典”疫情时鼓噪封杀中国、伸头“南海仲裁”闹剧、支持台独阻挠中国统一……种种行径,无不是这一角色的必然表现。

在红色理想实现之前的人类,像新加坡这样的城邦小国,注定是“大象打架,小草遭殃”场景里的“小草”。

6

最后做个总结吧。

花旗国的米教授、新加坡的马凯硕,能敏锐地观察到“中国必成世界老大”的世界潮流,而亿万西方话语体系控制下的“三无”新加坡人,却可能只有在趋势发展到肉眼可见的阶段,才不得不被动接受这一事实。

就像股市里的散户,永远比嗅觉灵敏的庄家慢一拍,从而成为被收割的韭菜。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势不可阻挡。这既是经历百年屈辱后的历史爆发,也是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国运决定。北京颐和园、天坛的很多古树,年龄都超过花旗国。在历史的长河中,花旗国的霸权不过昙花一现。它和它在欧亚的众仆从国包括新加坡堆到一起,也阻挡不了这一大势。阻力越大,只能激发中国人民更大的斗志。

这一点,肉身西人、精神西人都是很难理解的。他们不懂中国人对历史荣耀、历史屈辱的执念。

曾几何时,新加坡曾是中国近代国父孙中山救亡图存的重要基地,如今还存有他的故居“晚晴园”。孙先生有句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新加坡反华是战略性错误,等到花旗国让出“世界老大”位置的那一天,新加坡如何面对中国?一个战略上和中国有如此深隔阂的城邦小国,到那时如何从中国这里分到更多利益?新加坡现在的所做所为,实际上是在自断后路、自绝前程。

2015年马凯硕在哈佛演讲之后的问答环节,主持活动的花旗人冷不丁地问,当中国成为世界老大,新加坡怎么办(会被边缘化吗)?机敏的马凯硕随口就答:新加坡不担心,新加坡有世界最好的政府,它会成为中西各文明的融汇之所。

好吧。

中国新加坡当下的官方定义,是“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希望新加坡、新加坡人,有前瞻性的慧眼,顺应历史潮流。(完)

………………

觉得不错请关注并分享!

来源:东方红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