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日,笔者在内江威远县新场镇老场村一座育秧工厂看到,一盘盘茁壮的秧苗层层叠叠,不停地上下来回匀速运转。工厂负责人杨义昆说:“我们这里的育秧模式既智能又循环,不仅苗齐苗壮还棵棵标致。”
□特约通讯员 唐兆权
4月1日,笔者在内江威远县新场镇老场村一座育秧工厂看到,一盘盘茁壮的秧苗层层叠叠,不停地上下来回匀速运转。工厂负责人杨义昆说:“我们这里的育秧模式既智能又循环,不仅苗齐苗壮还棵棵标致。”
这个工厂是威远县丰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年筹建的。合作社,不仅自己有 1000 多亩稻田基地,还具有播种、栽插、收割等一条龙的农机设备,既为自己生产,也为周边合作社和农户服务。
为在耕种技术上更进一步,两年前,合作社理事长带着技术人员到周边县市有智能育秧设备设施的地方实地考察,多次试验后,终于研制出了一套循环、智能的完善育秧技术。合作社在所建的玻璃房内安装了叠架似的活动苗床,将电动机连接齿轮带动育秧盘循环、匀速运转,让每一棵秧苗都能在动态中平等享受来自不同方位的温度、阳光和水分。这样育出的秧苗每一棵都粗壮、青绿,高矮基本一致。实践成功后,今年正式批量生产。由于前期工作做得扎实,准备充分,批量育秧非常顺利。
现在这个育秧工厂,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有循环立体式育秧床、自动化育苗设备、自动化播种流水线、催芽密室、智控系统等,从播种到出苗全智能自动化。据合作社的工作人员蒋龙介绍:“我们一批秧苗可供3000 到 5000 亩的大田栽插,今年承接了新场和周边越溪、镇西等镇种粮大户和农户的 10000 亩稻田育秧的服务。这第一批秧苗马上就出厂,再育一到两批就能完成今年的水稻育秧订单。然后继续培育菜秧、瓜秧等秧苗,让育秧工厂得到充分利用,发挥最大价值。”
村民叶厚前的两亩稻田所需的秧苗都是在这里生产。他非常高兴地说:“我交了420块钱,啥都不用管,过两天去拉秧苗即可,不仅比自己买谷种育秧节省50%到60%的成本,秧苗还比以前任何一年都好。”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