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季是抑郁症的高发期,俗话说“春困秋乏”,每到秋天,不少人总感觉身体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但今年的秋乏似乎来得更加沉重,不少人不仅感到疲倦,还莫名增添了忧郁情绪,古人称之为“悲秋”。
秋季是抑郁症的高发期,俗话说“春困秋乏”,每到秋天,不少人总感觉身体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但今年的秋乏似乎来得更加沉重,不少人不仅感到疲倦,还莫名增添了忧郁情绪,古人称之为“悲秋”。
这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气血不足”的信号。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这或是“季节性情绪失调”(SAD)的表现,与日照减少、生物节律改变有关。
从中医视角来看,秋季燥邪当令,最易耗伤人体气血,导致气血两虚,从而引发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睡眠障碍等问题。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相互依存。气血充足则心神得养,情绪舒畅;气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易产生忧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因此,调理气血成为改善秋季情绪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众多食材中,有一常见水果,不仅味道甜美,更是补气养血的佳品——这便是桂圆。
桂圆性温味甘,既能入心脾两经补脾气(气之源),又能养心血(血之库),还能安神定志。就像给身体装了个“情绪稳定器”——气血足了,心神得养,自然睡得香、心情好。
1. 桂圆红枣茶:气血双补的“基础款”
做法:桂圆肉5颗、红枣3颗(去核)、枸杞10粒,沸水冲泡代茶饮。
适合:面色苍白、易疲劳、睡眠浅的人,秋日午后喝一杯,暖身又暖心。
2. 桂圆莲子羹:安神助眠的“加强版”
做法:桂圆肉10颗、莲子20克(去芯)、银耳半朵,加水炖至软烂,加少许冰糖调味。
适合:失眠多梦、心烦易怒的人,睡前1小时吃一碗,助你一夜好眠。
3. 桂圆小米粥:健脾养胃的“温和派”
做法:桂圆肉8颗、小米50克,煮至小米开花,可加少量红糖。
适合:脾胃虚弱、消化差的人,早餐吃一碗,补气不伤胃。
注意事项:
·桂圆性温,体质偏热(易上火、长痘、便秘)的人要少吃,或搭配菊花、百合等凉性食材平衡。
·孕妇慎食(桂圆有活血作用),糖尿病患者控制量(含糖量较高)。
·每天不超过10颗桂圆肉,过量可能适得其反。
有人问:“吃几天桂圆,怎么没感觉?”
其实,气血的滋养就像给花浇水——急不得。中医认为,人体气血更新需要28天左右(接近一个生理周期),连续吃1个月,才能让补益效果“扎根”。就像给手机充电,充到50%只能撑半天,充到100%才能用一整天。
范院长提醒:食疗不能替代药物和治疗!如果你已经被确诊抑郁症,或情绪低落持续超过2周,请一定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治疗。
来源:范军铭主任