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枝箭连发齐射之后,对冲特朗普关税还有哪些政策空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6 23:32 2

摘要:①【对美全品类34%税率对等报复】(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之前,货

本账号接受投稿,投稿邮箱:jingjixuejiaquan@126.com

11枝箭连发齐射之后,对冲特朗普关税还有哪些政策空间?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取消自华低价值进口产品免税待遇。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接连发布了对美反制措施,截至北京时间4月5日,相关措施共计11项:

①【对美全品类34%税率对等报复】(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之前,货物已从启运地启运,并于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至2025年5月13日24时进口的,不加征本公告规定加征的关税。

②【对进口医用CT球管进行产业竞争力调查】(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19号)自2025年4月4日起对进口医用CT球管进行产业竞争力调查。调查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2020年以来,中国及其他主要医用CT球管生产国(地区)和出口国(地区)的产业状况;进口医用CT球管对中国国内医用CT球管产业及其竞争力的影响等。本次调查自2025年4月4日起开始,通常应在2026年4月4日前结束调查,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

③【对进口医用CT球管进行反倾销调查】(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20号)自本公告发布之日(4月4日)起,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④【16家涉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的美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21号)决定将高点航空技术公司等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向上述16家美国实体出口两用物项;正在开展的相关出口活动应当立即停止。特殊情况下确需出口的,出口经营者应当向商务部提出申请。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⑤【11家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公告〔2025〕7号)决定将斯凯迪奥公司等11家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禁止上述企业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禁止上述企业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

⑥【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谈话)美东时间4月2日,美方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中方已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起诉。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单边关税措施。

⑦【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18号)公布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包括钐、钆、铽、镝、镥、钪、钇等相关物项。出口经营者出口上述物项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的相关规定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请许可。

⑧【暂停1家美国农业企业产品输华】(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54号)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暂停涉事企业C&D (USA) INC.高粱输华资质

⑨【暂停3家美国禽肉骨粉企业产品输华】(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54号暂停American Proteins , Inc.、Mountaire Farms of Delaware, Inc.、DARLING INGREDIENTS INC.等3家涉事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

⑩【暂停2家美国禽肉企业产品输华】(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55号)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暂停Mountaire Farms of Delaware, Inc.、Coastal Processing, LLC等2家企业禽肉产品输华。

⑪【对杜邦进行反垄断调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因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4月5日,新华社发布的《中国政府关于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的立场》指出,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压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国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事实上,关于美国可能对华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市场已早有准备。2024年我国出口总额创下历史新高,12月单月出口更是全年最高,强于预期并超出季节性,海外进口商“预防式”提前囤货特征明显。与此同时,国内的外贸企业也在去年的年中、年末经历了两轮“抢出口”,对下阶段订单减少也已有所预期。此外,“企业出海”成为热词,更多企业选择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平抑国际经贸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对美贸易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以美元计,2024年全年中国对美进出口贸易占比已降至11.17%,创下了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的最低纪录。其中,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5246.56亿美元,占总出口额比重约14.67%,同样为200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与2002年峰值时的21.5%相比,下降了6.9个百分点;自美国进口占比降至6.33%,较峰值时下降了4.4个百分点。

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看,决策层对下阶段国际经贸形势有着清醒的认知——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可能对我国贸易、科技等领域造成更大冲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关税壁垒增多,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对国际经济循环造成阻碍。地缘政治紧张因素依然较多,影响全球市场预期和投资信心,加剧国际市场波动风险

综合来看,我国应对特朗普关税的政策工具和政策空间依然充足,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贸易报复措施“以打促谈”,争取撤销关税

实施对等报复,即与美国提高关税比例保持同步。此次美国对华加征34%全品类关税后,中方随即对等报复34%全品类关税。考虑到美国对华加权关税已升至66%,中国对美加权关税为51.1%,双方继续提升全品类关税的政策空间已然不大。

②实施交叉报复,动态调整税目清单,对美国关键产业、重点产品加征关税。2018年4月4日,中美贸易争端初期,为对冲美国对华进口产品征税,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化工品、飞机等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税率为25%。对美国农业、汽车、能源等敏感行业进行交叉报复,一方面将直接冲击票仓,另一方面也将推动美国国内利益集团向特朗普政府施压。

使用非关税壁垒保护国内产业,重塑国际经贸规则。比如制定并强化本土技术标准、强化产品认证壁垒、设置技术出口“白名单”制度、强化国家安全审查、构建数据主权壁垒等。

善用排除机制灵活性设立关税豁免通道例如2020年对美抗癌药物、关键零部件实施临时豁免关税。此举既能缓解国内供应链压力,又可以释放谈判善意。

加强双边磋商与沟通,“以打促谈”争取部分关税撤销。例如2020年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美国暂缓部分加税,中国承诺扩大自美进口农产品和能源产品,缩减贸易顺差。

第二、通过结构性调整和市场多元化对冲特朗普关税冲击

以统一大市场筑牢经济内循环根基,形成对冲美国关税的战略支点。在外部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大力提振消费,进行有效益的投资,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针对部分行业、部分领域存在的隐性市场分割,可以开展“破除行政性垄断”专项行动,降低区域间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畅通数据要素全域流通,建立健全土地跨省调配机制;锻造需求牵引的消费升级,支持县域商业体系设施、服务、模式、监管等升级再造;创新培育多元化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专项措施,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⑦产业结构调整与内需提振双轮驱动构建关税免疫型经济体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深度激活”的组合拳,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跃迁,同时释放超大规模内需潜力,形成内外需协同拉动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战略不仅重塑全球价值链位势,更通过内循环韧性削弱关税传导效应。以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内需为核心的双轮驱动战略,将构建起抵御外部冲击的战略纵深,开辟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具体来说,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传统产业智能化突围,助力新兴产业生态化布局。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强化与日韩、东盟、欧盟等经济体的战略协同。比如,推进中欧自贸协定、中日韩自贸协定、中国—海合会自贸协定等谈判,并进一步升级已经签订的自贸协定和优惠贸易安排;扩容中欧班列实现中欧“双循环”、中日韩技术协同破局、东盟产能承接与升级;借力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构建“碳壁垒”等。在政府间层面加强互信和战略合作,在市场层面通过诸多边分散风险,更要通过规则联通、产业耦合和技术协作形成“去美国化”的贸易生态体系。这种“西进南拓”的贸易格局重构,不仅分散了关税冲击风险,更通过区域经济深度整合,为全球经贸规则重塑注入中国动能。

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进程,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构建亚太自贸区对冲美国围堵。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中的原产地规则创新、数字关税豁免实践将构建关税替代机制,而我国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进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将推动国有企业在竞争中性突破,推动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的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将构建起更具韧性的“泛亚欧贸易共同体”,从根本上弱化美国关税武器的战略效力。

第三、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发展,创新财政和货币工具支持

央行适时降息降准释放流动性,缓解中国企业成本压力。

动态调整出口退税范围及力度,设置关税冲击专项补贴。

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

指导外贸企业灵活运用外汇衍生品工具对冲汇率波动风险,提升套期保值比例。

关于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发展,创新财政和货币工具支持中国影响以及应对详细分析,请

入群可参加全年至少12场精彩闭门研讨

来源:经济学Economic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