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欺诈就像一场大型“狼人杀”,玩家分两派:一派是直接骗钱的“狼人”,比如P2P暴雷、非法集资、假理财真跑路,专攻人性贪念,用高回报画大饼,最后连本金都吞得渣都不剩;另一派是“帮凶型选手”,比如电信诈骗、网络赌局、虚拟货币洗钱,它们不直接骗钱,但靠着金融的支付
潘晓俊(金融从业者)
从事银行相关工作二十来年,一直认为金融领域最大的风险就是欺诈风险。大到几个亿的贷款授信,小到几块钱的网上支付,都存在欺诈的可能性。
但是在欺诈这个领域,银行往往实际都是受害者,但出现在民众的眼前时候被误解为“帮凶”的身份,这个是不合理的。
金融欺诈就像一场大型“狼人杀”,玩家分两派:一派是直接骗钱的“狼人”,比如P2P暴雷、非法集资、假理财真跑路,专攻人性贪念,用高回报画大饼,最后连本金都吞得渣都不剩;另一派是“帮凶型选手”,比如电信诈骗、网络赌局、虚拟货币洗钱,它们不直接骗钱,但靠着金融的支付结算功能,把黑钱洗白、把赃款转移,堪称骗子的“资金搬运工”。
这两派分工明确,但危害同样致命。前者像“明枪”,用金融产品的外衣搞庞氏骗局,受害者往往血本无归;后者像“暗箭”,利用银行转账、第三方支付甚至虚拟货币的隐蔽性,让诈骗资金“隐身”。更可怕的是,这两派还经常联手作案——骗子一边用虚拟号码忽悠你转账,一边用非法集资平台吸金,最后通过地下钱庄把赃款流向境外,整套流程行云流水,堪称“产业链闭环”。
这两派,本质上都是攻击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进行欺诈,而银行最后都是那个背锅侠。
银行的反诈压力,全民甩锅下的背锅侠
如今全社会反诈,压力全堆到银行头上。老百姓觉得,“钱是从银行转走的,你们不该负责吗?”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必须守住最后一道防线!”骗子则冷笑:“反正漏洞多的是,不薅白不薅。”银行夹在中间,活像个“三明治”。既要合规放款、方便用户,又要火眼金睛、拦截诈骗,稍有不慎就被骂“不作为”或“乱作为”。
比如有用户被伪基站短信骗走存款,转头就起诉银行“风控不力”。还有骗子用改号软件冒充公检法,让受害人乖乖转账,银行没拦住,也得赔20%损失(深圳真实案例,法院判的)。更魔幻的是,某些运营商搞“免费送手机”活动,暗地里给用户办消费贷款,用户直到催收上门才发现“被贷款”,这时候银行还得配合解套,否则又被投诉“助纣为虐”。
银行的委屈在于,反诈不是它的主营业务,但它却被迫成了“反诈主力军”。
每天要审核海量交易,从几千块的买菜钱到几百万的工程款,稍一误判就可能误伤正常用户。比如某大爷给孙子转学费,系统判断“疑似诈骗”直接冻结账户,大爷气得拄拐杖来网点骂街:“我自己的钱,转给亲孙子,咋就成诈骗了?”
反诈不能只靠银行
金融反诈是场“团体赛”,光靠银行单防根本不够。尤其是电信诈骗,运营商和互联网平台的责任绝不比银行小。毕竟,骗子用的虚拟号码、伪基站、钓鱼网站,可都是钻了它们的空子。
运营商首先别当骗子的“技术外包”。改号软件能随意冒充“110”“银行客服”,是因为运营商对号码接入缺乏审核;诈骗短信能群发百万条,是因为虚拟号段监管形同虚设。深圳法院曾判运营商赔偿用户20%损失,理由就是“未尽到来电显示真实性保障义务”。更离谱的是,某些运营商员工为冲业绩,用“送手机”忽悠用户签贷款合同,用户直到催收上门才发现“被贷款”——这哪是促销?简直是“促销式诈骗”。
其次互联网平台别做“洗钱通道”。某电商平台被曝出“代收赃款”服务,骗子用话费充值、游戏点卡等方式洗钱;某社交APP成了“杀猪盘”大本营,满屏都是“高富帅”和“投资大师”。平台若只顾赚流量钱,对异常交易睁只眼闭只眼,本质上就是骗子的“共犯”。
当然银行也要升级,AI可以从反诈切入
面对全民“甩锅”,银行能做的只有一件事,用数据和科技把自己武装到牙齿。
过去防诈靠柜员“肉眼鉴渣”,看到大妈急匆匆要给“急病亲戚”汇款,立马按住她的手,看到大爷非要给“美女主播”打赏,赶紧喊保安。如今这招早过时了,骗子连AI换脸和语音合成都用上了,银行也得升级装备。
比如可以上实时风控系统,比如某笔转账突然从“日常1000元”跳到“50万”,系统直接弹窗警告。关系图谱分析能落到实处了,如果收款账户和“高危地区”“赌博平台”“地下钱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立马触发拦截。实时风控加知识图谱,对于高风险交易线上叠加生物识别技术,人脸、声纹、指纹三件套,让冒充“熟人来借钱”的骗子无所遁形,再不行还是要转线下柜面。
不过,技术再牛也架不住“人性漏洞”。有人明明收到防诈提醒,非要赌一把,“万一是真的呢?”还有人被“领导”一句“赶紧转账,否则开除”吓得手抖,系统拦都拦不住。这时候银行也只能苦笑:“我能防骗子,防不住‘恋爱脑’和‘职场PTSD’啊!”
金融反诈是场“团体赛”,光靠银行单防根本不够。尤其是电信诈骗,运营商和互联网平台的责任绝不比银行小——毕竟,骗子用的虚拟号码、伪基站、钓鱼网站,可都是钻了它们的空子。
金融欺诈的本质是“人性博弈”,骗子利用贪念、恐惧、信息差牟利,而反诈则是用技术、制度和教育构筑防线。银行要升级数据武器,运营商得堵住技术漏洞,互联网平台须严查黑产,但最关键的是普通人得“长点心”:别信“天上掉馅饼”,别怕“警察找上门”,更别把验证码当“爱的密码”随便给人。
来源:董希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