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奇石形式的‘符号’世界”之特征8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7 04:28 2

摘要:众所周知,“荒诞”的“荒”字,它指的是荒凉、荒芜,没有规矩的意思;而“诞”字呢,指出生、产生。于是,它们合起来的意思是指某事物或行为超出了人们的常理,与常规相悖,离奇荒唐。

三、“奇石形式的‘符号’世界”之“荒诞”所形成的“陌生化”特征。

众所周知,“荒诞”的“荒”字,它指的是荒凉、荒芜,没有规矩的意思;而“诞”字呢,指出生、产生。于是,它们合起来的意思是指某事物或行为超出了人们的常理,与常规相悖,离奇荒唐。

既然如此,那么,对于“奇石形式的‘符号’世界”之“荒诞”来说,它们形式的那些超出了人们的常理、离奇荒唐,并且与常规相悖,该如何去理解呢?

这里,笔者借用一个专家在鉴赏鲁迅的《狂人日记》一文时,所提到的“荒诞”。他鉴赏道,狂人看到外面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翻开史书,歪歪斜斜地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半夜爬起来又仔细看,在字缝里看出字来,原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我不甘心追问道:“对么?”

——他开始转移话题了:“今天天气很好啊!”

——“对么?不对的话为什么他们还要吃人。”

——我眼看着小伙脸色变了,他说:“也许有,这是从来如此”——“从来如此便对么!”

接着,该专家又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通篇充满了荒诞不经的意味,处处都是非理性的语无伦次。比如《狂人日记》开篇用一段文言文向我们交代,接着是二册日记中的疯言疯语,都是狂人生病期间的荒唐之言,后又交代狂人的结局是“赴某地候补”。当然,在他病愈的同时,也正式跨入了“吃人者”行列。

于是,作为不同于小说艺术形式的“奇石形式”,它的“荒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笔者认为,“奇石形式”的“荒诞”主要表现在:一是“奇石形式”被天公地母故意地扭曲、伸缩、颠倒,让它们的形式异化,并与赏石人疏远。这可说是一种完全的“陌生化”,其目的是让赏石人在与正常的“奇石形式”的参照中加强对那些被故意地扭曲、伸缩、颠倒的“奇石形式”之印象,从而唤醒和更新他们对该类型“奇石形式”的情感体验。二是“奇石形式”被天公地母故意地设计成几何体、“框架式”结构,在“陌生化语言”的读解中,让赏石人保持对该类型“奇石形式”的新鲜感、奇特感。三是“奇石形式”被天公地母故意地创作成“千疮百孔”的类型。比如太湖石《凤回首》(见图34-9),

图34-8 《凤回首》 太湖石 21*14*44厘米 吕沛霖 藏

原本非常形象的“凤回首”的形体,却被天公地母故意地在这个形体上留下众多的孔、洞、穴。

如此,该块太湖石就变得“荒诞”起来,具有了“陌生化”特征。

当然,那些形体中有孔、洞、穴的具有“陌生化”特征的“荒诞”类型的奇石,有关它们的特征、形式美等内容,限于篇幅的原因,更用于文章内容的前后安排,这里就不再详细说明了,将在本卷的第九部分中介绍。

由此可见,“奇石形式的‘符号’世界”之“陌生化”特征,它是天公地母通过“变形”、“关系换位”、“荒诞”等创作技巧,把“奇石形式”与其“象”内容变成了令人陌生的形式和内容,从而以一种全新的、出人意料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此,这样的形式和内容所带来的“陌生化”特征,就能够增大赏石人理解的难度和感知的长度,从而达到了延长赏石人审美过程的目的。

《石道》(1-4卷)388

来源:石道讲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